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文献与问题 中国现代文学文献研究论衡

文献与问题 中国现代文学文献研究论衡

  • 字数: 372000
  • 装帧: 平装
  • 出版社: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 作者: 易彬
  • 出版日期: 2020-05-01
  • 商品条码: 9787520163989
  • 版次: 1
  • 开本: 16开
  • 页数: 370
  • 出版年份: 2020
定价:¥158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陈寅恪尝言,“一时代之学术,必有其新材料与新问题”。作为近年来兴起的一种重要的知识理念,中国现代文学文献学亦可谓“此时代学术之新潮流”。本书基于大量报刊资料、作品版本、作家档案、口述资料、年谱、传记、书信、域外汉学等,以“文献与问题”为名,即包含了以“新材料”来“研求问题”的要义。本书按主题类型分为六辑,其主要层面在于多维度地运用现代文学文献学的理念与方法,诸如辑佚、校注、考证之类;同时,致力于将文献学知识理念作为一种常态予以运用,即在一般性的研究之中,亦以文献为基础,广泛而细致地运用各类文献,结合精当的文本分析和必要的文学史视域,实现对作家、文本、时代与文学史的综合认识。质言之,文献学也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文学史研究和文学批评方法,探索并建立中国现代文学文献学体系,关涉到现代文学学科建设与发展的一系列问题。
作者简介
易彬,男,1976年生,湖南长沙人,文学博士,主要从事现代诗学、现代文学文献学等方面的研究,为长沙理工大学文法学院教授,荷兰莱顿大学访问学者(2016-2017)。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项目3项,其他项目多项,发表论文近百篇,出版著作《穆旦评传》《我不能不探索:彭燕郊晚年谈话录》等数种。
目录
导论文献与问题:关于中国现代文学文献学的若干观察与思考
第一辑
集外文章、作家形象与现代文学文献整理的若干问题——以新见穆旦集外文为中心的讨论
域外文献与中国现当代作家研究空间的拓展——从“郭沫若与荷兰”说起
第二辑
诗艺、时代与自我形象的演进——编年汇校视域下的穆旦前期诗歌研究
个人写作、时代语境与编者意愿——编年汇校视域下的穆旦晚年诗歌研究
第三辑
晚年彭燕郊的文化身份与文化抉择——以书信为中心的讨论
新时期以来翻译出版事业的见证——关于施蛰存与彭燕郊通信的初步考察
彭燕郊所存文艺界人士书信选辑
第四辑
呈现真实的、可能的作家形象——说新版《穆旦年谱》,并说开去
西南联大诗人群研究:文献、视域及新的可能性——从《西南联大诗人群史料钩沉汇校及文学年表长编》说开去
年谱材料的误用与谱主形象的塑造——《艾青年谱长编》商议
第五辑
《南开高中学生》与穆旦的成长
《火线下》与初期西南联大的政治文化环境
政治理性与美学理念的矛盾交织——对于闻一多编选《现代诗钞》的辩诘
第六辑
“滇缅公路”及其文学想象
历史语境、文学传播与人事纠葛——“副文本”视野下的《呼兰河传》研究
“命运”之书:食指诗歌论稿——兼及当代诗歌史写作的相关问题
附录
“中国现代文学文献学的理论与实践”国际学术研讨会综述
后记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