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哈佛社交礼仪课 畅销4版

哈佛社交礼仪课 畅销4版

  • 字数: 240000
  • 装帧: 平装
  • 出版社: 中国法制出版社
  • 作者: 刘丽娜
  • 出版日期: 2020-06-01
  • 商品条码: 9787521610222
  • 版次: 4
  • 开本: 16开
  • 页数: 193
  • 出版年份: 2020
定价:¥39.8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本书从哈佛礼仪课程与礼仪教育中汲取精华,将个人在职场、商务交集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各类礼仪问题展示出来。摒弃了商务礼仪书繁多、枯燥死板、难以记忆、难以实践的写法,采用距离现实商务实践最接近的真实案例进行写作。全书内容专业、丰富,叙述形式新颖,具有较强的阅读性和出版价值。
目录
Lesson1把握距离,给自己与他人留出充分的空间/002
怎样做好自我介绍/006
称呼对方,万不可张冠李戴/009
不让名片流入垃圾桶的妙招/014
聪明者让别人记住自己,高明者让别人喜欢自己/019
Tips:联想小方法,让你牢记别人的名字/023
Lesson2塑造专业形象,用外表给自己加分
将你的服装当成职业投资/026
符合TPO的装扮/029
利用颜色,完成不呆板的形象变化/033
如何选择你的商务便装/038
给自己添加优秀的推荐品/041
鞋子里有大学问/045
Tips:看清你的角色,穿对你的衣裳/049
Lesson3把说话变成沟通,成为有趣的交流者
找准自己的谈话方式/054
恭维:恰如其分才有效/057
搞定“谈话终结者”的艺术/061
练习好你的场面话/066
让谈话来得更容易一些/069
提问——打开话匣子的好方法/072
Tips:尽可能地增加你的知识面/077
Lesson4巧妙运用谈判,有礼有节地进行博弈
商务世界里,处处都是谈判/080
识别他人的谈判风格/083
用宽阔的视野来注视谈判中的共同利益/088
摆出倾听姿态来说服/092
需要坚持时明确态度/096
压力之下,更好地利用关系谈判/100
画上圆满的句号/104
Tips:优秀谈判者的12个特质/109
Lesson5展示得体行为,为自己的举止增添魅力
别笑到脸僵/112
把你的眼神用得更好/115
用上肢语言帮助你无声制胜/120
管好你的下肢,你便能留下好印象/124
无意识的小动作最毁形象/128
发表观点时,采用正确有效的手势/131
让站姿带给你强大气场/135
Tips:关注你的嘴部信息/140
Lesson6运用情绪力量,永远展示好看好的一面
任何时候,商务场合都不是流露情绪的好场所/144
更建设性地处理不当的情绪/148
道歉里的大学问/152
和平处理冲突/156
如何面对自负者/160
自制与怒火之间的较量/163
Tips:商务场合里的负面情绪宣泄法/168
Lesson7合理使用高科技,让礼仪跟随设备一起更新
让电话展示你的修养/172
避免设备问题/176
电子邮件的秘密/179
手机里的礼仪/184
视频会议中的礼仪问题/188
Tips:爱惜你的电脑,体现你的修养/192
摘要
     把握距离,给自己与他人留出充分的空间 琳达与安吉拉首次见面以后,双方互有好感,虽然分属不同的部门,但在公司聚会上,两人却有不少共同话题。这让琳达非常兴奋——自从正式进入公司以后,自己还没有机会认识一个亲密的工作伙伴,可能安吉拉就是那个很好人选吧! 于是,在整个聚会上,琳达都试图将自己与安吉拉的距离拉近,她甚至有种想要去拉对方手的冲动——这难道不是女孩之间表示亲密的优选方法吗? 可是,她却发现,自己的热情并没有得到同等的回应,安吉拉在发现她的企图后立即远离了她——接下来的两个小时,她再也没有机会与安吉拉走近。 琳达的错误就在于,她未能把握好彼此之间的距离。在商务交往中,特别是首次见面时,“社交距离”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概念。 曾任教于哈佛商学院的跨文化学者爱德华·T.霍尔曾经提出过“距离说”:在一个指定的空间,动物之间的关系存在着一个距离模式。这种模式从动物各自的势力范围就可以看出:在动物世界里,每一种动物几乎都有自己的势力范围,入侵往往会导致争端。 霍尔将这种距离模式进一步引申到了人与人之间的距离上:当我们进行交际时,交际双方所在的空间与所处位置之间的距离都有其各自的意义,它不仅告诉我们交际双方之间的心理状态与具体关系,也表现出不同的社交需要。 霍尔指出,不管是在何种社交中,我们所有的人都需要在自己的周围建立起一个可以把握的空间,这一空间的大小会因为不同的文化背景、行业、环境与性格差异而表现出不同。 后来又有哈佛学子针对这一“距离理论”做过这样的实验:当阅览室里只有一位读者时,伺机走过来的实验者故意坐在那个专享的读者旁边——就这样,实验者连续寻找多达80次的机会,坐在80个不同的人身边。 结果发现,在这80个人里,没有一个人能够忍受在一个空旷到只有两位读者的阅览室里,一个陌生人紧挨着自己坐下来。当实验者紧挨他们时,很多人选择重新寻找一个离实验者很远的位置坐下来,甚至还有人直接质问:“你想干什么?” 很显然,实验者的亲密举动让他人感觉很不舒服。用心理学的原理解释就是,每个人都有自我保护的意识,实验者紧紧地贴着他们坐的举动入侵了他们的安全距离与个人空间,而这种个人空间被侵犯使他们感觉到不安全与不舒服——于是,他们选择了逃避(直接离开、另选位置)或者攻击(明确的质问)。 普通的社交场合中,距离很重要。在商务场合中,恰当地使用距离更加重要——商务交往中,你所代表的不仅仅是个人,更是组织的形象。这种形象的好坏将直接决定对方如何看待你所在的部门与公司。一旦你采用令人感觉不适的空间距离,就很有可能使他人感觉到威胁,进而将你与你所在的部门甚至整个公司定位为“破坏者”。而哈佛心理学家在2010年研究证实:在当下的场合中,若第一印象被定位为“威胁者”,对方采取退让以避免伤害的概率将会高达35%;为了捍卫个人“领地”而抗争的概率将会由0.4%上升到3.9%——在极其强调第一印象与竞争意义的现代商务场合中,该心理效应往往会进一步凸显。 由此可见,人际交往的过程中,距离的不适度在很大程度上会引起对方做出逃避(离开)或是进攻(质问)的应激反应。显然,距离不当对人际交往是不利的。 P2-4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