乔纳森·康林是南安普敦大学现代史高级讲师。他出版了卡洛斯特·古本江(Calouste Gulbenkian)和亚当·斯密的传记。其他的著作包括《进化与维多利亚时代》(Evolution and the Victorians,2014) 和《双城记》(Tales of Two Cities,2013),后者比较了巴黎与伦敦的历史。
第一章亚当·斯密
乔纳森·康林
1778年1月的一个清晨,亚当·斯密离开了位于爱丁堡坎农盖特的家,沿着皇家大道走向交易广场的海关大楼。这是他担任海关专员的第一周。在办公室里,他的面前是一块大木板,上面列着所有的违禁品,现在他的责任是追捕并销毁这些违禁品。几个世纪以来,本国商人在外国竞争面前苦苦挣扎,他们现在成功地游说统治者外国商品进口。他们认为,如果不实施进口禁令、进口关税和出口奖励(即国家补贴),外国经济的繁荣将以牺牲本国经济为代价。海关专员们不仅征收关税,还起诉那些不顾这些禁令试图进口货物的人。
作为有名的自由市场经济学之父,斯密加人海关的想法有些蹊跷。斯密反对保护主义关税和税收,以及工人从一种贸易流向另一种贸易的行业公会和其他机构。他认为,如果能消除这些壁垒,一只“看不见的手”将引导劳动力和资本投入到最适合的行业中,从而提高产品质量,鼓励创新,降低商品价格并提高所有人的生活水平。这种对人类如何投入时间、精力和金钱进行干预的力量,不仅是对天赋自由的一种侵犯,而且没有任何一个统治者能够智慧地使用这种力量。
如果需要证明贸易是无效的,斯密就不推荐阅读得太远了。站在海关大楼的那个早上,斯密从木板上往下,开始审视自己的衣橱。后来,斯密写信给国会议员兼贸易大亨威廉·伊登(William Eden),斯密发现“我的领结、领巾、衬衫褶边或是手帕几乎都是在英国被禁止使用和佩戴的”。“因为我希望树立一个榜样”,他继续写道,“所以把它们都烧掉了”,斯密戏谑地建议伊登不要去检查“自己或者太太的服装或家里的家具,以免陷入和我一样的境地中”。’
尽管本意是幽默地自嘲,但斯密还是从中吸取了教训:贸易禁令总是无法产生预期的效果,因为这些外国商品比国内产品的价格更低,质量更好。被禁货物仍然会进人本国,尽管是走私者携带的违禁品,这种情况下海关无法对其收取关税。不仅如此,斯密的法国褶边最终使他花了更多钱,因为要补偿走私者避开海关视线而产生的额外费用。
对新上任的专员斯密来说,起诉走私者肯定是一项特别令人不快的任务,因为斯密认为走私者是诚实的人,是草率的立法将他们定罪。一项旨在提高英国羊毛产量的法规,使羊毛出口成为可以判处死刑的罪行。“就像德拉古(Draco)的法律一样,”斯密厉声指出,“这些法律可以说都是用血写的。”保护主义认为国际贸易是一场以邻为壑的游戏。它鼓励欧洲国家对全球大部分地区提出排他性要求,以供东印度公司(East India Company)等无能的垄断贸易公司利用。
建立在保护主义关税基础上的帝国主义制度滋生了数不清的暴力、奴役和破坏。它反映了一种“商An雇主们卑鄙的贪欲和垄断精神,他们既不是也不应该成为人类的主宰”。。作为一个强烈的反帝国主义者,斯密看到了像英法七年战争(1756~1763年)这样的军事冲突使这些贪婪的商人得到了更多的“奖赏”。1776年,正当美国独立战争开始时,斯密甚至敦促英国部长们不战而退,放弃北美殖民地。很明显,这场冲突是由对茶叶征收新关税引发的,这些关税旨在帮助苦苦挣扎的东印度公司。这使得斯密在波士顿的海关同事们的生活变得相当不愉快,他们被涂满焦油并裹以羽毛,生活得备受煎熬。
1776年,斯密出版了《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An Inquiry into the Nature and Causes of the Wealth of Nations),简称《国富论》,该书共两卷,长达1000多页。而17世纪和18世纪早期的英国作家,如威廉·配第和约翰·洛克(John Locke),写过一些关于贸易政策、税收、货币等问题的不同寻常的小册子或论文。尽管如此,斯密同时代的人立刻意识到《国富论》代表了一种新的流派。“你已经形成了一个有规则而连贯的体系,这是政治学最复杂、最重要的部分之一。”苏格兰历史学家威廉·罗伯逊(William Roberison)写道。同时,他预测这部著作“将改变政策和财政方面的几项重要条款”。
在斯密所处的时代,尽管“经济性”(oeconomy)这个术语已经存在,但是“经济学”(economics)和“经济学家”(eeonomist)这两个术语还不存在,“经济性”主要用来指对家庭进行高效、节俭的管理——“经济性”(oeeonomy)一词的词源oikos在希腊语中是“家庭”的意思。该术语也有隐喻的作用,指的是整个自然界的农牧业。“自然生态经济”是一种包罗万象、令人敬畏的自然现象,它向人类揭示了造物主的无限关怀和智慧。要确定资源(如人力资源、煤炭和小麦)分配和人类互动的模式,就必须了解造物主的本性和造物计划。P17-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