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亮剑 修订版

亮剑 修订版

  • 字数: 468000
  • 装帧: 平装
  • 出版社: 北京联合出版公司
  • 作者: 都梁
  • 出版日期: 2020-06-01
  • 商品条码: 9787572200335
  • 版次: 1
  • 开本: 32开
  • 页数: 440
  • 出版年份: 2020
定价:¥48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在《亮剑》一书中,作者用冷静凝重的笔触,刻画了李云龙和他的战友们这一批性格鲜明、经历传奇的人物,读来令人手不释卷,掩卷不能不深思、落泪。李云龙是一个叱咤风云、百战沙场的职业军人,是一个一生都在血与火中搏斗的名将。他的人生信条是:“面对强大的对手,明知不敌,也要毅然亮剑,即使倒下,也要成为一座山、一道岭。”在战争与和平的时空转换中,李云龙的人生注定要成为一个传奇。
作者简介
都梁,20世纪50年代生人,因出版《亮剑》《血色浪漫》《狼烟北平》和《荣宝斋》而蜚声文坛。其小说大都被改编成同名电视剧,其中《亮剑》和《血色浪漫》红遍大江南北,《狼烟北平》和《荣宝斋》在北京地区极受欢迎。 都梁的作品类型多变,但每一部都有独特的情怀与力量。《亮剑》诠释了国之“军魂”;《血色浪漫》描述了一代人的奋斗史;《狼烟北平》是谍战文学的心血之作,再现了特殊时局下北平城的点滴;《荣宝斋》则算是一部“家族企业”管理学巨作,其中饱含商业智慧和人生真谛;《大崩溃》首度还原了豫湘桂大战血战日军的历史画卷,悲恸描述出衡阳保卫战的每一个细节。五部作品类型不同,但其主题却不出“家国”二字。 都梁笔下的人物具有极强的人格魅力,他成功地塑造了《亮剑》中的李云龙、赵刚、楚云飞,《血色浪漫》中的钟跃民、张海洋、袁军,《狼烟北平》中的文三儿、徐金戈、方景林,以及《荣宝斋》中张仰山、庄虎臣、张幼林等这些深受广大读者热烈追捧的人物形象。 都梁为人低调,神龙见首不见尾,人生经历颇为传奇。网上传闻,他当过兵,开过公司,做过老师,玩过石油,还有自己的影视公司,据说《血色浪漫》中的钟跃民,就是以他自己为原型创作而成的。 都梁创作小说稳健精细,因此周期比较长。2000年出版《亮剑》,2004年出版《血色浪漫》,2006年出版《狼烟北平》,2008年出版《荣宝斋》。2012年,《大崩溃》筹备四年后上市。这些作品几乎都是经过数次修改才最终定稿。
目录
第一章001
第二章012
第三章026
第四章037
第五章047
第六章054
第七章061
第八章072
第九章076
第十章082
第十一章092
第十二章099
第十三章103
第十四章108
第十五章115
第十六章129
第十七章139
第十八章148
第十九章152
第二十章164
第二十一章176
第二十二章182
第二十三章192
第二十四章201
第二十五章210
第二十六章217
第二十七章231
第二十八章240
第二十九章248
第三十章254
第三十一章267
第三十二章278
第三十三章291
第三十四章297
第三十五章306
第三十六章318
第三十七章324
第三十八章338
第三十九章345
第四十章351
第四十一章373
第四十二章379
第四十三章391
第四十四章411
第四十五章422
尾声436
摘要
     第一章 李家坡战斗开始之前,李云龙正在水腰子兵工厂和后勤部副部长张万和软磨硬泡。 李云龙一张国字脸,粗眉毛,中等个子,身材很匀称,就是脑袋略显大了些,在同级干部中落了个外号,人称“李大头”。用他自己的话解释是:小时候习武,练的是头功,用脑袋往石碑上撞,一来二去就把脑袋给撞大了。 此时李云龙已和张万和纠缠两个多小时了,不为别的,就是想多讹点边区造手榴弹。这是八路军太行兵工厂生产的一种土造木柄手榴弹。平时李云龙对这类土造手榴弹怪话最多,很不恭地称其为“麻雷子”,意思是和鞭炮差不多。边区造手榴弹的铸铁弹体质量太差,爆炸后常常只炸成两半,弹片的杀伤效果极糟糕,在战斗中经常耽误大事,比起日军的“97式”或“99式”手榴弹实在差得太远。 可话又说回来了,这种边区造由于产量太低,也不可能敞开了供应部队,因此八路军各部队仍然拿它当宝贝疙瘩,用李云龙的话说:能拔脓就是好膏药,有总比没有强。 张万和是李云龙的大别山老乡,在红军时期就是老熟人,一说话就日爹操娘随便惯了,似乎彼此不骂几句就太见外啦。 张万和说:“老李,你个狗日的,哪像个当兵的?简直是他娘的商人,心算是黑到家了。老子已经多给你们独立团10箱了,还他娘的贪心不足。” 李云龙回骂:“我早听别人说你狗日的其实不是大别山人,早先是从山西这边逃荒过去的,我还不信,这回可是真信啦!哎哟,实在是他娘的抠,这又不是金元宝,你抠抠搜搜存着是想下崽儿咋的?操,你要不给,老子今天就不走了,你小子还得管饭。” “你这狗日的哪像个团长?无赖嘛,都像你们团这么软磨硬泡,老子这差事就别干啦!行行行……这样吧,老子再给你10箱……得了,得了,你还先别忙着道谢,老子不白给,你得拿东西来换。” 李云龙立刻眉开眼笑:“咱穷光蛋一个,连老婆都没有,真要是有老婆,就拿老婆跟你换50箱手榴弹。” 张万和哼了一声挖苦道:“啧,啧,你那老婆还不知道在哪个丈母娘肚子里呢,你狗日的还提前预支啦?再说了,什么金枝玉叶能值50箱手榴弹?美得你吧!听好了,老子别的不要,再打仗时,你得给老子弄把日本指挥刀来。” 李云龙一听便放了心,大包大揽地说:.“我当是什么宝贝呢,小菜一碟嘛,刀好办,鬼子大官儿的刀咱弄不来,弄把佐官的还不难。这样吧,你好歹再给10箱,我顺手再给你弄个日本娘儿们来……” “去你娘的吧……” 李云龙哪里知道,他正和张万和纠缠时,日军山崎大队正稀里糊涂地朝八路军太行根据地的门户——一线天走来。 日军山崎谦长中佐像那个年代大多数日本男人一样,矮个子、罗圈腿、身板壮实,脖子和脑袋差不多粗细,猛一看,像一颗大号的猎枪子弹。他的脸上带着日本少壮派军官惯有的神态:冷酷和坚毅。他是个随时准备为天皇陛下献身的武士,从来没拿自己的生命当回事。一个连自己的生命都不当回事的人,自然就更不会拿别人的生命当回事。这次扫荡,山崎大队没有遇到像样的抵抗,随身携带的弹药基数几乎没有消耗。虽然没有发生战斗,可漳水、沁河两岸的老百姓却倒了大霉,山崎大队一路烧杀抢掠,如入无人之境。 那天下午,山崎谦长带着队伍走了四十多里山路,人困马乏,正躺在林子边上休息。山崎谦长盘着腿背靠一棵大树,正在擦拭他心爱的之物——一把孝明天皇御赐的武士刀。这把刀的刀身上用黄金镶嵌着象征日本皇室的菊花图案,在秋日的阳光下闪烁着耀眼的光芒。 日本军队的军官们在“二战”时使用的军刀一般是自费购买,为国家打仗还要自购兵器,这成了世界战争目前的奇闻。日本军队在战前只有17个常备师团,那时军方为军官们装备军刀还是天经地义的,并不需要自费购买。但是到了战争全面爆发之后,日本军队数量急剧增加,大量装备军刀就成了令人头疼的问题。这个国力有限、资源匮乏的国家竞想出了一个昏招儿——军官自费购买随身武器和服装。当时一个士官学校毕业的少尉军官,军方给的置装费大约为300日元,这笔费用包括全套的军服、望远镜、水壶、文件囊、手枪和军刀等。为了确保制式统一,这些装备还必须在“偕行社”(日本军官俱乐部服务社)购买。事实上,这300日元的置装费远远不够,所以军官们只能用自己的薪金加以补贴。既然是自费购买,有些出身士族的青年军人实在看不上粗劣的机制军刀,便擅自将的武士刀换上制式军刀的刀柄,刀装作为佩刀,这是军官阶层。至于下级军曹的佩刀就更不讲究了,他们没有军官的身份,自然也没有军官的面子和薪金,因此一律由公家免费配发,他们的军刀是大量生产的机制刀,质量粗劣,被戏称为“铁棒”。 山崎谦长的这把军刀是家传之物,当年孝明天皇将这把武士刀赐给他祖父时,未来的明治天皇还正在吃奶。在山崎谦长的眼中,这把刀不是一件普通的武器,而是这个家族要世世代代流传下去的圣物。山崎谦长此时怎么也不会想到,自己的生命和这把刀一样,很快就不属于他自己了。 几个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