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明亮的黑眼睛 赵丽宏致小读者

明亮的黑眼睛 赵丽宏致小读者

  • 字数: 73000
  • 装帧: 精装
  • 出版社: 中国少年儿童出版社
  • 作者: 赵丽宏
  • 出版日期: 2020-06-01
  • 商品条码: 9787514860283
  • 版次: 1
  • 开本: 32开
  • 页数: 171
  • 出版年份: 2020
定价:¥48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本书是赵丽宏老师写给孩子们的25封信,从爱国、亲情、励志、品质、成长五个方面,讲述自己亲历的或温暖、或感人、或励志的人生故事,解答孩子成长过程中遇到的25个问题,让孩子感受爱国之情,亲情之暖,智慧之力,大爱之力量,成长之勇气。本书文字优美典雅,语言诗意,富含哲思和抒情意味,带领孩子走进色彩斑斓的世界,为孩子打开文学与人生的艺术大门。本书装帧精美,将中伊两国多位重量优秀插画家的绘画作品与文字完美融合,带给孩子美的视觉享受,从而提高孩子的审美能力。
作者简介
赵丽宏,散文家,诗人。上海市崇明人,1952年生于上海市区。1982年毕业于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现为中国作家协会全国委员会委员,中国散文学会副会长,上海作家协会副主席、《上海文学》杂志社社长,《上海诗人》主编,著有散文集、诗集、小说和报告文学集等各种专著共九十余部,有十八卷文集《赵丽宏文学作品》行世。曾数十次在国内外获各种文学奖。散文集《诗魂》获新时期全国优秀散文集奖,《日晷之影》获首届冰心散文奖。2013年获塞尔维亚斯梅德雷沃金钥匙国际诗歌奖。2014年获上海市文学艺术杰出贡献奖。2019年获罗马尼亚“米哈伊·爱明内斯库国际诗歌奖”。有十多篇散文被收入国内中小学和大学语文课本,有多篇作品被收入中国香港和新加坡、韩国的中学语文课本。作品被翻译成英、法、俄、西班牙、意大利、保加利亚、乌克兰、塞尔维亚、日、韩、阿拉伯、波斯等多种文字在海外发表出版。
目录
爱国
002 我是中国人
013 故乡的土地
021 力量的源泉
027 母语的魅力
034 山水月
亲情
042 藤椅
046 要爱你的母亲
052 二寸之间
058 手足之情
064 友谊是什么
励志
072 生命
077 生于忧患
083 黑暗中的火光
094 盲姑娘和诗
102 明亮的黑眼睛
品质
114 君子一诺
122 宽容是美德
128 让生命变成一棵树
133 咬人草
138 用文字描绘天籁
成长
144 大树的年轮
150 人生的画像
155 告别孤独
161 急流中的勇者
166 去远方
摘要
     亲爱的孩子: 三十多年前,我第一次出国访问,去了美国和墨西哥。在国外,作为一个中国人,有很多在国内无法体会到的感受。很多人说,你去了国外,才会真正懂得,爱自己的祖国,是怎样的一种感情。回来后,我写了一篇文章,题目是《做一个中国人的骄傲》。 还记得当年在国外的一些遭遇。那天下午,在墨西哥城,我们几个中国作家走进特奥蒂瓦坎古城时,周围几乎没有人影。贯穿古城的“亡人大道”在暮色中伸向远方。大道尽头的东侧是古老雄伟的太阳金字塔,古代墨西哥人用血汗和生命筑起它,似乎就是为了向子孙后代们炫耀自己的智慧和力量。就像中国的万里长城一样,吸引了无数外国人的目光。我们在“亡人大道”上行走时,一群穿红着绿的欧洲游客从一座古庙的残垣后面突然走出来,擦身而过时,他们用惊异的目光看着我们,仿佛打量着几个天外来客。走近金字塔时,已经暮色四合,远方的塔影轮廓模糊了,模糊得几乎和深紫色的天空融为一体。这时,远处隐隐约约有两个人迎面而来。走近了才看清楚,是一对青年男女,女的是金发碧眼的白种人,男的黑头发黄皮肤。看到我们,那男的便微笑着迎上来,脸上的表情有点激动:“你们是日本人?”原来是一个日本人,他以为我们也来自日本。 “不,我们是中国人!”我大声回答。 那日本人先是惊愕,然后面露失望之色,匆匆挥了挥手,携着他的金发情侣急急忙忙走了…… 离开特奥蒂瓦坎时,我的耳畔老是响着那个日本人的问话:“你们是日本人?”这样的提问,那时在国外似乎已听得耳熟了。在美国,在飞越墨西哥湾的美国飞机上,在墨西哥许多吸引国外旅游者的名胜之地,那些美国人、欧洲人,甚至墨西哥人,见面总以为我们是日本人。我已经记不清自己重复了多少遍:“我是中国人。” 尽管在听到“我是中国人”之后,那些发问者除了惊讶,总是表现得十分友好,但作为中国人,心里总有点不是滋味。为什么老是要被人当作日本人呢?中国人口和世界总人口之比是1:4,中国和日本人口之比是6:1,大海一样、群山一样、森林一样的中国人离开了自己的本土就要被当作日本人,岂不气人、恼人、羞人!可是静下心来想想,也是事出有因——那时在国外,那些穿着旅游鞋背着照相机,兴致勃勃飞来飞去到处旅行的黑发黄肤者,大多是日本人。日本跨国公司的招牌,日本产品的广告,几乎遍及了世界任何角落。而能出国旅游的中国人,实在少得可怜,也难怪外国人要把我们当日本人了。 在国外,我喜欢逛书店,也希望在国外的书架上找到被翻译成外文的中国书籍,但是结果总是让我颓丧。那次在墨西哥城优选的一家书店里,找遍了所有的书架,只看到一本被翻译成西班牙文的《道德经》,一本薄薄的小书。 和外国的作家交流时发现,中国作家对外国文学的了解,远远超过外国人对中国文学的了解。外国作家也许知道老子孔子,知道李白杜甫,但对现当代文学却一无所知,知道鲁迅和巴金的人也不多。和外国作家交流,可以谈古代的事情,对中国的近现代,尤其是当代文学,根本无法交流。 这样的情景,使人不得不回想起那些让人心酸的历史。古老的中国曾经像一座森严的古堡,堡垒中的有些人自以为这里的画栋雕梁和小桥流水便是世上最完美、最辉煌的,于是紧锁门窗,任凭白蚁在红漆斑驳的立柱中筑巢,任凭蜘蛛在尘灰弥漫的栋梁间吐丝结网。西方的炮火曾经横蛮地轰击过她,古旧的院墙上出现了豁口,洋人们狂风骤雨般闯了进来——军士在京城放火杀人,政客趾高气扬出入宫廷,商人在市场上叱咤风云,也有衣着简朴的传教士,骑着毛驴行走在崎岖的乡间小路上……中国人追求幸福,渴望现代化的梦想,其实也从未间断过。出国寻梦,对很多华人来说也是一段段梦魇。一百多年前,那些离开故土的中国人,曾经像猪猡一样被人塞在船舱的最底层,倘若能活着抵达彼岸,也只能在异乡续写—部新的血泪史。有些人则挤在五等船舱里,于窒息的幽暗中做着富国兴邦的梦,这梦就像太平洋一样渺茫。早年去国外的中国人,大多是去做苦力。也有一些知识分子,出国留学,历经艰辛,学成立业,为中国人争了光。新中国成立后,中国人扬眉吐气,挺直了脊梁,从前的屈辱和颓丧,成为一去不返的历史。那些从海外归来的科学家,成为新中国科学事业发展的栋梁。P2-7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