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在路上 50周年未删减纪念版

在路上 50周年未删减纪念版

  • 字数: 240000
  • 装帧: 精装
  • 出版社: 江苏凤凰文艺出版社
  • 作者: (美)杰克·凯鲁亚克
  • 出版日期: 2020-05-01
  • 商品条码: 9787559444493
  • 版次: 1
  • 开本: 32开
  • 页数: 304
  • 出版年份: 2020
定价:¥58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我经常梦想能到西部走走,常常会做些模糊的计划,但从来没有付诸实行过,直到认识了狄恩。
阿姨警告我和狄恩这种人混没有好处,只会自找麻烦。然而,我却听到一种新的声音在召唤我,看到一条新的地平线在迎向我。我年轻的心对此深信不疑。
即使我真的会遇上麻烦,即使狄恩最后拒绝我当他的死党,又即使他在我饥肠辘辘或辗转病榻时置我于不顾(就如后来所发生的),那又有什么大不了的呢?我是个年轻作家,一心想着振翅高飞。
我知道,在路上,将会有女孩,有灵启,有一切的一切在等着我;在路上,蚌壳将会张开,把珍珠送到我的手里。
作者简介
杰克·凯鲁亚克(Jack Kerouac,1922—1969)小说家、诗人,出生于美国马萨诸塞州,父母为法裔加拿大人。他凭橄榄球奖学金进入哥伦比亚大学,后退学去商船上当水手,也曾短暂地加入海军,但因无法忍受军纪约束,住进精神病房并获退伍。 逃离与追寻贯穿了凯鲁亚克的一生,身份的疏离和语言的隔阂,让他始终游离在社会的边缘。他自诩是时代和社会的“局外人”,一直在找寻属于自己的声音。在纽约期间凯鲁亚克结识了艾伦·金斯堡、威廉·巴勒斯和尼尔·卡萨迪等人,并以他们和自己的亲身经历为原型创作了《在路上》。此书被誉为一部定义了“垮掉的一代”的经典作品,至今畅销不衰,并且被列入美国大学人文通识课的推荐阅读书目。他还著有《达摩流浪者》《地下人》《孤独旅者》等作品。
目录
第一部
第二部
第三部
第四部
第五部
摘要
     第一部 1 我认识狄恩,是在与妻子分手没多久之后。当时,我大病初愈。关于这场病,我懒得去谈它,唯一值得一说的是,这场病和那件叫人不胜疲惫的仳离事件有关,而且让我产生万念俱灰之感。随着与狄恩‘莫里亚提的相识,我展开了一段可以称之为风尘道上的生活。在那之前,我经常梦想能到西部走走,常常会做些模糊的计划,但从来没有付诸实行过。狄恩是个最棒不过的旅伴,因为他名副其实就是在旅途上出生的:一九二六年,狄恩父母开车行经盐湖城的时候(他们要去的是洛杉矶),他妈妈忽然阵痛,就这样在老爷车内把他生了下来。我第一次听到狄恩的名字,是从蔡德.金恩的口中,他在我面前秀了几封狄恩从新墨西哥少年感化院写给他的信。这些信引起了我莫大的兴趣,因为在信中,天真可爱的狄恩竟然请求蔡德教他尼采哲学和蔡德懂得的其他所有有趣学问。卡洛也看过这些信,我们都很想会一会这个名叫狄恩’莫里亚提的奇人。然而,这在当时只是个遥不可及的期望,因为狄恩还在坐牢。在我们的心目中,他犹如包裹在一层迷雾中的人物。不过,稍后有消息传来,说是狄恩已经出狱,而且正在东来纽约途中;我们还听说,他刚刚跟一个名叫玛莉露的女孩子结了婚。 有一天我在校园里闲荡时,蔡德和提姆·格雷走过来告诉我,狄恩已到了纽约,下榻在东哈林区——哈林区里的西班牙人聚居区——一个朋友租的冷水套房里。狄恩是前天晚上到的,这是他生平第一次来纽约,身边带着个漂亮宝贝玛莉露。他们在第五十街下了灰狗巴士后,转过街角,要找个吃东西的地方。他们径直走进了赫克托自助餐店,点了漂亮的糖浆大蛋糕和奶油泡芙。自此以后,赫克托自助餐店就成了狄恩心目中纽约的重大象征。 狄恩告诉玛莉露:“甜心,我们现在已经来到纽约了,虽然我没有接近告诉你我们途经密苏里时我心里想些什么——特别是没有告诉你,路过布恩维尔感化院时,它让我对自己的牢狱岁月有多大感慨——不过,我们现在必须把所有这些隔夜饭菜乃至我们个人的男女私情抛诸脑后,因为我们必须立刻开始思考接下来的工作大计……”这就是狄恩早期一贯的说话方式。 我跟着蔡德和提姆去找狄恩。他穿着短裤应门。玛莉露看见我们来,连忙从沙发翻身起来。狄恩方才把这套房的原主人打发到厨房去(叫他去煮咖啡之类的),以便自己可以和玛莉露做些跟男女私情有关的事。虽然他口口声声强调,当务之急是要找份工作,但对他来说,性爱才是生命中专享神圣和重要的东西。我发现,狄恩站着的时候,喜欢把头摆来摆去,不时又会向下点一点,活像个正在接受教练指示的年轻拳击手。你说话时,他会不断说“对对对”或“就是说嘛”,让你觉得,他无比专心在听着你说的一字一句。他身材高挑、窄臀、蓝眼、一口俄克拉何马腔,给我的第一印象是个年轻的吉恩·奥特里——一个留着大鬓角的西部牛仔英雄。事实上,在与玛莉露结婚和东来纽约以前,他只不过在科罗拉多州一个朋友(艾德·威尔)的牧场里工作过一段日子。玛莉露是个金发的漂亮宝贝,有一头海浪般的浓密鬈发。她坐在沙发边缘,手垂放在大腿上,蓝色的眼睛睁得大大的,她置身于一个早在西部就听人说起的条件很差的、灰蒙蒙的纽约公寓里,如同莫迪利亚尼笔下超现实主义作品中的那种身材颀长、消瘦的女性一般,在等待着什么。不过,她虽然外表甜蜜可爱,却是大草包一个,干得出令人发指的蠢勾当。那个晚上,我们喝啤酒、掰手腕,一直聊到天亮。当灰蒙蒙的日光照进来的时候,我们正东歪西躺,从烟灰缸里捡烟屁股来抽。这时,狄恩忽然神经质地站了起来,来回踱步,似乎是在思考什么大事,而他得出的结论是:玛莉露应该立刻去做早餐和扫地板。“换言之,甜心,我们必须把我说过的话时刻铭记于心,否则,我们就会摇摆不定,缺乏真正的知识,也无法让我们的计划开花结果。”于是我就告辞了。 接下来那个星期,狄恩找到蔡德·金恩,表示他已决定向蔡德学习写作;蔡德告诉他我是个作家,他应该找我求教。这个时候,狄恩已经在一家停车场找到了活计,但却和玛莉露闹翻了。他们在霍布肯的公寓里打了一架(至于他们为什么要搬到霍布肯,只有天晓得)。玛莉露气坏了,为了报复,竟然歇斯底里地捏造了罪名,向警察局举报狄恩,狄恩不得不仓皇逃离了公寓。于是,狄恩就成了个无家可归的人。他想到了来找我。我与阿姨同住在新泽西的帕特森。有一天晚上,我在看书时,敲门声忽然响起。我打开门,只见狄恩站在昏暗的走廊上,一副卑躬屈膝、忸怩不安的样子。“嗨,还记得我吗?我是狄恩·莫里亚提。我想来向你请教写作方面的事。” “玛莉露呢?”我问。狄恩说她靠卖淫赚了一点钱,回丹佛去了。“哼,那个娼妇!”他骂了一句。我阿姨正坐在起居室里看报纸,有她在,我们是无法畅所欲言的,于是,我便带他到酒吧去喝啤酒。我阿姨抬头望了狄恩一眼——她肯定认为他是个疯子。 P1-3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