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货币经济学基础(第4版)

货币经济学基础(第4版)

  • 字数: 440000
  • 装帧: 平装
  • 出版社: 中国金融出版社
  • 作者: (美)布鲁斯·坎普(Bruce Champ),(美)斯科特·弗里曼(Scott Freeman),(美)约瑟夫·哈斯拉赫(Joseph Haslag)
  • 出版日期: 2019-12-01
  • 商品条码: 9787522002569
  • 版次: 4
  • 开本: 16开
  • 页数: 325
  • 出版年份: 2019
定价:¥69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本书为国外经典货币经济学教材,面向本科层面建立代际交叠经济学模型,分析了货币经济学最基本的问题。全书共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独立地考察货币,包括对纸币的需求、纸币与实物货币的比较、通货膨胀以及交换比率。第二部分加入了资本,研究了货币与其他资产的关系、将资产转换为纸币的银行类中介机构以及中央银行的各种制度安排。第三部分着重考察货币在储蓄、投资、产出以及非货币政府债务方面的作用。本书从简明、清晰且具有内在一致性的最简单的基础代际交叠模型开始,循序渐进地建立起了一个完整且便于理解的货币经济学分析框架,教会学生分析的思路和方法,通过这种训练,使学生能够揭示了模型假设与模型的经济结果之间的关联,并将其应用于分析某个时间背景下或政府目标政策改变时产生的结果。本书主要适用于本科层次,也可作为研究生的货币理论启蒙读本。
作者简介
布鲁斯·坎普(Bruce Champ)是克利夫兰联邦储备银行的高级研究经济学家,于2013年去世。他早年执教于弗吉尼亚理工学院、爱荷华大学、西安大略省大学和福德姆大学。坎普博士的研究领域为货币经济学,他的文章发表在《美国经济评论》(The American Economic Review)、《货币经济学期刊》(Journal Of Money Economics)、《加拿大经济学期刊》(Canada Journal Of Economics)、《货币、信贷与银行期刊》(Journal of Money,Credit,and Banking)等主要学术刊物上。他与已故的斯科特·弗里曼(Scott Freeman)合著了《货币经济建模》的第一版和第二版。斯科特·弗里曼(Scott Freeman)是德克萨斯大学奥斯汀分校的经济学教授。他早年在波士顿学院和加州大学圣巴巴拉分校任教。在与肌萎缩性侧束硬化症斗争多年后,弗里曼教授于2004年去世。他专攻货币理论,文章发表在《政治经济学期刊》(Journal of Political Economy)、《美国经济评论》(American Economic Review)、《货币经济学期刊》(Journal of Monetary Economics)、《货币、信贷和银行期刊》(Journal of Money, Credit, and Banking)等有名学术期刊上。约瑟夫·哈斯拉赫(Joseph Haslag)是密苏里大学经济学教授兼肯尼斯·莱伊主席,他于1987年在南卫理公会大学获得经济学博士学位。哈斯拉赫教授在达拉斯联邦储备银行研究部工作了12年,并在南卫理公会大学教授研究生和本科课程。他于2000年访问了密歇根州立大学的经济系,并于1994年访问了伊拉斯姆斯大学的货币经济系。他在《货币经济学期刊》(Journal of Monetary Economics)、《货币、信贷和银行期刊》(Journal of Money, Credit, and Banking)、《经济学和统计评论》(The Review of Economics and Statistics)、《国际经济评论》(International Economic Review)和《经济动态评论》(Review of Economic Dynamics)等有名学术期刊上发表了他的研究成果。
目录
第Ⅰ部分货币
第1章无货币变换:记录保存规则3
1.1本章概览3
1.2学习伊始3
1.3环境4
1.4偏好6
1.4.1将来代6
1.4.2初始年老代10
1.4.3永续经济11
1.5经济问题描述11
1.5.1可行配置11
1.5.2黄金规则配置13
1.6非中央计划的解决方案14
1.6.1记录保存下的均衡15
1.6.2转换率的确定17
1.6.3博弈规则与实施19
1.7记录保存的均衡是否符合黄金规则?20
1.8本章小结21
1.9练习21
第2章一个简单的货币模型23
2.1本章概览23
2.2环境23
2.3经济问题描述24
2.3.1可行配置25
2.4非中央计划的解决方案26
2.4.1无货币时的均衡26
2.4.2有货币时的均衡27
2.5法定货币需求的决定28
2.5.1个体预算约束28
2.5.2法定货币回报率的决定30
2.5.3货币数量论32
2.5.4货币中性32
2.5.5法定货币的作用33
2.6该货币均衡是否符合黄金规则?33
2.7经济增长下的货币均衡34
2.7.1人口增长下的可行集35
2.7.2人口增长下的预算约束36
2.8本章小结37
2.9练习37
2.10附录:运用微积分39
2.10.1一个例子41
2.11附录练习41
第3章物物交换与实物货币42
3.1本章概览42
3.2物物交换与实物货币42
3.3物物交换模型43
3.3.1物物交换44
3.3.2货币交换46
3.4什么可以充当货币?48
3.4.1交换成本49
3.5实物货币模型50
3.5.1黄金的消费51
3.5.2实物货币的低效性52
3.6本章小结53
3.7练习54
第4章通货膨胀56
4.1本章概览56
4.2通货膨胀56
4.3法定货币供给的增长57
4.3.1货币增长下的预算集59
4.3.2通货膨胀的低效性60
4.3.3经济增长下的黄金规则货币政策63
4.3.4固定价格水平下的政府政策64
4.4为政府购买融资66
4.4.1通货膨胀税有效吗?67
4.4.2不扭曲预算集的税收69
4.5铸币税的局限性71
4.6本章小结75
4.7练习75
4.8附录:均衡消费位于可行集边界上77
第5章国际货币体系79
5.1本章概览79
5.2国际货币交换的模型分析79
5.3外汇管制81
5.3.1固定汇率制83
5.3.2外汇管制的成本84
5.4汇率的不可确定性84
5.4.1汇率的波动85
5.4.2国际货币交易者87
5.5固定汇率89
5.5.1相互合作的稳定89
5.5.2汇率的单边保护90
5.5.3对货币的投机性冲击94
5.5.4通货膨胀的冲动95
5.6理想的国际货币体系96
5.7本章小结97
5.8练习98
第6章价格突变100
6.1本章概览100
6.2数据100
6.2.1菲利普斯曲线100
6.2.2多国之间的比较102
6.3预期与货币中性103
6.3.1卢卡斯模型103
6.3.2非随机的通货膨胀105
6.3.3随机的货币政策107
6.4对计量经济政策评价的卢卡斯批判109
6.5很优的政策111
6.6本章小结112
6.7练习113
6.8附录:一个反证114
第Ⅱ部分银行
第7章资本117
7.1本章概览117
7.2资本117
7.3回报率均等119
7.4纸币能与另一种资产并存吗?120
7.4.1托宾效应120
7.5纸币与其他资产不可替代122
7.5.1名义利率122
7.5.2预期通货膨胀和名义利率123
7.5.3预期通货膨胀和实际利率125
7.6风险125
7.7本章小结126
7.8练习127
7.9附录A:私人负债模型127
7.9.1私人负债127
7.9.2贷款人问题128
7.9.3借款人问题129
7.9.4私人负债和资本131
7.9.5附录练习131
7.10附录B:资本存量的黄金规则132
7.10.1附录练习135
第8章流动性与金融中介136
8.1本章概览136
8.2货币作为流动性资产136
8.2.1非流动性模型137
8.3银行业务140
8.3.1一个套利的例子140
8.3.2套利对均衡的影响141
8.4作为监督者的银行142
8.4.1不经中介的投资143
8.4.2经过中介的投资144
8.5本章小结145
8.6练习145
第9章中央银行与货币供给147
9.1本章概览147
9.2金融中介机构的法律147
9.3准备金要求148
9.3.1准备金要求下的银行148
9.3.2价格149
9.3.3铸币税150
9.3.4资本和实际产出150
9.3.5存款151
9.3.6福利151
9.4中央银行定义的货币152
9.4.1模型中的总货币供给154
9.5中央银行贷款156
9.5.1限量的中央银行贷款156
9.5.2无限量的中央银行贷款159
9.5.3加拿大和美国的中央银行贷款政策160
9.5.42007年金融危机以来的中央银行贷款161
9.6本章小结162
9.7练习162
第10章货币存量波动164
10.1本章概览164
10.2货币与产出之间的相关关系164
10.3现金和存款模型166
10.3.1内在货币和外在货币模型167
10.4结合货币乘数与产出170
10.4.1相关还是因果?172
10.4.2纸币存量的一次性变动172
10.5稳定货币的政策?173
10.5.1对货币总量的另一种考察174
10.6预期到的通货膨胀和产出的修正174
10.7本章小结175
10.8练习176
10.9附录:存在准备金要求和现金的货币供给177
10.10附录练习178
第11章充分背书的中央银行货币179
11.1本章概览179
11.2向货币支付利息180
11.3再论货币数量论182
11.3.1货币与价格:2007—2015年185
11.4通货紧缩186
11.5货币局188
11.6本章小结189
11.7练习190
11.8附录:价格水平不确定191
第12章支付系统193
12.1本章概览193
12.2清算所194
12.3债务结算模型196
12.3.1贸易197
12.4债务清算机构199
12.5流动性供给200
12.5.1货币供给无弹性的均衡201
12.5.2弹性纸币供给201
12.5.3弹性内在货币供给202
12.5.4接近保证的银行券203
12.6过度发行银行券是否会带来通货膨胀?203
12.7短期利率204
12.7.1政策选择205
12.8流动性与2007年金融危机207
12.8.1非常规货币政策208
12.9本章小结209
12.10练习210
12.11附录:二级市场210
第13章银行风险212
13.1本章概览212
13.2活期存款银行业务212
13.2.1活期存款业务模型213
13.3银行挤兑215
13.4防止恐慌216
13.4.1银行间贷款216
13.4.2辨别非必要的支取218
13.4.3暂停支付存款218
13.4.4政府存款保险219
13.5银行破产219
13.6存款保险的道德风险222
13.7资本要求的重要性223
12.7.1对投保银行的资本要求223
12.7.2关闭无清偿能力的银行223
13.8本章小结225
13.9练习226
第14章流动性风险和银行恐慌228
14.1本章概览228
14.2沟通受限时的货币228
14.2.1随机迁移模型229
14.2.2个人投资组合决策231
14.2.3加入银行的资产组合配置233
14.2.4只有二期消费236
14.3很优消费集237
14.3.1很优货币政策239
14.4银行风险240
14.4.1监管与银行恐慌241
14.4.2无弹性的货币供给243
14.4.3弹性货币供给243
14.5货币、银行和零下限244
14.6本章小结246
14.7练习246
第Ⅲ部分政府债务
第15章赤字和国债251
15.1本章概览251
15.2大额政府债务251
15.2.1分离资产市场模型252
15.2.2引入政府债券253
15.3连续的债务发行254
15.3.1债务的滚动发行256
15.4国债的负担260
15.4.1政府预算约束260
15.4.2政府的跨期选择261
15.5公开市场操作264
15.6政治策略和国债265
15.7本章小结266
15.8练习267
第16章储蓄和投资269
16.1本章概览269
16.2储蓄决策269
16.2.1财富271
16.2.2现值271
16.2.3财富和消费272
16.2.4收入和储蓄273
16.3税收对消费和储蓄的影响275
16.3.1财富中性的税收变化276
16.3.2财富效应277
16.4社会保障277
16.4.1接近积累制政府养老金278
16.4.2现收现付制的养老金计划279
16.5本章小结280
16.6练习281
第17章国债对资本和储蓄的影响283
17.1本章概览283
17.2国债与资本挤出283
17.2.1赤字和利率286
17.3中性的政府债务286
17.4法定货币和资本的挤出288
17.4.1抵消财富的转移289
17.5具有无限生命的经济主体290
17.5.1包含无限生命个人的模型290
17.5.2财富、资本和附息政府债务291
17.5.3财富、资本和实际货币余额292
17.5.4父母、遗产和无限生命294
17.5.5关于父母的简单模型294
17.5.6不留遗产的父母295
17.6本章小结296
17.7练习297
第18章通货膨胀的诱惑299
18.1本章概览299
18.2债务违约299
18.2.1违约的不一致性300
18.2.2承诺301
18.2.3声誉302
18.2.4风险性债务的回报率302
18.3通货膨胀和名义国债303
18.3.1未预期的通货膨胀和实际国债303
18.3.2预期到的通货膨胀和实际国债304
18.3.3理性预期305
18.3.4对卢卡斯批判的再考察306
18.3.5自我实现的通货膨胀预期308
18.3.6恶性通货膨胀309
18.3.7货币政策的承诺310
18.4铸币税的诱惑311
18.5通货膨胀和私人债务312
18.6本章小结313
18.7练习313
18.8附录:积极干预的货币政策314
参考文献317
译后记324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