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俄国社会思想史 第3卷

俄国社会思想史 第3卷

  • 装帧: 平装
  • 出版社: 商务印书馆
  • 作者: (俄罗斯)戈·瓦·普列汉诺夫 著
  • 出版日期: 1990-11-01
  • 商品条码: 9787100022194
  • 版次: 1
  • 开本: 32开
  • 页数: 423
  • 出版年份: 1990
定价:¥39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戈奥尔基·瓦连廷诺维奇·普列汉诺夫是俄国早期的马克思主义者之一,也是当时俄国和欧洲杰出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家之一。1856年12月11日出生于唐波夫省利佩茨克县古达洛夫卡村。父亲是贵族地主,母亲是俄国革命民主主义思想家别林斯基近亲的后裔。大学时代参加民粹主义小组。1880年年底为逃避沙皇政府搜捕亡命西欧。
流亡的前几年,普列汉诺夫接触了西欧的工人运动,认真钻研了马克思恩格斯著作,清算了自己头脑中的民粹主义思想。于是就从一个小资产阶级的农民民主主义者和空想社会主义者变成了无产阶级的科学社会主义者,从巴枯宁式的唯心史观拥护者变成了唯物史观的信奉者。1883年9月他同查苏利奇等人组织了俄国历史上一个马克思主义的革命团体“劳动解放社”。这个仅仅由少数几个革命知识分子组成的团体存在了二十年,直到1903年9月才正式宣布解散,并人新成立的俄国社会民主工党。在这个小团体中普列汉诺夫是公认的思想领袖。在他的领导和直接参与下,劳动解放社翻译和出版了马克思恩格斯的许多重要著作,并把它们秘密运往俄国散发。它还出版了一系列政治、哲学、经济、科学社会主义、美学、文艺评论和历史等方面的论著,捍卫、论证和发展了辩证唯物主义,特别是历史唯物主义的原理,批判了民粹主义、无政府主义、新康德主义、经济主义等俄国以及国际工人运动中资产阶级的和修正主义的思潮,分析了俄国革命提出的种种政治、经济和理论问题,从而培养了一大批年轻的革命骨干,为联合国内外社会民主主义力量和在俄国建立社会民主党进行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同时它还建立并且加强了俄国社会民主主义组织同欧洲(主要是西欧)社会民主党的牢固联系,交流了彼此的革命经验,促进了无产阶级的国际团结。
1900年8-9月,列宁和普列汉诺夫通过艰巨而曲折的谈判,达成了共同编辑出版《火星报》和《曙光》杂志的协议。同年年底到1903年10月,是普列汉诺夫同列宁并肩战斗的三年,也是他政治上光辉的岁月。列宁认为,普列汉诺夫和他的“劳动解放社”同志,不仅在理论上促进了俄国社会民主主义运动,实行了迎接工人运动的首步,而且是“为俄国社会民主党打下基础并一直领导党的理论家和著作家”,他们“为党在理论上和实践上的发展做了许多事情”,“国社会民主党的建立,是‘劳动解放社,即普列汉诺夫、阿克雪里罗得和他们的朋友们的主要功绩”。
目录
第三部分 彼得改革后的俄国社会思想运动(续)
第七章 18世纪的西方社会思想及其对俄国的影响(续)
第八章 社会思想在不同社会成分相互斗争影响下的运动法典委员会
第九章 18世纪下半期俄国对西方的态度问题
第十章 专制政体问题——帕宁兄弟,谢尔巴托夫,克尼亚日宁,克列切托夫
第十一章 西方和俄国对18世纪解放哲学的反动
第十二章 尼·伊·诺维科夫的活动
第十三章 亚·尼·拉季谢夫(1749-1802)
附录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