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李鸿章

李鸿章

  • 字数: 200000
  • 装帧: 平装
  • 出版社: 中国华侨出版社
  • 作者: 李飞
  • 出版日期: 2020-05-01
  • 商品条码: 9787511378903
  • 版次: 1
  • 开本: 16开
  • 页数: 229
  • 出版年份: 2020
定价:¥48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编辑推荐
他是挽狂澜于既倒的“中兴名臣”,死前却又背负着“卖国”的骂名; 他兴矿业、建铁路、办学堂、崇夷技,是开明的洋务领袖,但却只换来一个“糊裱匠”的自嘲; 他手握政治、经济、军事、外交大权40年; 从布衣书生到乱世枭雄,一直被弹劾,谁也扳不倒,李鸿章,到底是怎样一个人? ...... 带你层层剖析晚清名臣李鸿章鲜为人知的成长历程,再现他的起伏人生,解读这位争议人物的功过得失!
内容简介
由普通幕僚成为显赫重臣,李鸿章的宦途通达,与大动荡时代的跌宕变幻紧密相关,李鸿章的历史,就是大清国四十年的历史。他本人通权达变,懂得审时度势,文武双全,知西来大势,识外国文明,有很好的眼光和敏捷的手腕。他是晚清时期政治家和自强运动的推广者、新兴科技的倡导者。但他一直担负着太多的骂名和不理解,他的形象总是在迷雾之中。本书详尽描述了李鸿章波澜壮阔的一生,展现了一个血肉丰满的铁血男儿形象。
作者简介
李飞:笔名:东篱子,80年代生人,祖籍辽宁,非有名历史学者,酷爱文学,工作之余笔耕不缀,纵横文史两界,笔法通灵剔透,风格诡谲多变。其历史作品,极具历史现场感和身份带入感,将人带入历史的每个瞬间。出版了《刘邦》《明朝绝对很有趣》《清朝绝对很有趣》《唐朝绝对很有趣》《汉朝绝对很有趣》《宋朝绝对很有趣》《三国绝对很有趣》《历史其实很有趣》等作品。
目录
第一章 名门望族出英才,少年聪慧志高远
“财神”诞辰降贵子,李家门楣不简单 / 2
大器晚成的李父,清廉正直眼力高 / 6
老太爷善救孤女,四少爷迎娶贤妻 / 11
少年聪慧拜名师,求学志高赴考场 / 13
第二章 初出茅庐显不凡,年少轻狂辞曾幕
初次会试惨失利,一入曾府得赏识 / 20
三年寒窗再会试,步步高升入翰林 / 23
弃笔投戎非己愿,临危受命镇义军 / 27
太平军威猛难抵,多次溃败心凄然 / 30
无家可归进曾府,几经波折梦落空 / 35
曾李意见两相左,李鸿章愤然辞幕 / 41
投奔胡林翼遭拒,心中茫然逛南昌 / 44
曾国藩微言大义,李鸿章重返曾府 / 49
第三章 扶摇直上得时势,封疆大吏第一人
时势变化急剧生,迅速掌兵握政权 / 54
招兵买马练淮军,此开启军旅生涯 / 57
任一方封疆大吏,运“从此隆隆直上” / 61
假意接叛军投诚,心狠手辣杀降将 / 66
高瞻远瞩让头功,论功行赏封伯爵 / 69
识洋枪洋炮之威,实地操练欲自强 / 71
鸦片战争节节败,唤醒清朝警海防 / 73
清政府扬李抑曾,灭东捻赏低众怒 / 77
救援不力受处罚,重整军心再升迁 / 82
曾与左相继逝世,李鸿章独撑大局 / 85
第四章 清末杰出外交家,交涉列强屡建功
“常胜军”归属难解,戈登倒戈李鸿章 / 90
华工饱受劳役苦,屡次谈判争权益 / 93
“无权”提督琅威理,“撤旗事件”渐升级 / 98
“马嘉理事件”扩大,合纵连横护颜面 / 102
戈登力挺其称帝,中俄斡旋身价增 / 107
日军援朝心叵测,中日甲午战爆发 / 111
“保船制敌”定方针,北洋舰队全覆没 / 115
签《中日马关条约》,李鸿章成替罪羊 / 121
枉然“联俄抗日”心,误签《中俄密约》事 / 126
游访七国开眼界,改国运必先改革 / 130
第五章 洋务运动轰动时,闭关守国无疾终
闭关自守难强大,效仿古人学变法 / 142
认识“西学”之重要,上书朝廷办洋务 / 145
创办轮船招商局,“官督商办”路坎坷 / 153
列强紧盯我资源,李鸿章谋办新矿 / 161
开平煤矿日日新,鸿章失势遭占领 / 164
列强争相修铁路,戳破阴谋挺国人 / 172
俄国越国境挖金,捍卫主权开金矿 / 178
科技落后惨遭打,首创通信服务业 / 182
外国纺织品入侵,着手倡办织布局 / 186
第六章 晓大义支持变法,却无奈丧权辱国
再呼吁“变法自强”,维新运动遭扼杀 / 190
惨遭弹劾被调职,出山再破保皇会 / 196
八国联军来侵华,屡屡上书请议和 / 198
签“辛丑”心生愧疚,国运难改命归西 / 203
举国悼念心凄然,赤胆忠心也枉然 / 207
第七章 目光长远手段绝,千古功过任评说
发家源于熊砖井,李家祠堂旺子孙 / 212
李鸿章的朋友圈,个个都是大人物 / 214
被指罪人李鸿章,一生荣辱情何堪? / 216
李鸿章临终绝笔,何以致慈禧垂泪? / 218
权倾朝野李鸿章,怎奈何“孤立无援” / 220
梁启超对李鸿章,态度转变与评说 / 224
李氏后人今何在?承上启下有新人 / 226
摘要
     “财神”诞辰降贵子,李家门楣不简单 中国的传统习俗认为正月初五是新春里最重要的日子,将这天定为“财神”的诞辰日,人们一年的财运似乎都由“财神”来决定。 清道光三年正月初五,即公历1823年2月15日,安徽省庐州府合肥县磨店乡(现属肥东县)李氏宗族迎来了一个小生命。这位在“财神”诞辰日降生的婴儿就是晚清政治舞台上的重要角色——李鸿章。 李鸿章祖辈原姓许,后从江右湖口迁至合肥。李鸿章八世祖许迎溪和同庄李心庄既是姻亲又是好友,心庄无子,后收养迎溪次子慎所为嗣,于是慎所的子孙改袭了李姓。因而李门祖规为:“许李二姓不准通婚,而与族外之李姓通婚则不禁止。” 和中国传统的中上农民家庭一样,李氏世代以“耕读”为业。李鸿章的高祖父李士俊稳重勤俭,慢慢发展到后来拥有200余亩土地。李家虽然有钱,却因为没有政治靠山,经常受到外族人的欺凌。 李鸿章的曾祖父李椿,字凤益,处事“不畏强御,申辩得直”,慢慢地改变了李家受人欺凌的状况。 李鸿章的祖父李殿华两次参加省里组织的举人考试未中,后继续在家耕读,过了50年闭门守户的生活。李殿华虽然继承了部分土地财产,但因李氏子孙众多,所以他分到的财产并不多。其子追忆说:“凡田亩近坟冢,春耕(其父)必督佃户雇工坟旁多留隙地,无主者亦培土于其冢,使无倾塌。”在封建社会,这种小地主家庭是典型的“耕读之家”。 李殿华有四个儿子,依次为文煜、文瑜、文球、文安。李家人口众多,经济负担沉重,可李殿华坚持对儿子们的督教课读。李文安就是李鸿章的父亲,字式和,号玉泉,生于1802年。 李文安启蒙后,和兄弟一同由李殿华亲自督课,每当作文写成之后,李殿华都会详细审阅,指出需要改进之处。 李文安少时多病,天资“中下”,因此李殿华让他随长兄李文煜读书。在长兄的严格督教下,李文安专心攻读,初步奠定了做学问的根基。 李文安自号愚荃,为人贤孝,对子女影响颇深,造就出“一门两代三进士”的辉煌家景,“三进士”即李文安本人、长子李瀚章和次子李鸿章。自1822年起,李文安一面继续刻苦攻读,一面设馆授徒。 从1825年起,李文安多次参加江南乡试,终在1834年考中举人,4年后成了戊戌科进士,朝考入选,分发刑部任职,后官至督捕司郎中,记名御史。 在封建社会,政治上得势,经济上也能得到富足。从此,一向以“力田习武”为业的合肥李氏宗族,因李文安“以科甲奋起”,一跃成为庐州一带的望族。李鸿章的母亲李氏,“秉性淑慎,教子有方”,生有六男二女,虽然经济负担较重,但她克服重重困难,勤俭持家,“尺布寸缕,拮据经营”,想方设法为几个儿子创造学习条件,希望他们朝着“学而优则仕”的道路拼搏。她常常教导儿子“致事报国”,教导女儿勤俭持家。 李氏兄弟发迹后,母亲仍然教导他们“时时以盈满为诫”。李鸿章在兄弟中排行第二:长兄瀚章,三弟鹤章,四弟蕴章,五弟凤章,六弟昭庆。瀚章本名章锐,字筱泉,一作小泉,晚年自号钝叟,生于1821年(道光元年),文安说他“性本敦笃”“幼弥精勤”。当时父亲在京任职,他作为长子,帮助母亲侍奉祖父、照顾弟妹。 据说,湖广总督裕泰见到李瀚章,不禁感叹:“他日继吾位者必李令也。”因理财能力突出,被曾国藩提拔负责湘军粮台事务,渐至湖广总督、两广总督等职。 蕴章本名章钧,号和荃,1829年(道光九年)生。因单眼失明而留在家乡。光绪十一年(1885),李蕴章主持撰成《续修庐州府志》,计有正编一百卷、补遗一卷。他生性仁孝,因身残而留在家中照料各项事务,为做官在外的兄弟们解除内顾之忧。当然,他因“好谈经世务善理财”,也曾做过瀚章、鸿章的帮手。 凤章本名章铨,号稚荃,资质一般,性格倔强,落笔潦草,曾经随父入京读书,弱冠南旋应试不果。他“究心于经世有用之书”,曾帮父亲办过团练,总理过霆军营务,也在江南制造总局做过事。后“乞假引退,侨居芜湖”,专心经营土地、商业、高利贷事业,成为鸿章兄弟中的首富。(P2-4)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