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论美国的民主 权威译本(全2册)

论美国的民主 权威译本(全2册)

  • 装帧: 平装
  • 出版社: 商务印书馆
  • 作者: (法)托克维尔
  • 出版日期: 2013-02-01
  • 商品条码: 9787100096782
  • 版次: 1
  • 开本: 16开
  • 页数: 1063
  • 出版年份: 2013
定价:¥159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本书是法国政治学家、社会学家托克维尔亲自在美国进行长期考察后写出的一部举世公认的世界名著。全书分设上卷和下卷,上卷包括美国的地理环境、种族状况、英裔移民带到北美的影响、美国联邦制的优点与其他国家联邦制的比较、联邦政府与各州政府的关系、政党产生的原因、政治社团的作用、舆论的作用等方面;中心思想是阐明美国的民主、自由、平等是如何在政治生活和社会生活中体现的。下卷是以美国的民主思想和美国的民情为背景分析了美国人的哲学观念、宗教思想、科学理论、文学、艺术、社会心理、民族性格等等方面。同时,与英法等国为代表的西欧国家的类似问题作了对比。
作者简介
托克维尔(1805-1859),法国历史学家、政治家、政治思想家、政治社会学奠基人。主要代表作有《论美国的民主》《旧制度与大革命》。出身贵族世家。前期热心于政治,1838年出任众议院议员,1848年二月革命后参与制订第二共和国宪法,1849年一度出任外交部长。1851年路易·波拿巴建立第二帝国,托克维尔因反对他称帝而被捕,获释后对政治日益失望,从政治舞台上逐渐淡出。
目录
第十二版序
绪论
第一部分
第一章北美的外貌
第二章英裔美国人的来源及其对他们未来的重大影响
英裔美国人的法律和习惯的某些特点的产生原因
第三章英裔美国人的社会情况
英裔美国人社会情况的突出特点在于它本质上是民主的
英裔美国人社会情况的政治后果
第四章美国的人民主权原则
第五章在叙述联邦政府之前必须先研究各州的过去
美国的乡镇组织
乡镇的规模
新英格兰的乡镇政权
乡镇的生活
新英格兰的乡镇精神
新英格兰的县
……
摘要
     第一章 北美的外貌 北美分为两大地区,一个伸向北极,一个延向赤道——密西西比河大河谷——见于这个流域的地球变迁痕迹——建起英国殖民地的大西洋沿岸——南美和北美在被发现时的不同外观——北美森林——大草原——到处漂泊的土著部落——这些部落的外表、习俗和语言——一个早已消失的民族的遗迹。 北美在外貌上有一个一看即易于分辨出来的总特点。 陆地和水系,山岳和河谷,都布置得井井有条。在这种简单而壮观的安排中,既有景物的杂陈,又有景色的多变。 两大地区几乎各占北美的一半。 一个地区北抵北极,东西各临大洋。它向南伸展,形成一个三角形。三角形的两个不等边,最后在加拿大五大湖区下方交合于底边。 第二个地区始于第一个地区的终点,包括大陆的所有其余部分。 一个地区微微斜向北极,另一个地区微微斜向赤道。 第一个地区的大地向北缓缓下降,斜度令人看不出来,几乎可以说这是一片平原。在这片广袤的平地上既没有高山,又没有深谷。 这里的河流曲曲弯弯,好像愿意流到哪里就流到哪里。一些江河时而并行或会合,然后分而又合;时而流人沼泽地带,消失于它们自身造成的水乡迷宫之中;经过这样千回百转,最后才注入北极的各海。这第一个地区南端的各个大湖,与旧大陆的大多数湖泊不同,周围没有群山峭壁,湖岸平坦,只比水面高出几英尺。因此,每个湖就像盛满水的大碗:如果地球的构造微微变动,湖水不是涌向北极一侧,就是流入热带的海洋。 第二个地区虽有些凸凹不平,但更适于人们定居。两条大山脉在其中各据一方:一条名叫阿勒格尼山脉,它沿大西洋沿岸延伸;另一条[落基山脉]与南海[太平洋]平行。 两条山脉之间的空间,计有228843平方里约。因此,它的面积约为法国的六倍。 然而,在这个广大的地域内却形成一个大河谷,这个大河谷自阿勒格尼山脉的圆形峰顶迤逦而下,然后逐渐上升,一直爬上落基山脉的各个山巅。 大河谷的底部流着一条巨川,自群山而下的条条河流,从四面八方汇入其中。 从前,法国人为了纪念远方的祖国,曾把这条巨川称为圣路易河;而印第安人,则用他们的夸张说法,把它称为“诸水之父”:密西西比河。 密西西比河发源于我在前面所说的两大地区的交界处,源头距分隔这两大地区的高原的优选点不远。 在这优选点附近,还流出另一条河③。它几经回转,流人北极的海洋。密西西比河本身的河道,有一个时期似乎并不稳定。它曾多次改道,只是在缓缓流出湖区和沼泽地带之后才稳定流向,最后缓缓流向南去。 密西西比河有时在大自然给它挖出的黏土质河床中静静地流过,有时因暴雨而变成洪流,流程1000多里约。 在离河口近600里约处,水深平均已达15英尺。载重300吨的船舶,可自河口上溯200里约左右。 有57条可通航大河向它供水。据计算,在密西西比河的支流中,有一条长1300里约,一条长900里约,一条长600里约,一条长500里约,四条长200里约。至于从四面八方汇人其中的无数小河,就不必提了。 密西西比河流经的河谷,好像专门为它而创造的。这条大河既有为善的意志,又有作恶的意志。在这方面,它俨然如神。在近河地方,大自然展出一片用之不竭的沃野;离河越远,草木也就越稀疏,土地也就越贫瘠,万物也就越赢弱衰败。地壳上任何一处巨大变动留下的痕迹,都没有像在密西西比河谷这里清晰可辨。流域内的一切景象,都是水的作用的证明。歉收和丰年,都是水的创造。古代大洋的海水,在今日的谷底沉积下厚厚一层适于植物生长的沃土,而且在水退时把它冲得平平坦坦。河的右岸是一望无际的平原,平坦得就像农民用磙子轧过一样。而离山越近,土地也就变得越不平坦和贫瘠。可以说这里是千里峥嵘,古老的嶙峋岩石到处可见,就像一架一架骷髅立在那里,筋肉早已被时间吃掉。地表是一层由花岗岩风化而成的沙子,镶嵌着一些形状不规则的岩石。一些植物好不容易排除这些障碍,才得以冒出它们的幼芽。有人说,这是一片布满一座巨大建筑物的残垣破壁的沃野。经过考察,不难看出这些岩石和沙子,在成分上与落基山的嶙峋不毛山顶上的沙石毫无二致。在谷底沉积出土地以后,洪水毫无疑问又把一部分岩石从山上冲下来。这些岩石从斜坡上滚动下来,你推我挤,彼此冲撞,最后停在它们原来所在的山巅的脚下。 总之,密西西比河大河谷是只有上帝才能给人们准备出来的优选住所。但在目前,它还是一大片荒漠。 P23-26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