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在北海道盖面包屋 建筑家与面包师的书信集

在北海道盖面包屋 建筑家与面包师的书信集

  • 字数: 120000
  • 装帧: 平装
  • 出版社: 江苏文艺出版社
  • 作者: (日)中村好文,(日)神幸纪
  • 出版日期: 2020-06-01
  • 商品条码: 9787559446862
  • 版次: 1
  • 开本: 32开
  • 页数: 165
  • 出版年份: 2020
定价:¥48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2009年3月,建筑家中村好文收到一封亲笔所写的信,写信的是一个住在北海道开面包店的师傅神幸纪,他想委托中村帮他设计一间兼具生活与工作用途的面包小屋。这封充满手感温度的信感动了中村,因而展开一个为期近两年的设计案,以及一段至今仍持续的友好情谊。 在这期间,中村与神幸纪不断透过书信往来分享理念、沟通想法,双方的默契与信任也从中慢慢滋生。而面包屋就在这一笔一语中从梦想转化成雏形、落实为设计图,最后真实矗立在北海道的土地上。如同中村所言:“这些平淡的书信往返累积,也许就像堆石头盖房子一样。那一颗颗看似平凡的石子,终有一天,会凝聚为坚固又充满存在感的房子。”这栋面包屋的完成,记录的是一段建筑师与委托人的书信往来,共同打造梦想建筑的真实过程。
目录
前言 中村好文 v
1 初次通信。我是住在北海道真狩村的神幸纪…… 016
1’ 能够接下“面包小屋”的设计工作,我很开心 019
2 我深信:面包窑里也有神灵 022
2’ 在朴素至极的住宅中过着接近忠于自己的生活,这样的生活方式令我震惊 025
2’’ “至少自己住的地方要试着自己动手建造”这样的好奇心主导了我 030
3 问题出在檐廊下方支撑起整个木结构房屋的基础部分 032
3’ 我觉得有必要再同您多聊一聊面包屋的工作内容和一天的工作流程等这类话题 034
4 正如我所担心的那样,加强仓库的基础部分是个意料之外又意料之中的棘手问题 037
4’ 即便是重新建一座面包小屋,也要坚持初心,以谦逊的态度继续工作 041
MITANI HUT 巡礼 044
MITANI HUT 巡礼 046
5 仿佛在建筑物里听到了中村先生本人的“声音” 048
5’ 在建筑物内部的中央开辟一条通道,无论是房屋布局还是居住者的心情,都顿时变得舒畅起来 052设计过程 056
6 我越来越觉得,旧的大梁就像是接力棒,发挥了将仓库和新建筑连接在一起的作用 089
6’ 接下来只要贷款到位,就可以动工了 092
7 面包小屋的外墙颜色和内部装修的色系都选用自己喜爱的,塑造出店铺应有的“范儿” 095
7’ 先不要急着享受选色的乐趣,可以留到后面慢慢决定 097
8 在最重要的上梁仪式上,可不可以用“撒面包”来代替“撒年糕”呢? 099
8’ 当柱子立起,装上大梁,房顶的三角形轮廓出现在眼前时,我们觉得心里很踏实 102
9 唯有以功能性和合理性做后盾的建筑才是“美的建筑” 104
9’ 中村先生,我觉得您其实不必用如此严厉的话语来告诫我们 106
10 因为那一句话,神先生不仅是客户,还成为了共同设计者 108
10’ 我的脑海里一直盘旋着一个词:“令人敬畏的旅鼠小屋军团啊!” 112
10’’ 员工们都说:“总算是按照计划完成了自己的工作”一个个得意扬扬、意气风发,成就感爆棚 115
11 接下来就等盛盘的命令了。对于做过厨师的我来说,现在的施工现场就像是等待盛入盘中的热气腾腾的饭菜 117
11’ 面包一旦放进炉内就只能“顺其自然”了,索性就刻一句“Que Sera Sera”吧 119
12 对面包师而言,最难忘的一个瞬间,就是用新面包炉烤制面包的那一刻 139
12’ 如果居住者在房屋里越住越习惯,屋里的一切越用越顺手,那么这对建筑师而言将是莫大的喜悦 141
施工仍在继续 中村好文 155
要是能做成一间这样的树屋,该多好啊 160
后记 神幸纪 162
摘要
     初次见面。我是住在北海道真狩村的神幸纪…… 中村好文先生: 初次通信。我叫神幸纪,家住北海道真狩村。 这是一个很小的村子。我现在和妻子、四岁的长子一起住在车库改装的小屋里,经营着一家面包店,以此为生。 在离小屋不远的地方,我做了一个柴烧面包炉,在这里烤面包。由于面包房和面包炉是分开的,所以工作时需要出去一次。再加上店铺很狭小,有四个客人同时进来就显得十分局促了。最近开始感到这些情况甚为不便,而且还因此派生出了各种各样的问题。所以,我计划重新建造房屋,并扩大面包窑。 由于我是和家人一起经营面包店,所以,新建的房屋既是用餐的地方,也是养育孩子的地方,是生活的场所,也是工作的空间。 我的生活和工作的界限是模糊的,混为一体的。给您写信,是想拜托您设计一所这样的房子:能够将我生活的一切囊括进去,随机应变,简单质朴,明快爽朗。 我们制作的面包,大都是烤出来之后就放任不管的朴实至极的面包。因为不作任何修饰,所以在制作时尤其注重面包刚烤出来的样子,可以说倾注了我们优选的热情。因此,我希望建筑物的风格也是一样的简单质朴,在里面工作时感到心里很踏实,就像是置身于自然之中,依偎在自然的怀抱中。有一个能安放巨大面包窑的面包房,有砍柴小屋和存放柴火的地方,明亮舒适、不会太大的店铺,以及依附在这些场所角落里的生活空间。不夸张,很普通,从外观看起来甚至不像是个店铺,这就是我们心中想象的面包店的样子。 我想稍稍介绍一下我们所生活的真狩村的情况。这是一个充满了自然风情的农村,这里有一座羊蹄山,类似于村子的象征。从山上涌出的泉水同时也是村子里的自来水,食材很丰富,村子里甚至还有一家引以为傲的法国餐厅。 那家餐厅是内藤广先生设计的,我曾经在店里工作过,也是因为这个契机,在村子里住了下来。餐厅旁边就是农田,蔬菜直接从田里采摘,当天就能出现在菜单上。这里的料理就是如此朴实无华,令人安心。 我们的面包也是如此,简单,朴素。磨面粉、劈柴、观察火候、烤面包。 在这片土地上,可以很自然地感知到素材和大地。 据说,以前的面包师在将面包放进面包窑时,会在胸前画一个十字,做一番祈祷。炉里的面包能够膨胀起来烤得恰到好处。这似乎曾是一件十分神秘的事情。 如今,我们将面包放入窑子里之后,也会在心中祈祷,希望能烤出美味的面包。时至今日,这样的心情并没有改变。若是我也能拥有一方能够容下这个小小愿望的安静空间,那该是多么美好的一件事啊。 建造一间小小的面包屋,请帮我们实现这个梦想! 神幸纪(34岁)、麻里(38岁)、幸太朗(4岁) 北海道真狩村 2009年3月7日 被书信深深打动的中村痛快地应下了神先生的委托, 开心地寄出了接受设计委托的信函。 能够接下“面包小屋”的设计工作,我很开心 神幸纪先生 麻里夫人 幸太郎君: 初次通信。我是中村好文。 来信已拜读,心中十分欢喜。 许久没有收到手写的设计委托函了,读了您的信,胸口仿佛燃起了一盏灯,甚是温暖,忍不住看了好几遍。 读着您的信,我不禁想起在十五到二十年前,委托设计的请求信大多仍是手写的信函。不知从何时起,大半书信变成了文字处理器敲出来的铅字,最近,越来越多的人开始用电子邮件咨询和委托工作了。我自己也被这样的变化裹挟其中,渐渐习惯了,平日里也没觉得有什么不妥。可是读了神先生的信之后,仿佛被点醒了一般,一下子意识到了前后(书写习惯)变化之大,以及收到书信时(手写和非手写方式)在印象方面的巨大差异。P16-19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