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中国经济 北京大学课堂讲录

中国经济 北京大学课堂讲录

  • 字数: 435000
  • 装帧: 平装
  • 出版社: 北京大学出版社
  • 作者: 王曙光
  • 出版日期: 2020-07-01
  • 商品条码: 9787301312216
  • 版次: 1
  • 开本: 16开
  • 页数: 456
  • 出版年份: 2020
定价:¥72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编辑推荐
把当代中国制度变迁置于更广阔的“历史情境”中,从而深刻把握中国发展的体制渊源、文化传承和路径选择特征。 怀着“温情与敬意”看待百年中国的奋斗与挫折,以清醒与客观的研究心态,深刻省察中国工业化进程中的体制选择与经验教训,从而探寻中国复兴的独特道路。
内容简介
《中国经济:北京大学课堂讲录》是王曙光教授在北大经院开设的研究生课程的课堂讲录。书中秉持“理解中国”之宗旨,以历史视角和专题研究纵横融合的方式,深入诠释当代中国经济发展的历史经验、内在逻辑与未来趋势。本书广泛涉及中国千年经济增长的长期逻辑与体制、社会主义计划经济体制与市场经济体制的探索和转型、国有企业制度和工业管理体制创新、农村经济体制变迁和农业发展、中国特色工业化进程与产业结构转型、区域经济发展战略变迁、中央地方关系与财政金融体制变革、全球化战略与人类命运共同体、中国未来现代化经济体系构建等重大课题。既有很强的历史纵深感,又有一定的理论探索深度和前沿性,对于当下“讲好中国故事”和“把握中国大势”,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作者简介
    王曙光,北京大学经济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北京大学产业与文化研究所常务副所长。先后获北京大学经济学学士、硕士和博士学位,后留校任教至今。已出版经济学著作《中国论衡》《中国农村》《中国方略》《产权、治理与国有企业改革》《问道乡野》《农行之道》《告别贫困》《金融减贫》《金融伦理学》《农村金融学》《金融发展理论》《守望田野》《乡土重建》《草根金融》《普惠金融》《天下农本》等二十余部,并出版散文集《燕园拾尘》、《燕园困学》《燕园读人》《燕园论艺》《燕园夜札》《明尼苏达书简》等。。
目录
第一讲引言:中国千年经济增长的长期视角分析:体制、结构与文化001
一、理解中国,寻找“中国逻辑”:研究中国经济的方法论001
二、大一统与权威主义、地方主义与乡土社会:中华传统体制及其嬗变006
三、天下主义、民族-国家观念与社会达尔文主义:近代以来中国“世界”观念之转折014
四、现代化和发展至上主义——近代中国国家命运的历史转折019
第二讲社会主义计划经济体制的形成与变迁(上):经济过渡和社会主义改造026
一、新权威主义的塑造与计划体制选择的出发点026
二、经济赶超和工业化的政治体制与社会结构基础032
三、新中国的外部约束与国际经济战略选择034
四、新中国国家治理模式的渊源与初步框架的形成039
五、中国的过渡经济学的基本特征和方法论精髓043
第三讲社会主义计划经济体制的形成与变迁(下):计划经济的调整与反思050
一、如何理解社会主义与计划经济:视角与误区050
二、苏联社会主义计划经济范式的主要特征058
三、中国社会主义计划经济的路径选择及其历史逻辑064
四、新中国国家计划体制初步形成068
五、社会主义计划经济中的产业布局和产业发展设想073
六、第一代领导人对计划体制的反思和调整074
七、小结:中国式社会主义计划经济的特征及其未来079
第四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探索和转型(上):改革开放以来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084
一、从传统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第一阶段:经济思想领域的解放与计划经济体制的初步反思084
二、从传统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第二阶段:改革开放的正式启航095
三、从传统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第三阶段:经济体制改革全面推进099
四、从传统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第四阶段: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扩大开放103
五、从传统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第五阶段:全面建设小康社会106
六、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之后的基本矛盾的变化和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未来发展的方向108
第五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探索和转型(下):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经验和逻辑113
一、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顺利过渡何以可能?113
二、中国经济体制变迁的历史起点与基本条件119
三、中国经济体制变迁的内在逻辑和八大传统智慧130
四、反思和突破“华盛顿共识”,创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体系135
第六讲中国农村经济体制变迁(上):从人民公社到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历史反思143
一、理解人民公社制度产生的历史渊源144
二、人民公社制度的演进和主要制度安排150
三、全面反思人民公社制度的利弊163
四、家庭联产承包制形成的经济学逻辑及其历史意义167
五、中国农村体制变迁的未来趋势:“肯定-否定-否定之否定”175
第七讲中国农村经济体制变迁(下):新型农村经营体制的构建与中国农业农村的现代化178
一、新时期我国农业、农村的主要问题及其体制根源179
二、新型农村经营主体的兴起:动力、功能、性质183
三、新型农村合作组织的发展:内生发展、自组织、异化与可行能力培育187
四、发展壮大农村集体经济的若干理论和实践问题198
五、我国农业和农村的现代化:展望未来三十年203
第八讲中国工业管理体制和国有企业制度变革(上):传统体制的形成与演进逻辑207
一、新中国成立至“一五”计划期间形成的传统工业管理体制和国有企业制度(1949-1957)207
二、以权限下放为特征的工业体制和国有企业制度调整(1958-1960)218
三、以权限上收为特征的工业体制和国有企业制度调整(1961-1965)225
四、调整、整顿、探索的十年(1966-1976)229
五、总结:传统工业管理体制和社会主义公有制企业的特征及其历史评价237
第九讲中国工业管理体制和国有企业制度变革(下):新型体制的探索与未来前景244
一、改革开放初期的工业管理体制探索:放权让利和承包制的历史意义与局限244
二、股份制改革和现代企业制度的探索256
三、从混合所有制视角梳理我国的国有企业改革历程261
四、总结:国有企业制度、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在扬弃中建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271
……
第十讲中国特色工业化进程、产业结构变迁与产业政策演进279
第十一讲中央-地方关系、财政体制变迁与现代化国家治理模式构建320
第十二讲中国区域经济发展战略的演变与未来趋势343
第十三讲中国金融体制变革:从传统金融体制到现代金融制度的转型364
第十四讲中国的全球化战略和人类命运共同体构建396
第十五讲中国经济的未来目标:构建现代经济体系424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