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创造社漫论

创造社漫论

  • 字数: 357000
  • 装帧: 平装
  • 出版社: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 作者: 黄淳浩
  • 出版日期: 2020-04-01
  • 商品条码: 9787520164474
  • 版次: 1
  • 开本: 16开
  • 页数: 356
  • 出版年份: 2020
定价:¥128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本书为老年学者文库项目,是一部记录作者文学研究生涯的著作,是作者有关郭沫若和创造社的32篇论文的辑集。本书稿内容主要分为三大部分:概论篇、郭沫若篇、其他作家篇。概论篇从创造社的异军突起、创造社的分期以及创造社从鼓励多元发展到独尊普罗文学的文艺思想入手,谈了创造社的历史,创造社的分期和创造社的文艺思想的有关争议以及创造社的创作活动等。郭沫若篇包括5篇有关郭沫若研究著作的前言、编后;4篇郭沫若名诗鉴赏;其余10篇为对郭沫若作品的具体研究以及研究郭沫若应采取的立场态度等问题。其他作家篇涉及创造社元老都达夫、成仿吾、张资平等人,从其作品以及对创造社的贡献、郭沫若与他们的关系等方面进行了研究。
作者简介
黄淳浩,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研究员。1935年生于重庆,1959年从四川大学中文系毕业后,分配到中共中央政治研究室,曾长期在中共中央政治研究室和马列主义研究院工作。“”中期调首都钢铁公司,办报纸,搞调研,做理论宣传。 1978年4月调入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工作后,一直从事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专著有《创造社:别求新声于异邦》《创造社通观》,参与撰著有《中华文学通史》(以及后来的《中华文学发展史》和《中国文学通史》)、《中国现代文学思潮史》、《二十世纪中国文学编年》、《郭沫若年谱长编》。编注有《郭沫若书信集》(上、下)、《(文艺论集)汇校本》、《郭沫若自叙》,参与编注有《郭沫若全集·文学编》(全20卷,参与工作者9卷)、中国社会科学院学者文选《郭沫若集》。
目录
著者的话
概论篇
创造社的异军苍头突起
创造社分期刍议
从鼓励多元发展到独尊普罗文学
郭沫若篇
学者文选《郭沫若集》前言
郭沫若小传
我国新诗的开拓者和奠基人——纪念郭沫若一百周年诞辰
《恢复》:我国第一部无产阶级诗作
郭诗鉴赏之一:郭沫若泛神论思想的宣言——读《三个泛神论者》
郭诗鉴赏之二:博多湾畔的清晨——读《晨兴》
郭诗鉴赏之三:洪水时代——读《洪水时代》
郭诗鉴赏之四:千代松原抒怀——读《十里松原四首》
“艺术没有不和人生生关系的事情”——郭沫若早期文艺思想辨析
郭沫若的革命文学论刍议
《郭沫若书信集》编后
郭沫若的书信和书信中的郭沫若
《〈文艺论集〉汇校本》说明
现代文学研究需要注意版本——从郭沫若《文艺论集》的版本说起
谁最早在中国使用“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二词
郭沫若与左联
《女神之再生》和《致李石岑信》究竟写于何年
以平常心多元开放地研究郭沫若
评价郭沫若必须采取科学的态度
其他作家篇
郁达夫:一位独具风格的中国现代作家
郁达夫的创作风格和成就
“二十余年如一日”——郭沫若与郁达夫
成仿吾在中国现代文学目前的地位和作用
对远方“蚂蚁”的思念——郭沫若与成仿吾
其他创造社作家创作略谈
一封珍贵的早期书信——郭沫若致张资平
相识相期却终至分道扬镳——郭沫若与张资平
《创造社:别求新声于异邦》前言和后记
《创造社通观》后记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