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中国要素错配与全要素生产率损失的形成机理与测算

中国要素错配与全要素生产率损失的形成机理与测算

  • 字数: 120000
  • 装帧: 平装
  • 出版社: 经济科学出版社
  • 作者: 戴小勇
  • 出版日期: 2020-05-01
  • 商品条码: 9787521811957
  • 版次: 1
  • 开本: 16开
  • 页数: 159
  • 出版年份: 2020
定价:¥48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中国依靠要素投人与需求剌激的经济增长模式,已经受到资源、环境和劳动力成本上升等多重因素制约,全要素生产率提升将是未来经济持续增长的根本动力。针对中国当前全要素生产率水平低的现实问题,本书在异质性企业垄断竞争分析框架下,引人要素市场扭曲与企业研发创新决策,刻画了转型期中国全要素生产率决定的微观机理,通过基于制造业微观企业数据的实证分析,识别了制造业生产率增长的微观渠道,并测算了要素错配引致的全要素生产率损失。本书的目标读者群是产业经济学、发展经济学、创新经济学等相关学科的学生、研究人员与政策制定者。本书旨在理解中国当前全要素生产率低的形成原因,为中国当前所倡导的要素市场化改革、企业创新激励以及依靠全要素生产率驱动的经济转型,提供理论依据与决策支持。
目录
第一章绪论
1.1问题的提出
1.2基本概念界定
1.3研究思路与方法
1.4本书的结构安排
第二章相关理论与方法的文献综述
2.1经济增长理论中的企业研发与全要素生产率
2.2资源错配视角下的全要素生产率
2.3全要素生产率的加总与分解
2.4中国要素错配与生产率相关研究
2.5本章小结
第三章要素错配、企业研发决策与生产率损失的理论模型
3.1理论模型设定
3.2企业的决策行为分析
3.3一般均衡模型求解
3.4全要素生产率损失的微观机理分析
3.5本章小结
……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