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不可不知的明朝史

不可不知的明朝史

  • 字数: 236000
  • 装帧: 平装
  • 出版社: 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
  • 作者: 羽夕
  • 出版日期: 2020-05-01
  • 商品条码: 9787568059985
  • 版次: 1
  • 开本: 16开
  • 页数: 235
  • 出版年份: 2020
定价:¥36.8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明朝近三百年的历史中,有理学的璀璨夺目,有都市文化的繁荣,有郑和远洋航行也有外强中干的凋零。本书对明代的政治、经济、文化等诸方面进行了叙述,通俗地展现了明帝国近三百年的全貌。
作者简介
羽夕,原名陈开宇。资深教师,爱旅行,爱写作,爱生活。多年来致力于带领读者穿越上下五千年,感受历史与文学的温度,探寻时间的秘密。
目录
动荡:得国之正 无过于农
放牛娃也有春天
官逼民反的无奈之举
高筑墙,广积粮,缓称王
狭路相逢勇者胜
一山不容二“吴”
“不错大”的对手
向着大都前进
初定:复兴唐宋 重开大汉
登帝位,废宰相
立纲陈纪,救济斯民
朱元璋的零容忍
走一条“鸟尽弓藏”的集权路
锦衣卫——打掉牙往肚里咽
有命生没命享的朱标
马皇后,朱元璋最后的心墙
政变:靖难之役 重定江山
年轻皇帝的大烦恼
削藩,一失足成千古恨
清君侧,靖内难
浴火重生大明朝
永乐大帝的“小性子”
说说内阁这点事
令人闻风丧胆的东厂
盛世:文韬武略 远洋外贸
《永乐大典》背后的故事
头“疼”的文字狱
迁都“紫禁城”
南征北战大阅兵
七下西洋,找人?炫耀?傻傻分不清楚
万国来朝
从《三国》到《水浒》
隐患:仁宣之治 盛极而衰
明仁宗的十个月
稀里糊涂的帝王战
削藩?削藩!削藩!!
知人善用=事半功倍
宦官专政,坑人误国
土木堡之变
代宗登基,力挽狂澜
转折:兄弟情仇 家国兴亡
一国两帝的尴尬往事
于谦之死
美色惑人,奸佞当权
明代皇帝里的一股清流——明孝宗
铲除奸佞,严管宦官
挣扎:乱臣当道 大明当乱
武宗的“幸福”生活
嘉靖的“大礼仪”
严嵩的N个面孔
嘉靖和他最后的倔强
悄悄地来,悄悄地走,留下一地政党之争
我就是我,是不一样的“海青天”
张居正:苟利社稷,生死以之
祸害:日落黄昏 光辉不再
奇葩皇帝,不郊不庙也不朝
投错帝胎的木匠
“九千岁”揭开阉党大戏
身居末代的无奈
优选的救赎,铲阉党
袁崇焕,朱家的最后一根稻草
崇祯帝的最后一夜,大明的最后一晚
后记
摘要
     放牛娃也有春天 “运终是公正的,它不会把你承受不了的苦难强加给你。”曾有人在网上发起过一个投票,选出明朝哪个皇帝的童年是最不幸的,明太祖朱元璋以71%的超高人气稳居榜首。对于朱元璋其人,大多数人的印象只怕还停留在他那标志性的“鞋拔子脸”上,至于其他的生平往事,知道的人就不多了。这个一手建立了大明王朝的血性男儿,连带着明朝的过往,在历史的迷雾中渐行渐远。 如果我们想要了解明朝,那我们就不得不将时间调回到元朝天顺帝天历元年九月十八日。《明史》对于这一天的记录可谓传奇,“母陈氏方娠,梦神授药一丸,置掌中有光,吞之,寤,口余香气。及产,红光满室。自是夜数有光起,邻里望见,惊以为火,辄奔救,至则无有。比长姿貌雄杰,奇骨贯顶。志意廓然,人莫能测。”意思就是陈氏怀孕的时候梦见有个仙人给了她一粒仙药,然后等到要生产的时候整个屋子更是冒出红光,于是她就在一片“火光”中生了个孩子。这个孩子就是后来赶走蒙古人,建立大明王朝的明太祖朱元璋。 其实,这种“天降祥瑞”的一贯套路很多皇帝都用过,汉武帝刘彻出生前,他爸汉景帝就梦到了一只身裹祥云的红毛猪;到了唐太宗李世民出生时,云端则出现了两条金色的巨龙。毕竟是“天子”,总要与众不同一点,更何况朱元璋本来就是布衣出身,身份已经够“低调”的了,出生再不“高调”一点,那这皇帝的位置又怎么坐得踏实呢? 撇开那些神乎其神的祥兆不谈,朱元璋的出身普通得不能再普通了。他出生于安徽凤阳一个叫孤庄村的小地方。往上数好几辈都是贫农,到了朱元璋这一代更是穷得一干二净。但是即便如此,朱家仍秉持着中国古代“越穷越生”的传统,朱元璋同父同母的兄弟姐妹就有三个哥哥、两个姐姐,再加上四个堂哥,朱元璋排行最小,前面的哥哥们已经把重一到重七都占了,于是到了朱元璋这里就叫“朱重八”。 当然,对于“朱重八”这个名字的来历也是略有争议。在中国古代下层百姓是没有正式名字的,只有上学了才会起学名,等做了官又会有官名。那么据考证,那些上不了学,更做不了官的普通人,有的就会用行辈做称呼,就如上文所说。有的也会用父母年龄的数目之和做称呼,既可以是直接相加之和,也可以是相乘之和。以咱们的朱重八为例,重八即两个八,那如果按照父母年龄的数目之和做称呼这个说法,朱重八出生的时候,朱父朱母的年龄相加要么直接是88岁,要么是64岁。不过对此也有人质疑,如果按照年龄之和88岁来算,作为母亲的一方至少也是三十多岁甚至是四十岁,这样的高龄产妇在古代并不常见。这里且无论“朱重八”这个名字是怎么来的,总之朱重八这个人,他已经来了,而且在不知不觉中改变着整个历史的轨迹。 都说“皇帝爱长子,百姓爱小儿”,朱家也不例外。但是朱家太穷了,穷得根本养不起孩子,而朱元璋又自小多病,瘦得跟个麻杆一样。母亲陈氏心疼孩子,不想他再跟着自己过苦日子,便“狠心”和丈夫商量把朱元璋送到寺庙去“避灾”,一来是希望孩子能有个吃饭的地方,二来则希望寺庙里的佛祖、菩萨能庇佑孩子。于是刚刚十岁的朱元璋就被送到了皇觉寺。 待了不到一年,因为在孤庄村实在是过不下去了,朱家决定迁到西乡另谋出路,于是朱元璋就离开了寺庙。 到了西乡,父亲给朱元璋找了个放牛的活,每天朱元璋的工作就是和几个伙伴给地主刘德放牛。刘德对待这些放牛的孩子态度极差,高兴时会给点粮食,不高兴了随便找个理由就饿着他们。(P2-3)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