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晚清至民国时期甘青藏区社会群体纠纷解决机制研究

晚清至民国时期甘青藏区社会群体纠纷解决机制研究

  • 字数: 315000
  • 装帧: 平装
  • 出版社: 人民出版社
  • 作者: 高晓波
  • 出版日期: 2020-05-01
  • 商品条码: 9787010219578
  • 版次: 1
  • 开本: 16开
  • 页数: 353
  • 出版年份: 2020
定价:¥69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晚清至民国时期(1840—1949)是中国传统社会向近代社会转型的关键时期,这一时期,在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全球扩张浪潮的冲击下,清朝的统治根基发生了动摇,而后辛亥革命推翻了存在了两千年多年的封建专制统治,社会形态结构及社会的政治、经济、思想文化等各方面都发生了重大的变化。研究反思这一时期民族聚居区、杂居区各群体间的利益关系,探讨其社会群体纠纷解决机制,可为当代优化各民族的关系,维护民族团结和宗教和谐,促进民族地区的社会稳定与经济发展提供历史启示。 晚清至民国时期甘青藏区已经形成了以藏族为主要居住民族,包括汉、回、蒙古、土、撒拉、东乡、保安、裕固、满族等各族在内的大杂居、小聚居的民族格局,在这种格局下甘青藏区基本确立了以藏蒙、藏汉、藏回民族为主线的民族关系网络。在这样的背景下,按照社会群体纠纷解决的官方机制与民间机制两大框架,以民族融合与交流背景下的民族纠纷为脉络,选取典型案例,全面剖析了晚清至民国时期甘青藏区社会群体纠纷解决机制。并将军阀、国外势力参与下甘青藏区社会群体纠纷解决的特殊性做了专题研究,并总结了青藏区社会群体纠纷解决机制的总体特征、历史经验。
作者简介
高晓波,1979年9月生,甘肃省庆阳市人。2009—2012年在西北师范大学攻读博士学位,获历史学博士学位。现为贵州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贵州省高校首届哲学社会科学青年学术创新人才,贵州省第五批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学术带头人。主要从事中国近现代史基本问题和西部民族地区社会治理研究。主持完成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一般项目1项、贵州省哲学社会科学基金规划项目1项及多项地厅级科研项目。在《抗日战争研究》《青海民族研究》等刊物发表学术论文50余篇。
目录
绪论
一、问题的提出
二、学术史研究回顾
三、研究思路、结构
第一章甘青藏区的民族格局及国家杈威在此确立
第一节甘青藏区民族格局的演变
一、蒙元时期甘青藏区民族新格局的形成
二、明清时期甘青藏区民族格局的变化与定型
第二节清代国家权威在甘青藏区的确立
一、经济上主要表现为屯田、发展贸易、开釆矿藏
二、政治上主要表现为平定叛乱、改土归流、行政区域变革
三、文化上主要表现为兴举社学和入京觐见
……
结语
参考文献
后记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