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网站首页
|
搜索
热搜:
磁力片
|
漫画
|
购物车
0
我的订单
商品分类
首页
幼儿
文学
社科
教辅
生活
销量榜
机器人崛起 改变世界的50种机器人
字数: 209000
装帧: 精装
出版社: 机械工业出版社
作者: (英)大卫·汉布林(David Hambling)
出版日期: 2020-04-01
商品条码: 9787111642534
版次: 1
开本: 32开
页数: 219
出版年份: 2020
定价:
¥139
销售价:
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加入购物车
立即购买
加入书单
收藏
精选
¥5.83
世界图书名著昆虫记绿野仙踪木偶奇遇记儿童书籍彩图注音版
¥5.39
正版世界名著文学小说名家名译中学生课外阅读书籍图书批发 70册
¥8.58
简笔画10000例加厚版2-6岁幼儿童涂色本涂鸦本绘画本填色书正版
¥5.83
世界文学名著全49册中小学生青少年课外书籍文学小说批发正版
¥4.95
全优冲刺100分测试卷一二三四五六年级上下册语文数学英语模拟卷
¥8.69
父与子彩图注音完整版小学生图书批发儿童课外阅读书籍正版1册
¥24.2
好玩的洞洞拉拉书0-3岁宝宝早教益智游戏书机关立体翻翻书4册
¥7.15
幼儿认字识字大王3000字幼儿园中班大班学前班宝宝早教启蒙书
¥11.55
用思维导图读懂儿童心理学培养情绪管理与性格培养故事指导书
¥19.8
少年读漫画鬼谷子全6册在漫画中学国学小学生课外阅读书籍正版
¥64
科学真好玩
¥12.7
一年级下4册·读读童谣和儿歌
¥38.4
原生态新生代(传统木版年画的当代传承国际研讨会论文集)
¥11.14
法国经典中篇小说
¥11.32
上海的狐步舞--穆时英(中国现代文学馆馆藏初版本经典)
¥21.56
猫的摇篮(精)
¥30.72
幼儿园特色课程实施方案/幼儿园生命成长启蒙教育课程丛书
¥24.94
旧时风物(精)
¥12.04
三希堂三帖/墨林珍赏
¥6.88
寒山子庞居士诗帖/墨林珍赏
¥6.88
苕溪帖/墨林珍赏
¥6.88
楷书王维诗卷/墨林珍赏
¥9.46
兰亭序/墨林珍赏
¥7.74
祭侄文稿/墨林珍赏
¥7.74
蜀素帖/墨林珍赏
¥12.04
真草千字文/墨林珍赏
¥114.4
进宴仪轨(精)/中国古代舞乐域外图书
¥24.94
舞蹈音乐的基础理论与应用
编辑推荐
1.本书是关于机器人崛起、行走、改变和统治世界的不错入门书籍。2.精选50种机器人,涵盖家居机器人、职业机器人、作战机器人、特种机器人等领域,全彩图片,精彩讲解。3.这些改变世界的机器人怎样嵌入我们的文化,怎样工作,有什么社会意义,又预示着怎样的社会发展趋势,翻开这本书,你将找到答案。
内容简介
本书揭开了机器人的面纱,这些曾经只存在于科幻文学中的形象,如今已经比比皆是。从迪拜街头的机器人警察Reem到运送包裹的无人机,作者大卫·汉布林介绍了来自各行各业的50种各具特色的机器人——它们怎样嵌入我们的文化,怎样工作,有什么社会意义,又预示着怎样的社会发展趋势。本书用专业的笔触、全尺寸照片和精美的绘图,阐述了每种机器人的工作原理、独特功能和广泛用途,是引领读者进入机器人世界的精彩指南。
目录
引言
第一章 职业机器人
第一节 与人类并肩工作的车间助手CR-35iA
第二节 采摘草莓的Agrobot SW6010
第三节 清洁玻璃幕墙的Gekko Facade机器人
第四节 全自动挤奶系统Lely Astronaut A4
第五节 亚马逊仓储机器人Kiva
第六节 澳大利亚放牛机器人SwagBot
第七节 小巧的全能型选手Universal Robots UR10
第八节 人形机器人飞行员PIBOT
第九节 管道巡检机器人系统
第十节 自动化凿岩钻机Pit Viper-275CA
第十一节 自动化无人机基站Optimus
第十二节 自动化汉堡厨房Alpha Burger-Bot
第二章 家居机器人
第一节 家居清扫机器人Roomba966
第二节 达·芬奇外科手术系统
第三节 机器人割草机Automower 450X
第四节 家用保姆机器人i宝
第五节 谷歌自动驾驶车Waymo
第六节 老年陪护机器人Care-O-Bot 4
第七节 Flex机器人手术系统
第八节 亚马逊送货无人机Prime Air
第九节 智能仿生手Bebionic Hand
第十节 大疆“御”专业版无人机Mavic Pro
第十一节 柔性机器人外甲
第十二节 智能组织吻合机器人STAR
第十三节 全电动自动飞行出租车Vahana
第三章 作战机器人
第一节 拆弹机器人PackBot
第二节 军用外骨骼XOS-2
第三节 无人侦察机“收割者”
第四节 哨兵机器人SGR-A1
第五节 超大型无人潜航器Echo Voyager
第六节 无人武装地面车辆“僚车”
第七节 四足机器人Minitaur TM
第八节 反潜无人船“海猎号”
第九节 无人战车“战友”
第十节 自杀式便携无人机“”
第十一节 隐蔽机器人间谍
第十二节 隐形无人机X-47B
第四章 其他机器人
第一节 机器宇航员Robonaut 2
第二节 海豚仿生机器人Dolphin
第三节 救生机器人EMILY
第四节 人形机器人Atlas
第五节 火星探测车“好奇号”
第六节 柔性章鱼机器人OctoBot
第七节 仿人对话机器人Sophia
第八节 “飞潜者”滑翔机
第九节 云集机器人KiloBot
第十节 舰载消防机器人SAFFiR
第十一节 深海机械手维沙瓦伸肌装置
第十二节 类人机器人Geminoid HI-4
第十三节 迪拜机器人警察Reem
摘要
第一章 职业机器人 直到今天,多数机器人还藏身在工厂里。它们诚然是高效而可靠的工人,强壮有力、速度惊人,但另一方面,它们又是半盲的,没法自如地前进,所以它们能够完成的任务类型也十分有限。不过,新研制的机器人正在迅速突破这一局限。 早期工业机器人很危险,必须与人类工人隔离开来。而近期新的机器人,例如日本发那科(FANUC)公司推出的装有大量传感器的工业生产线机器人CR-35iA,能够安全地与人类一起工作,能够同时展现出机器的蛮力与人类的灵巧。另一个相似却小巧得多的机器臂是优傲机器人(Universal Robots)公司推出的UR-10,这一产品使人机协同的理念更进一步,制造商称它可以自动化地完成任何任务。 几十年来,农业生产已经在很大程度上实现了机械化,但距离将所有工作交给机器这一愿景还差了“最后一公里”。比如,全地形车(ATV)可以代替马背上的牛仔,将牛群围在一起,但还是需要司机来操纵车辆;可以用机器给奶牛挤奶,但还是需要操作员来操控机器;水果类作物也还需要手工采摘。不过,有着奇思妙想的发明家们已经在着手解决这些问题了:莱利宇航员(Lely Astronaut)是一套自动挤奶的机器人系统,SwagBot是机器人牛仔,机械臂机器人AgrObot则能够快速、小心地采摘最柔软娇嫩的水果。 尽管机器人擅长从事无聊的重复劳动,但还是有些看似不复杂的工作,它们一时难以掌握。现在这种情况已不复存在了,擦窗机器人GEKKO Facade Robot会清洁摩天大楼的玻璃窗,Alpha Burger-Bot会烹制并打包美味的汉堡。如果你是在网上购买的这本书,很可能是亚马逊公司的Kiva机器人为你在仓库拣的货。再看看头顶上的蓝天,飞机也在经历一场变革——只要乘客们同意,PIBOT机器人随时可以代替人类飞行员。 并非所有的工作都需要人类手工完成或者指挥操作。如果是检查类工作,机器人接近可以抵达人类无法进入的危险环境,检查并汇报结果。例如PureRobotics管道检测系统,它能够进入城市管道内部,检测并远程发送结果。无人机可实时勘测地形,以色列空中机器人(Airobotics)公司推出的Optimus一体化无人机系统,无须人类操作就可进行精细的三维地形勘测。在捷克作家卡雷尔·恰佩克(Karel Capek)1920年的戏剧《万能机器人》(R.U.R.)中,服侍人类的机器人群体(或许不可避免地)发动了叛变,可见,机器人反抗人类的创作主题早已深入人心,该主题在先前玛丽·雪莱(Mary Shelley)的小说《弗兰肯斯坦》(Frankenstein)中也曾出现过。尽管本书中介绍的机器人不会叛变,但它们走上人类的工作岗位,代替人类的日常角色,很可能引发一场变革。 一直以来,机器人取代人类的话题都颇受争议。早在18世纪,卢德主义者为了避免失业,破坏纺织厂的织布机,企图以此对抗工厂的机械化运作。但现在看来,卢德主义者的观点并不成立——机械化革命创造的新职业并不比消失的旧职业少,200年后的今天,人类依然保有工作。点灯人、办公室信使和制帚匠确实已经不复存在,但接替他们的是网站开发者、数字内容经理和生活教练。据估计,目前1/3的在校学生毕业后将从事现在还未出现的工作。 人们在担心机器人会抢夺人类工作的同时不要忘记,劳动并没有我们想象中那么美好,它往往是艰苦且危险的。人类将来大量使用机器人,就不必再从事高风险的体力活。当然,人类也接近可以亲自去做一些机器能做的事,比如烹饪汉堡、摘水果,但人类劳作的目的将不再是被迫谋生,而是取悦自己。 第一节 与人类并肩工作的车间助手CR-35iA 有时候,工业机器人可能是危险的同事。1979年1月,罗伯特·威廉姆斯(Robert Williams)在美国密歇根州弗拉特罗克的一家福特汽车厂工作。当时由机器人负责将汽车配件从工厂的一处运往另一处。一座重达1t的机械臂机器人,由于在货架上找不到预期的配件而停了下来,于是威廉姆斯爬到货架上自己取配件。谁知,这时机器人突然起动,威廉姆斯头部撞到运动中的机械臂,当场死亡。据报道,他是被机器人伤害致命的第一人。法官认定机器人制造商缺少安全措施,判处其赔偿受害者家属1000万美元。 如今人们的安全意识提高了,用围栏和警告标志将工业机器人与人类隔离开来。如果需要人工干预生产线,就必须先关掉机器人的电源,再允许工人进入隔离区。但这种强制隔离措施使得人类与机器人无法紧密合作。近年来,日本发那科(FANUC)公司开发了一种能够与人类安全协作的新型工业机器人。发那科公司在全球出售并安装了超过40万台工业机器人,作为行业领导者,它有雄厚的实力应对人机协作这一挑战。全尺寸机械臂机器人CR-35iA是该公司协作式机器人中的拳头产品,高度近2.8m(9.2ft),重990kg(2180lb),六个柔性关节可举起35kg(77lb)重物。CR-35iA与发那科公司其他机器人最明显的差别是它的机身呈绿色,表明人类可以安全靠近,而以往的黄色机身是一种警告,告诉人们不要靠近。 早期机器人之所以危险,是因为
×
Close
添加到书单
加载中...
点此新建书单
×
Close
新建书单
标题:
简介: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