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网站首页
|
搜索
热搜:
磁力片
|
购物车
0
我的订单
商品分类
首页
幼儿
文学
社科
教辅
生活
销量榜
此生只为守敦煌 常书鸿传
字数: 304000
装帧: 精装
出版社: 浙江人民出版社
作者: 叶文玲
出版日期: 2020-06-01
商品条码: 9787213096662
版次: 1
开本: 32开
页数: 489
出版年份: 2020
定价:
¥88
销售价:
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加入购物车
立即购买
加入书单
收藏
精选
¥5.83
世界图书名著昆虫记绿野仙踪木偶奇遇记儿童书籍彩图注音版
¥5.39
正版世界名著文学小说名家名译中学生课外阅读书籍图书批发 70册
¥8.58
简笔画10000例加厚版2-6岁幼儿童涂色本涂鸦本绘画本填色书正版
¥5.83
世界文学名著全49册中小学生青少年课外书籍文学小说批发正版
¥4.95
全优冲刺100分测试卷一二三四五六年级上下册语文数学英语模拟卷
¥8.69
父与子彩图注音完整版小学生图书批发儿童课外阅读书籍正版1册
¥24.2
好玩的洞洞拉拉书0-3岁宝宝早教益智游戏书机关立体翻翻书4册
¥7.15
幼儿认字识字大王3000字幼儿园中班大班学前班宝宝早教启蒙书
¥11.55
用思维导图读懂儿童心理学培养情绪管理与性格培养故事指导书
¥19.8
少年读漫画鬼谷子全6册在漫画中学国学小学生课外阅读书籍正版
¥64
科学真好玩
¥12.7
一年级下4册·读读童谣和儿歌
¥38.4
原生态新生代(传统木版年画的当代传承国际研讨会论文集)
¥11.14
法国经典中篇小说
¥11.32
上海的狐步舞--穆时英(中国现代文学馆馆藏初版本经典)
¥22.05
猫的摇篮(精)
¥30.72
幼儿园特色课程实施方案/幼儿园生命成长启蒙教育课程丛书
¥24.94
旧时风物(精)
¥12.04
三希堂三帖/墨林珍赏
¥6.88
寒山子庞居士诗帖/墨林珍赏
¥6.88
苕溪帖/墨林珍赏
¥6.88
楷书王维诗卷/墨林珍赏
¥9.46
兰亭序/墨林珍赏
¥7.74
祭侄文稿/墨林珍赏
¥7.74
蜀素帖/墨林珍赏
¥12.04
真草千字文/墨林珍赏
¥114.4
进宴仪轨(精)/中国古代舞乐域外图书
¥24.94
舞蹈音乐的基础理论与应用
内容简介
本书是著名作家叶文玲历时多年,精心创作的常书鸿传,为写作此书,叶文玲六次前往敦煌。有名艺术家常书鸿,与张大千、徐悲鸿同时代的有名画家。常书鸿作为第一任敦煌研究院院长,守护敦煌近40年,敦煌融入了他的生命,他视莫高窟为“家”。“敦煌守护神”这5个字永远地镌刻在了敦煌莫高窟对面的常书鸿先生的墓碑上。本书讲述了常书鸿这个早年留学法国的杭州人,只因为在异乡偶然见到伯希和整理的一本关于敦煌壁画的图录,惊叹之余,义无反顾地回到祖国,来到敦煌,守护敦煌的故事。
作者简介
叶文玲,著名作家,1942年生于浙江台州。多年来笔耕不辍,至今已有800多万字39本作品集及一部8卷本《叶文玲文集》出版。叶文玲与常书鸿结识于1983年,为写作本书,作者曾六次前往敦煌,历时多年,几易其稿。作品以独特的艺术视角、优美的文笔、翔实的史料,描绘了常书鸿与敦煌的血肉关系,揭示了常书鸿一生守护敦煌的决心和痴心。
目录
出生在西湖边的少年
青年常书鸿
孤身前往法国
求学里昂
在画展崭露头角
实现巴黎深造之梦
画作连获大奖
敦煌悄然入梦
回国之初的那些日子
心心念念着敦煌
赶赴千里之外的敦煌
初入敦煌
千佛洞前的“黄金带”
时而欢喜,时而孤独
“敦煌就是我的信仰”
惊喜连连
朱弦断,明镜缺
无法挽回的婚姻
不可追忆的从前
步步维艰
夜色中的孤独
父女画展
窗台上的花尾巴喜鹊
轰动上海滩的“敦煌艺术展”
愿与敦煌长相伴
敦煌解放了
人生啊,人生!
常书鸿晚年
进了莫高窟,就是敦煌人
尾声
后记
摘要
出生在西湖边的少午 第一次睁开眼睛认识世界,他优选看见的是母亲那双瞳仁墨黑的杏仁眼。 他降生在1904年的“惊蛰”时分。他没有听见自己落生时的雷声,倒是在6岁那年,听见了满街满巷的枪炮声。伴随着惊心动魄的声音,还有一场熊熊大火,连碧绿的西湖水都映成了一片闪闪烁烁的金红色。 西湖水竟会是金红色的!“惊蛰”出生的他,对颜色自小就特别的敏感。他还记得,大火烧起来的那会儿,他们全家仓皇地分头逃离了那个叫旗下营的祖居,那天他与祖母恰巧从亲戚家串门回来,被逃难的人群裹卷,祖孙两人惊恐万分地跑到南高峰的一所破庙大殿里,躲在大殿的供桌下。 那一年,祖父早已亡故,父亲也不在杭州。母亲和两个次第出生的弟弟还有三个姑姑,没来得及与他们一起奔逃,分头躲在城里的汉人亲戚家中。 幼小的他紧紧抓着祖母的衣袖,低声说着:“奶奶,我怕,我怕。”祖母把他紧紧搂在怀里,一边不住地喊着他的小名“灵官”,一边喃喃地念着菩萨保佑。自此后,他记住了祖母为他取名灵官的含义。祖母后来逢人便说正是为他取了这个消灾祈福的好名字,菩萨发了慈悲显了灵,他们全家才逃过了一场灾难。 三天后,祖孙两人终于回到城里,回到旗下营的老宅院并和母亲、弟弟相聚。平日少言寡语的他突然问:“奶奶,为什么我们逃,邱婆婆没有逃呢?因为我们是‘鞑子’,是吗?”“小孩子家别胡说!”慈祥的母亲突然瞪了他一眼,下意识地将两岁的弟弟搂在了怀里。 祖母把他从母亲身旁牵走,高高地扬起头,轻轻地咕哝:“旗人有什么打紧?杭州城里的旗人,多了!灵官乖孙儿,你记着,你爷爷虽然吃皇粮,可没有打过仗杀过人,我们不怕的。灵官,我们有菩萨保佑呢!” 灵官眨巴着眼睛,似懂非懂地记住了:世上,原来有保佑人的“菩萨”。 灵官还记得,自打大火过后不久,家里的日子突然就过得紧了,许多许多日子,灶房的案板上没放过一刀新鲜的牛羊肉。 灵官当然很馋吃肉,可吃肉越来越少这个严峻的事实,由同样疼爱他的二姑挑明了:革命革到他们头上了,他们这些八旗子弟包括他们的男丁后代,原有的那份旱涝保收的皇恩官饷,统统取消了。而本来在外头做着一份小小差事的父亲,也被祖母叫回了家,家里生活断了主要来源,叔伯兄弟从此要各自单过,祖母要这个长子来主持分家。 常家这个本有四男三女二十几口的大户人家,分成了兄弟们各自独挑过日子的小家。 灵官最喜欢的长辈之一,是会画画的三叔。三叔小时候得过小儿麻痹症,走路不行,左手萎缩得厉害,能动弹的只有右手。但三叔却非常了不得,一只手的他,能画绝妙的画。三叔的画作对象虽然都是些花儿草儿、鱼儿虾儿,但这些花草鱼虾在三叔笔下,真正是花开草摇鱼游虾跳,灵动极了。看过三叔画儿的人,总是啧啧连声。 因为父亲总在外头忙,灵官和三叔接近的机会更多。灵官真想什么也不干,什么学也不用上,就和三叔一样,拿着画笔学画画。可是,三叔不让,父亲和祖母更不肯,在他们眼里,灵官以后一定会出息成更有用的人物,当务之急自然是读书。哪怕典家产卖田地。 有天下午,灵官去看三叔画画,他看着三叔的额头渗出一颗颗汗珠,就懂事地拿来一把大芭蕉扇,要为三叔打扇。刚扇了两下,三叔就喊:“别扇别扇!”灵官一看,果然,画纸被风一扇,叔叔没法画了。 三叔看他转来转去没着没落的样子,就说:“好孩子,你真想帮三叔的忙,就给这些花瓣添添色,怎么样?”灵官咧开了嘴——三叔指点他如何在每张画片的花瓣上涂颜色,灵官也真灵,没过一会,他就对三叔说:“我知道怎么做了!”P1-3
×
Close
添加到书单
加载中...
点此新建书单
×
Close
新建书单
标题:
简介: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