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走向绝对 王尔德 里尔克 茨维塔耶娃(第2版)

走向绝对 王尔德 里尔克 茨维塔耶娃(第2版)

  • 字数: 195000
  • 装帧: 精装
  • 出版社: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 作者: (法)茨维坦·托多罗夫
  • 出版日期: 2020-06-01
  • 商品条码: 9787576001938
  • 版次: 2
  • 开本: 32开
  • 页数: 319
  • 出版年份: 2020
定价:¥68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托多罗夫通过阅读王尔德、里尔克、茨维塔耶娃生前和友人的通信,梳理他们以各自不同的方式探寻“绝对”的生命轨迹,对诗人们的生活方式和人生追求提出深刻的质询。三位诗人力图达到无限与崇高,他们的道路各不相同,却都以悲剧告终:王尔德堕落,里尔克抑郁,茨维塔耶娃自杀。他们的绝对追求成就了深刻完美的作品,但他们具体有限的人生却充满辛酸与不幸。作者试图告诉我们:世界是有限的、相对的,绝对苛求完美,最终只能掉进痛苦的深渊。
目录
译序
引言
王尔德
里尔克
茨维塔耶娃
与“绝对”一起生活
摘要
     19世纪最后几年里,在欧洲和北美洲出现了一个人,他比所有其他人更能体现出“生活只顺应美的要求”的思想:他的名字是奥斯卡·王尔德。王尔德穿着气派,几近挑逗,喜爱鲜花和宝石,住在一幢设计得像艺术品一样的豪宅里,爱与社会名流和光彩夺目的女人交朋友,对艺术家推崇备至(当萨拉·倍恩哈蒂特[sarah Bernhardt]到伦敦时,年轻的他把一张白色百合花地毯铺在她脚下)。他写了不少华丽诗篇,一部地狱般的小说,几部精彩的戏剧,他的戏每天晚上都赢得痴迷观众的满堂掌声。在同时代人的眼里,王尔德就是“美的使徒”,对他们来说,王尔德就是一个新宗教的狂热信徒,以“美”排斥“善”的信奉者,唯美主义的倡导者,也就是说,~种理想的完美存在的倡导者。一个美好生命不再为上帝和伦理服务,也不再为它们的现代集体替身——“民族”、“共和国”,甚至“启蒙派”服务;一个美好生命知道如何成为“美”,王尔德言行一致的生涯说明了这一点。他既是其学说的光辉代言人,又身体力行地作出了榜样。 然而,今天对于我们来说,王尔德似乎就像是特立独行者的标志:作为他那个时代偏见的牺牲品,艺术家因为同性恋遭到诉讼,事业生涯被突然中断。 1895年,他疯狂迷恋上了年青爵士阿尔弗雷德·道格拉斯(lord Alfred Douglas),又称波西(Bosie)。道格拉斯的父亲德·昆斯伯里侯爵(le marquis de Queensberry)不惜一切代价要中断他们之间的关系,毫不犹豫地公开斥骂王尔德。王尔德提出诉讼,告侯爵诽谤,却遭到反诉,侯爵成功地证明他的指控是正确的。那时候在英国,同性恋是一种罪行。王尔德被判服两年劳役,在英国多个监狱服刑;他出狱时身心疲惫不堪,三年半之后去世,时年46岁。 关于这个把其一生置于美的旗帜下的计划,他人生的悲剧结局是否告诉我们一些什么东西?我们是否可以说:今天我们阐述王尔德的一生时首先是用它来说明左右着维多利亚时代的偏见和虚伪——这个社会允许同性恋,只要它不张扬;这是个能够严厉地惩罚同性恋以自我证明其本身道德的社会。然而,我们很难坚持仅作这样的宣告。在王尔德一生中,一个令人羞辱的诉讼并不是专享的悲剧事件,另外一次严重打击不比它轻:出狱之后,他发现自己不能再写作了。如果关注一下王尔德从出狱后直至去世(1900年11月)之间的生活,难免产生这样一种印象:他在这段时间里正缓慢却又不可避免地一天天衰颓下去。这种情况不是从1895年发生诉讼、王尔德入狱时候开始的,而是在两年以后,此时他已重获自由。剩下的有生之年里他一直情绪低落在走下坡路,之前的判刑似乎并不是专享原因。一切就好像他出了那些英国监狱,却仍然被禁锢在一座内心监狱里,从此再也无法逃脱。 王尔德的人生中包含着一个谜:为什么监狱的考验对他的打击如此致命?最后终了的悲剧在他之前的成就上罩上了阴影,而占据中心的谜语又引起了一个关于他的美好生活观念的新问题。王尔德曾以他自身生活来阐明他的哲学观念,于是令人顺理成章地会想到在他这种哲学中是否有某些东西没有为后来的失望做好准备。 为了尝试揭示这个谜,我们得学着更好地了解王尔德,抓住他在其计划中所赋予的意义——成为“美的使徒”。 “美”的旗帜下的生活:初步认识 从学生时代起,王尔德就非常钦佩波德莱尔,他把波德莱尔的诗句抄在本子上,他甚至喜欢在伦敦大街上大声地朗读波德莱尔的诗句。他也知道波德莱尔为希望终身为美服务的人们划出的两条路:花花公子之路和诗人之路。他以自己的见解来区分这两条路。照他看来,世上有两种主要艺术:“生活和文学,生活及其完美的表述。”文学,因其是优选尚完美的艺术;生活,因其将会提升到与艺术相称的高度,两条路展现在每个向往自身完美的个人面前:“必须或者成为一件艺术作品,或者承载一件艺术作品。”在王尔德看来,这两条道路并不是相等的:虽然他本人是艺术家,相比把生活用以生产作品,他更喜欢把生活变成艺术作品。《道林·格雷》(DDria Gray)剧中的人物亨利勋爵(Lord Henry),道明了其中理由:艺术家的生活是很可怜的,艺术家的生活无功利可言,因为他把一切都倾注于他的作品之中了。“优秀艺术家们只是因他们所从事的工作而存在,因而在他们的为人方面接近不令人感兴趣。”如果诗人的生活秀丽别致,他的诗句肯定很糟糕:“(因为)他生活在他无法描写的诗歌之中。”王尔德赞同这样的观点:“生活的目的就是成为一件艺术作品。”他写道,他身体力行自己的箴言,他当着一位朋友的面大声疾呼:“要让生活成为一件艺术作品。”这样一种生活又像什么呢? P21-24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