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网站首页
|
搜索
热搜:
磁力片
|
漫画
|
购物车
0
我的订单
商品分类
首页
幼儿
文学
社科
教辅
生活
销量榜
小砍刀的故事 彩插版
字数: 124000
装帧: 平装
出版社: 济南出版社
作者: 勤耕
出版日期: 2014-12-01
商品条码: 9787548813828
版次: 1
开本: 32开
页数: 213
出版年份: 2014
定价:
¥22.9
销售价:
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加入购物车
立即购买
加入书单
收藏
精选
¥5.83
世界图书名著昆虫记绿野仙踪木偶奇遇记儿童书籍彩图注音版
¥5.39
正版世界名著文学小说名家名译中学生课外阅读书籍图书批发 70册
¥8.58
简笔画10000例加厚版2-6岁幼儿童涂色本涂鸦本绘画本填色书正版
¥5.83
世界文学名著全49册中小学生青少年课外书籍文学小说批发正版
¥4.95
全优冲刺100分测试卷一二三四五六年级上下册语文数学英语模拟卷
¥8.69
父与子彩图注音完整版小学生图书批发儿童课外阅读书籍正版1册
¥24.2
好玩的洞洞拉拉书0-3岁宝宝早教益智游戏书机关立体翻翻书4册
¥7.15
幼儿认字识字大王3000字幼儿园中班大班学前班宝宝早教启蒙书
¥11.55
用思维导图读懂儿童心理学培养情绪管理与性格培养故事指导书
¥19.8
少年读漫画鬼谷子全6册在漫画中学国学小学生课外阅读书籍正版
¥64
科学真好玩
¥12.7
一年级下4册·读读童谣和儿歌
¥38.4
原生态新生代(传统木版年画的当代传承国际研讨会论文集)
¥11.14
法国经典中篇小说
¥11.32
上海的狐步舞--穆时英(中国现代文学馆馆藏初版本经典)
¥21.56
猫的摇篮(精)
¥30.72
幼儿园特色课程实施方案/幼儿园生命成长启蒙教育课程丛书
¥24.94
旧时风物(精)
¥12.04
三希堂三帖/墨林珍赏
¥6.88
寒山子庞居士诗帖/墨林珍赏
¥6.88
苕溪帖/墨林珍赏
¥6.88
楷书王维诗卷/墨林珍赏
¥9.46
兰亭序/墨林珍赏
¥7.74
祭侄文稿/墨林珍赏
¥7.74
蜀素帖/墨林珍赏
¥12.04
真草千字文/墨林珍赏
¥114.4
进宴仪轨(精)/中国古代舞乐域外图书
¥24.94
舞蹈音乐的基础理论与应用
内容简介
《抗日小英雄儿童文学经典读本:小砍刀的故事》是著名作家勤耕的长篇小说名作。讲述了一个外号叫“小砍刀”的习武少年,在抗日战争年代里协助八路军伏击鬼子的汽船,与汉奸、伪军斗智斗勇,从幼稚走向成熟的传奇故事。小说故事曲折惊险,文笔清新质朴,带有北方农村生活风俗画的风格和气息。
作者简介
勤耕,原名吕庆庚,河北冀州人。曾任湖北省文联副主席,湖北省民间文艺家协会主席,湖北省作家协会副主席。1951年开始发表作品。1960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著有《小砍刀传奇》,诗歌集《翻身乐》(与宋祖立合作),民间叙事长诗《双合莲》,短篇小说集《我和小州》《异邦朋友》《进山》等。
目录
《小砍刀的故事》无目录
摘要
“一九二九不出手,三九四九沿凌走。”腊月二十几儿,是正冷的时候。郭家崖子村西头大漫洼里,这会儿显得更空旷了,老远也望不到一个人影儿。一望无边的是紫褐色的碱场地,隔不多远,就有一个个大盐疙瘩竖楞在那儿,像大海里边的一座座小岛。那些用石灰做的、用来淋水晒盐的池子,像一块块青灰色的大砚台,仰脸对着那铺满灰色云块的天空。从塞外吹过来的凛冽的北风吹着哨子,从这空旷的大漫洼里耀武扬威地卷过去,扬起满天灰沙。 几个月以前,这里还是个顶顶热闹的所在。那时候,郭家崖子二百多户人家,千多口子人,差不多都聚集在这里。人们用一种特制的钉耙,把那紫褐色的咸土耙松,晒过两天以后,再用板锄把它刮起来,淋成盐水。然后把那深红色的盐水,灌到晒池子里去晒。若是赶上好太阳,再有点儿小风,只要一天工夫,便晒成四方颗粒的、雪白晶亮的盐了。那时候,这儿多么热闹呀,到处都是劳动的歌声和愉快的笑声。许多做小买卖的,撑着圆圆的伞棚在那里叫卖。有卖烟卷儿花生糖的,有卖凉粉儿的,有卖大碗儿茶的,还有敲着梆子卖熏鸡的……真像赶庙会一样。 过了十月一,冬天来了,天变得很短,太阳又不济,盐晒不成了。大多数人家,晒了一年盐,多少积攒下了几个钱,籴上两石粮食,买上二百斤获鹿①大砟子,一家老小偎着热炕头儿,过安生日子去了。有的还三五个人凑到一块儿,或是拉呱儿,或是顶个小牛抹个小牌儿,这算是他们的娱乐。也就有那么些家大口阔的人家,就是在这十冬腊月,也还得刮些咸土,用小车推回家来,淋成盐水,用一口宰猪的大锅熬盐卖,凑合着糊口。 郭顺的家里,就属于这样一种人家。照说,他们家的日子应该是好过的。他爹他娘都才是四十来岁的人,正是干活的年纪,加上一个十四岁的郭顺,没有一个吃闲饭的人。但是因为他爹郭老松有个喝酒的嗜好,一有两个子儿,就钻到十字街小杂货铺里,来上四两衡水②老白干儿。喝酒嘛,总得有点酒菜,烧鸡熏菜他吃不起,一碟兰花豆儿或是五香花生豆儿,是少不了的。就这样,弄得一家三口儿,吃了上顿没下顿,到冬天连条棉裤都混不上。 别看郭顺只有十四岁,个头儿长得倒不小。他生得细腰扎背,一张上宽下窄的脸,两道粗眉毛朝上翘起,显得既英俊又利索。 原来他们这儿做的盐,叫作私盐。由官家经营的海盐,才叫作官盐。为了维护自己的利益,官家养着一帮子缉私队,专门对付他们这些做私盐的。可是盐民们生在这么个穷地方,一条漫洼净是碱场地,一颗粮食不长不说,还得照样完粮纳税。如果不让他们做盐,无异断了他们的衣食饭碗。为了活命,于是他们就自发地组织起来,跟官盐斗。郭家崖子二百多户人家,家家练武,家家有武器。出去卖盐,也要结成帮,一二百辆小红车,牵成线儿,一拉一里多地。等车轴儿一热,吱吱哇哇叫起来,五里地开外都听得见。小车把上,挂着长枪、双手带、三节棍,还有土枪、“洋炮”“撇把子”……碰上缉私队,就跟他们干。三二十个缉私队的人,轻易不敢拢边儿。郭顺从七岁就开始练武,练就了一身好武艺。因为他喜欢使刀,人们就给他起了个外号,叫作“小砍刀”。 P1-3
×
Close
添加到书单
加载中...
点此新建书单
×
Close
新建书单
标题:
简介: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