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繁星巨浪 大艺术家的作品和他们的故事 峰回路转卷

繁星巨浪 大艺术家的作品和他们的故事 峰回路转卷

  • 字数: 212000
  • 装帧: 平装
  • 出版社: 中国法制出版社
  • 作者: 张志龙
  • 出版日期: 2020-05-01
  • 商品条码: 9787521608427
  • 版次: 1
  • 开本: 16开
  • 页数: 220
  • 出版年份: 2020
定价:¥58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艺术源于生活。大艺术家的艺术创作同样无法摆脱其生活环境及人生际遇的影响。《繁星巨浪(峰回路转卷)》主要围绕凡·高、高更、马蒂斯的生平和创作展开,并穿插呈现了同一时期其他艺术家的作品。作者竭力展现艺术发展多元化的缤纷面貌,以艺术家个人为起点,其生活圈为平台,介绍了艺术进程与时代变迁的互动事件,让读者能更全面了解艺术与我们所处世界的千丝万缕的联系。作者遍访各国艺术都市,搜集第一手资料,让读者能接近有温度的历史现场,呼吸时代的气息,坦然航行于艺术的长河。
作者简介
张志龙,辅仁大学经济学系毕业,长期在外商企业、顾问公司和上市公司从事营销和管理工作。“拥抱丝路”活动发起人及执行长。2012年6月出版《拥抱丝路——斯人、斯土与征途》。随后多次赴欧洲考察历史现场,进行大量的史籍研究与考证,写成《繁星巨浪》。
目录
第一章 燃烧炙热的星空 凡·高
生命的启航
第一个职业:画廊经纪
终生都想成为传道士
崎岖的爱情道路
一生寄情于绘画
蜕变
南国色彩
大地之子
南方乌托邦
生命之窗
最后的旅途
第二章 追求返璞的野性 高更
始于繁华
在布列塔尼的困顿时期
前奏曲:布列塔尼之一
间奏曲:马提尼克岛
插曲:培雷山火山爆发
主题曲:布列塔尼之二
原始的呼唤
天堂之路
第三章 装点缤纷新世界 马蒂斯
蜕变的挣扎
乘势追击
收藏家外传
斯泰因兄妹
史楚金与莫洛佐夫
峰回路转
装点新世界
裸体与装饰
剪纸艺术与装饰
附录 繁星巨浪 时光隧道 时间vs艺术
摘要
     生命的启航 “爱情给我的启示好比福音书。‘没有一个女人是老的。’这句话并不意味着天下没有老迈的女人,然而一个女人,只要她爱人而且被爱便不算老。我确定女人与男人是迥然相异的,是我们仍未理解的人类,至少所理解的只限于非常表面的东西。我也相信夫妻能够合而为一,也就是说一整个,而不是两个一半。”① 这是二十岁的文森特·凡·高初到伦敦旅居时写给弟弟提奥的一段话。显然,凡·高坠入了情网,浪漫的情愫打开靠前的感官知觉。原来,除了福音书外,爱情的魔幻力量也能为生命带来智慧和喜悦! 文森特的名字取自同名的祖父,后者是一名牧师。祖父母的众多子女中,女孩们,有一位夭折,三位未嫁,两位嫁给高官;至于男孩们,一位官居海军司令,三位成为艺术经纪人,而文森特的父亲提奥多勒斯·凡·高(Theodorus van Gogh,1822—1885),承袭了父亲的衣钵,终身担任牧师。文森特的母亲家世与凡·高家族门当户对,外祖父经营荷兰第一家书籍装订厂,有皇家书商的美誉。母亲的妹妹中,一位嫁给名望很高的牧师,另一位嫁给了文森特经营绘画和美术材料生意的叔叔,他的名字也是文森特。① 第一个职业:画廊经纪 凡·高叔叔的生意很成功,他是欧洲优选画行——古庇(Goupil & Cie)画行的合伙人。古庇画行总部设在巴黎,在伦敦、柏林、维也纳和纽约都设有分公司,而海牙和布鲁塞尔的子公司则是由凡·高的叔叔亲自成立的。 古庇画行的事业发达以后,叔叔的健康却开始走下坡路。因为膝下无嗣,他有意栽培与自己同名的侄子接班。叔叔先让侄子到海牙实习三年,侄子因工作表现甚获好评。1873年,叔叔派他到伦敦历练。时年二十岁的凡·高所领的薪酬比父亲还高。同年,十六岁的弟弟提奥也进入古庇画行在布鲁塞尔的分店实习。 到了异乡,凡·高借住在卢瓦耶(Loyer)母女家里,她们来自法国南部。不久,他喜欢上房东的女儿欧珍妮·卢瓦耶(Eugénie Loyer)。在写给弟弟的信上,他表达了对女人的憧憬,无非是出自对欧珍妮的情怀。然而,当凡·高向她求婚时,欧珍妮竟表明自己已与他人私订婚约,未婚夫是前任房客,威尔士人。 这时,凡·高不仅在感情上受挫,在工作上也面临理想与现实的挣扎。当时,古庇画行为了迎合新兴中产阶级市场的需求,大量制作复制画、版画、雕塑和摄影作品,经营得非常成功。艺术品的选择与推荐,不是依其创作价值和精神内涵,而是听凭市场的风向和宣传操作,以获利优选化为目的。 凡·高对于这种纯商业的经营逻辑渐感不耐,加上感情的创伤,个性变得孤僻阴沉,和公司管理层时有龃龉。他渐渐把翻搅的情绪寄托于宗教,与画行的市侩风格渐行渐远。叔叔察觉有异,将侄子调回巴黎总公司,但凡·高并不喜欢这样的安排。 我的揣测是,他无法忘情于欧珍妮,不想离开伦敦。 此后一年多的时间,他数度往返于巴黎和伦敦之间。最后,1876年3月,凡·高决定离开任职六年的画行。 P2-4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