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老妈的旅行箱

老妈的旅行箱

  • 字数: 128000
  • 装帧: 平装
  • 出版社: 上海文艺出版社
  • 作者: (荷)恩斯特·凡德奎斯特
  • 出版日期: 2020-05-01
  • 商品条码: 9787532175833
  • 版次: 1
  • 开本: 32开
  • 页数: 214
  • 出版年份: 2020
定价:¥36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编辑推荐
◆当我读懂了老妈的过去,才终于开始与她的和解。 ◆我的老妈唠叨又强势,总说“这是为你好”!可我不知道,她也曾像我这样年轻过、憧憬过、热烈过。 ◆《老妈的旅行箱》引爆海外,10余国读者含泪推荐:荷兰、英国、德国、意大利、比利时、印度、伊朗、韩国…… ◆《电讯报》《人民报》《标准报》《财经日报》等欧美主流媒体一致推崇的非凡之作! ◆知名网站SWEEKLY.NL怒赞《老妈的旅行箱》:是喜剧却弥漫着忧伤,是悲剧却妙趣横生!恩斯特真是天才! ◆《老妈的旅行箱》荣获迪欧普特青年文学公共奖和荷兰图书公共奖提名 ◆《老妈的旅行箱》同名话剧曾在荷兰剧院热映,电影改编权出 ◆读《老妈的旅行箱》,大笑时想起了自己,落泪时读懂了老妈。
内容简介
有一个女人,坚信免费的总是好的;热衷还价,一言不和就用擀面杖打人;抱怨连连,常对别人哭诉“我的大儿子是智障,小儿子是作家”。她的人生似乎充满无尽的不满。这是我妈,一个众人熟知的老妈。有一个女孩,幼年靠山羊的乳汁艰难存活;家境贫寒,带着两个旅行箱黯然离乡;祈祷不断,抱着患病的儿子流泪奔波,只为寻找治疗的秘方。可她始终对生活充满无尽的希望。这也是我妈,一个不为人知的老妈。多年来,老妈将过往紧紧锁住,不任其流露。而当我终于了解到她的过去,我才读懂她那些无声的泪与爱。老妈常说的话:1.免费的总是好的。2.你爸就是个聋子,只听得见他自己想听到的东西。3.不要把别人的话当回事。4.旅行路上要买东西的人,都是没活明白的人。5.你就得听你老妈的话。
作者简介
恩斯特·凡德奎斯特,迷倒整个欧洲的荷兰新生代作家。出版博尔赫斯、卡尔维诺等名家作品的荷兰老牌文学出版方“忙碌的小蜜蜂”对其青睐有加,连续出版了他的两部作品。 2010年,他的自传体小说获得巨大成功,在荷兰和意大利售出100,000多册,这是荷兰单本小说平均销量的近五十倍。 《冰激凌家族》是他真正的成名之作,征服了欧洲多国读者,斩获荷兰文学大奖迪欧普特文学奖,并长期盘踞《镜报》畅销书榜。德国媒体盛赞:“恩斯特的故事极为优美,就像蝴蝶在翩翩起舞,流连花丛一般。他的风趣会感染每一位读者。”
目录
两个旅行箱
最后一张嘴
上帝的恩赐
免费的总是好的
所长
印度梦
伍斯特太奶奶去世的时候
大胡子男人
在印度
在意大利
摘要
     一切都是从两个旅行箱开始的。1969年,我妈带着两个装满手链、项链和耳环的旅行箱来到了荷兰,在护士学校的一间宿舍里住下,当起了护士。她把箱子藏在了床底下。印度人总说那里是藏宝物优选的地方。我妈曾经跟我说过:“强盗是不会看床底下的。”而我爸在我的耳边轻声念道:“在印度几乎没什么人家有床。” 那两个箱子在我妈的床底下藏了好些年,直到我爸爱上了这个充满异域风情的女人——这就是我爸眼中的我妈。我爸是一个长着招风耳、不解风情的典型荷兰人。我不清楚他俩之间相识的细节,况且也不想知道,还是回到箱子的话题上去吧。有一天,那两个箱子搬到了鲜花大街上的一间小房子里,躺在了一张双人床下面。 我爸是医学生,他的那对招风耳整天就埋在书里。我妈是护士,上班赚钱保证家里的收入,好有钱买馕吃。我妈曾经对我说:“你爸穷得就跟新德里的老鼠一样。”那时我爸就会在我耳边轻声念道:“要是我真的是新德里的一只老鼠就好啦。” 鲜花大街上的房子隔音效果很差,墙壁歪歪斜斜,房子里面的味道比我爸的胳肢窝还臭——至少我妈是这么说的。而现在已经没有办法验证这话的真实性了:大街上的房子都拆了,我爸妈原先住的地方盖起了高楼大厦。时间真是一个可怕的贪食者,一个永远都吃不饱的杂食动物。我爸胳肢窝的臭味是一点也没有减退,仿佛永远也不会消失一样。据我妈说,这跟我爸的工作有关。我爸是一名病理学解剖专家。 “这是什么味儿啊?”我妈经常在饭桌上问这个问题。 “嗯,”这时我爸就会说,“印度咖喱鸡味。” 我妈说:“我闻到了尸体的味道!死人的味道把我弄得一点食欲都没有了。” 爸爸把鼻子凑近盘子,说:“这印度咖喱鸡可真香啊。” “是你胳肢窝的味道,”我妈说,“尸体的臭味都飘到你的胳肢窝里了!你得夹紧手臂,把胳肢窝合上!” 只要我一想起从前,眼前就会浮现出我爸坐在餐桌的主位上,手臂紧紧地贴在身上,刀叉悬在半空中的样子。小时候我从来没有去过爸爸上班的地方,就怕看见他整条手臂连同胳肢窝插在尸体里的样子。 住在鲜花大街上那座隔音效果极差、歪斜、恶臭的房子里并非长久之计,于是爸妈打算去找一座新房子。我妈在月里河小巷就找到了一座,位于鹿特丹的高级小区克拉林根。 小巷的81号是一座三层别墅,外带一个大花园和一位租客格里森先生。我从来没见过那位格里森先生。我出生的时候,他一边尖叫着:“她是魔鬼!她是魔鬼!”,一边从房子里逃走了。 月里河小巷的那座房子很贵,不过我妈还是还价成功。我妈买什么都还价:衣服、家具、冰箱、洗衣机、鸡胸肉。还价是她的一种爱好,更确切地说,是一种运动。我的半个童年都是在商店和商场里度过的,等待着销售人员给商品降价。我记得在一家卖床的店里,我妈对店里的那个员工说:“在印度这价钱都能买一百张双层床了。”我得极力控制自己,不把印度根本没有双层床的事实说出来,一切按照我妈的吩咐做。我躺在一张床垫上,不收到我妈的指示,绝不起来。已经是下午四点半了,我们在店里足足待了六个小时。那个销售人员累得就跟打了12个回合拳击赛似的,我妈的脸上浮现出胜利的笑容,最终的卖了在原价的基础上打了两折。 P3-5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