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疯狂阅读 青春会客厅 13 从柏拉图到尼采

疯狂阅读 青春会客厅 13 从柏拉图到尼采

  • 字数: 288000
  • 装帧: 平装
  • 出版社: 河南科学技术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19-12-01
  • 商品条码: 9787534998089
  • 版次: 1
  • 开本: 16开
  • 页数: 183
  • 出版年份: 2019
定价:¥19.8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1000位鲜活人物,1000种很好人生,摇曳生姿的时代,风华正茂的面孔。这里有鲜活的面孔与人生阅历,这里有开阔的视野与成功范例,这里有丰富的素材与生动文字……遇见大咖,遇见传奇,遇见值得一读再读的文字与故事!
目录
三生万物
请不要挡住我的阳光
说不尽的苏格拉底
柏拉图:光辉的人生不需要解释
亚里士多德:吾爱吾师,吾更爱真理
泰勒斯:我要哲学地活着
“黑社会”色彩的毕派
永远的赫拉克利特
第欧根尼的一天
伊壁鸠鲁:我为“快乐”代言
马可·奥勒留:罗马帝国的“哲学皇帝”
从老子到太上老君
孔子:《春秋》是我建立的模范王国
墨子:向帝国挑战的剑侠
庄子:我给你讲个故事吧
孟子,磊磊天地一丈夫
苟子:周游列国,不如虚拟双簧
韩非之死:士争的特别样本
董仲舒:浴火凤凰必出自灰烬
王充:围观围成斗士,愤青愤成先驱
何晏:魏晋风度的代言人
魏晋玄学天才王弼
万物理论
人之生譬如一树花
奥古斯丁:基督教史学的先行者
爱留根纳:中世纪哲学之父
托马斯·阿奎纳:神与人的中世纪
范缜:人之生譬如一树花
慧能:不识字的禅宗六祖
周敦颐:大宋“学术圈”的奠基人
张载:躬行礼教,通经致用
理学家程颢:小官当得很自在
辞官路上的朱熹
陆九渊:宇宙便是吾心,吾心便是宇宙
一念之差
灰烬深处有余温
与金钱为敌的马丁·路德
马基雅维利:现代政治哲学之父
蒙田是个什么样的人
培根:为贫瘠的哲学松松土壤
仰望斯宾诺莎
笛卡儿:你怀疑过这个世界吗?
莱布尼茨:罕见的科学通才
布鲁诺:高加索的冰川,也不会冷却我心头的火焰
启蒙泰斗伏尔泰
霍布斯:一头恐惧的大熊
孟德斯鸠:我跟谁都不争,跟谁争我都不屑
卢梭:18世纪全世界的良心
休谟:一个快乐的胖子
狄德罗:怀疑是向哲学迈出的第一步
……
摘要
     说不尽的苏格拉底 距今2400多年前。苏格拉底出生在雅典附近的一个小山村。早年,他继承父业,当过石匠,据说阿克洛城入口处的三美神像就出自他手。后来,他放弃石匠生涯,专门从事哲学研究,而且研究方式十分独特,后来竞没有人能够像他那样研究过哲学。他一生中没有留下只言片语的著述,他的言论和思想主要是他的学生记述下来的。 他经常跑到街上,拉住过往行人,同他们谈话、讨论,聊些无关紧要的东西,比如驮东西的驴子、雕刻神像的石匠等,因而他常常受人嘲笑,甚至遭受不同寻常的粗暴对待。然而,“一旦你用心昕他的话”,天才小子阿尔基比亚德确切地描述说。“你会发现,他的议论才是专享有意义的,因为它们是神圣的,比其他东西具有更多的美德。它包括了许多甚至所有的方面,是想完善自己的人应当认真思考的。” 苏格拉底把他这种从对具体事物的讨论、追问入手,推导出普遍结论的方法,叫作“精神接生术”。据说,“辩证法”一词就是从苏格拉底的方法中演化而来的。苏格拉底用他的这种方法,提出了很多重要的哲学命题,诸如“认识你自己”“美德即知识”等,在整个哲学目前产生了重大影响,使古希腊哲学从此开始由“自然哲学”转向“自我哲学”,即以研究人的原则、道德原则、社会原则为主的哲学,完成了一次历史性的变革。因此,苏格拉底同耶稣一样,被称为西方历史上“最有声望的人”。 苏格拉底在他的哲学实践中。给人们留下了很多佳话,使人们从中领悟到他固有的智慧和人格魅力。有一天,他的妻子克珊西普对他大发雷霆,他一看不对,赶紧溜走。刚走出门口,他妻子从后面赶来将一盆洗脚水泼在他身上。苏格拉底抹把脸上的水,从容地说:“我早已料定,雷霆之后必有倾盆大雨。”阿尔基比亚德看不惯苏格拉底的妻子,说:“骂街的克珊西普真是令人讨厌。”苏格拉底对他说:“你应该学会喜欢鹅的叫声。”他认为同难以驾驭的女子打交道,有助于磨炼自己。还有一天,有人看见苏格拉底正在集市上饶有兴味地看东西,便好奇地问:“苏格拉底先生,您今儿哪来的雅兴?”苏格拉底回答道:“我向来有兴趣看市场上有多少我不需要的东西。”在苏格拉底看来,需求越少的人离上帝越近。还有人问苏格拉底:“请告诉我,为什么我从未见过您皱眉蹙额?您的心情怎么总是这样好呢?”苏格拉底答道:“我没有那种失去它就使我感到遗憾的东西。”据说,神的境界之一就是没有欲望,难怪苏格拉底同孔子一样被人们称作“圣人”。 苏格拉底的智慧不仅表现在对这些日常生活问题的富有哲理的回答上,更表现在他对一些重要哲学问题的深入思考上。他不满意那些自然哲学家试图用水、气、火来说明世界本原的做法,认为这过于简单且令人费解。他举例说:“我甚至自己也不能说服自己,当1加1时,是增加的数本身变成了‘2’,还是被增加的数变成了‘2’?”他认为,如果谁要找出事物产生、消亡和继续存在的原因,就需要找出什么状态对事物是优选的,他应接受什么条件和做出什么努力才能得到优选的处境。因此,他主张哲学应更多地照顾人自己的心灵,他明确提出:“一个人优选的财富就是每天谈论美德及其他。” 苏格拉底为深入考虑这些哲学问题,常常站在太阳底下沉思。有一次,苏格拉底对一个问题百思不得其解,从清晨到中午一直站在那里苦思冥想。有几个爱奥尼亚人出于好奇,搬来他们的铺盖,睡在露天里,想看一看苏格拉底会不会站一整夜。天亮了。站了一天一夜的苏格拉底向太阳做了祈祷,然后慢慢走开。我们不知道苏格拉底这一天一夜想了些什么,也不知道他想通了没有。但后人们又一次把他同耶稣相提并论,说:“耶稣以‘爱上帝’为世界上优选的事,苏格拉底则以‘爱智慧’为世界上优选的事。如果说耶稣是上帝的化身的话,苏格拉底就是智慧的化身。” 以“爱智慧”为己任的苏格拉底,在当时的确被人们认为是最有智慧的人。据说,苏格拉底的一位朋友去德尔菲神庙请求神谕,询问是否有人比苏格拉底更聪明。神庙的“阿波罗神”一向以预言灵验闻名,神谕明确地指示:“没有!”这使苏格拉底很为难,他一方面确信神不会说谎,另一方面又不认为自己是最聪明的。于是他开始认真寻访,看是否能找到比自己更聪明的人。他先后寻访了很多以聪明闻名的政治家、诗人和手艺人,发现他们其实并不懂得自以为懂得了的事物,有的甚至由于苏格拉底试图向他们揭示这一点而迁怒于苏格拉底。因此苏格拉底真切感到:“起码在意识到自身的无知这一点上,我要更为明智一些。”进而,他对阿波罗神的神谕也恍然大悟——只不过是借苏格拉底晓谕人们:你们之中的绝顶聪明者,就是像苏格拉底那样的人。他都能意识到自己的智慧是微不足道的。因此,他非常推崇德尔菲神庙上的铭文——“认识你自己”,并把它作为自己哲学研究的重要方向之一。 苏格拉底在理论上肯定真正的智慧是人类优选的美德之一的同时,也用实际行动证实了他人格的伟大。苏格拉底非常重视勇敢和阳刚之气,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