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5G革命

5G革命

  • 字数: 223000
  • 装帧: 平装
  • 出版社: 湖南文艺出版社
  • 作者: 陈志刚
  • 出版日期: 2020-06-01
  • 商品条码: 9787540488048
  • 版次: 1
  • 开本: 16开
  • 页数: 309
  • 出版年份: 2020
定价:¥59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编辑推荐
1.未来五年,5G的发展与国家“新基建”发展核心的3.5万亿投资紧密结合,读懂了5G,便就能跑在所有人的前面。 让万物互联的5G将是未来中国“新基建”发展的核心和重中之重,而本书则详细介绍了5G时代的商业逻辑与核心战略资产,整个商业模式如何因5G商用而改变,不同行业如何与5G深度融合,而个人与企业又将如何在这种变化中抓住机遇,弯道超速,获得商业上的成功,赢得未来。 2.生产即消费,产品即服务,数据即资源,平台即组织!观点精辟、独特,分析实用、新颖! 作者通过数十年实际研究和深度参与各代移动通信技术发展,重新定义每个行业的竞争优势要素以及每个商业组织在竞争激烈的市场中改变、构建、优化竞争力的方式和方法,提出四大商业逻辑变革关键,为工业制造、智慧城市、交通、医疗、教育、数字经济、数字政府、零售、农业等垂直行业如何应用5G提供了非常详细的建议,利用专业的商业模型分析框架系统指导企业如何降低成本,如何开展产品创新,如何改善与客户的关系。 3.适合每一个想要为明天做好充分准备的读者。每一次重大的技术变革,都是一个商业全新洗牌的关键时刻。从蒸汽机到电力,到互联网,到今天的5G,多少大公司转瞬之间因为没有抓住机会而被人们遗忘,多少人因为看到了机会但没有能力抓住而失去了弯道超车的机会,本书则全面系统地讲述了在数字经济新时代,5G可以带来怎样具有强大潜力的机会。
内容简介
当全新的5G时代来临时,商业社会开始变革,万物互联的生活逐渐开始,5G带来的这场技术革命将对我们有什么影响?比4G网络快100倍的5G网络又将怎样改变我们的社交与通信方式,甚至颠覆当下的商业模式?中国移动一线专家全面解读5G革命,重新定义5G场景下的各个产业,为当下打造新的数字世界提供专业化路径,思考和探索5G带来的商业逻辑变革,以及与零售、农业、医疗、教育、交通等各行业的实际融合与应用。针对运营商、企业和用户的不同需求,作者也在本书中规划出其转型推荐和赢得竞争优势的合理路径。在这个机会与挑战并存的数字经济新时代中,头号玩家需要力争在商业中突围,抢占技术高地,与行业深度融合,获得竞争优势,为市场注入新的活力。
作者简介
陈志刚,供职于中国移动雄安产业研究院,从事智慧城市咨询与研究工作,在数字化转型与新型ICT领域具有丰富的从业经验,目前主要为政府客户提供基于5G和大数据的智慧城市咨询与规划服务。拥有超过15年电信行业技术开发、产品开发管理、产业研究等从业经验。作为中国科技领域的活跃人物,他在电信产业研究领域发表有多篇论文,并在财新、人民邮电、新浪、搜狐等主流媒体上持续发表产业观察与评论,是国内科技领域的研究专家。他还是畅销科技书《微信思维》和《微信力量》的主要作者之一,拥有重庆大学工学硕士学位和人民大学公共管理硕士学位。
目录
第一章:5G开启数字经济新时代
5G时代的机遇与挑战
潜力巨大的数字化世界
5G时代的商业逻辑
如何凭借5G获得竞争优势?
如何构建5G时代的核心竞争力?
第二章:万物互联的5G与垂直行业的融合
5G与垂直行业融合的方法论
制造行业的数字化转型
新型智慧城市的发展新引擎
零售行业的创新型商业模式
农产品的数字化消费体验
医疗行业的新型解决方案
优化教育资源配置
交通的智能化变革
数字经济发展的新机会
数字政府的智能化服务
第三章:5G时代,电信运营的转型与变现
新机遇与新挑战
5G时代的核心战略资产
向新的边界跨进
领先的商业模式
弯道加速,万物互联
后记
参考文献
摘要
     5G商用正式开启 中国选择在2019年6月6日正式发放四张5G牌照,我认为是一种“综合理性”考量之后的结果。赶在上半年结束之前发放5G牌照,且一次性发放了四张,这超出了大部分人的预期。2018年12月左右,工业和信息化部(以下简称“工信部”)还曾对外说发布试商用牌照,且在2019年3月释放择机发放牌照的信号。 只不过没有多少人会预料到工信部在2019年上半年一次性发放四张牌照,因为整个产业链都在等待18个试点城市的试点结束。在很多资深业内人士看来,在此之前,产业链应该优于发牌照,因为终端成本高昂,合适的发牌时间应该是在2020年年初。 不过,这或许是一种理性的误判——纯粹经济动物思维的误判。因此,我认为工信部此时发放5G牌照是“综合理性”的决策。所谓“综合理性”是指权衡全球5G发展格局、竞争态势、时局形势之后的选择。这种选择从任何单一角度,如技术成熟度或经济成本视角分析都会令结论有失偏颇。 对中国5G产业链来说,市场需要一种突破,以加速发展应对不确定性。在规模试验基本完成的情况下,提前发放5G牌照是非常重要的,也是至关重要的选择。通过发牌,监管层提前消除了产业的不确定性,力促中国5G产业链发展的意图非常明显,其核心在于放大和释放中国市场力量的决定性作用和创造良好的制度环境,而这一点从工信部在5G发牌的官方声明中也体现得十分明显。在这个考量中,非常明显的是产业发展是管理层关注的重点,只有在产业的供给侧完成改革,才能真正地解决需求侧(用户)体验的问题。这也是一种综合理性,在两难选择中,你总要选择一边,那么,本着长期收益优选化的原则,首先促进5G供给侧的发展是符合公共利益的。 在这种情况下,中国整个5G产业链需要思考的是“如何顾全大局”,所谓“大局”,指的是整个产业的利益和发展,而不是一家之得失,更不是谁比谁速度快的低层次竞赛,也不应该是上下游伙伴之间的信口承诺。如何形成市场的合力,让中国市场的力量真正地对全球5G产业链形成积极正面的推动力,是整个中国5G产业链需要思考的哲学问题,否则5G牌照提前发放的意义在哪里? 中国发放5G牌照之后,将对5G技术全球市场形成一种确认机制,全球供应链的可靠性将面临一次检验和选择。 5G是全社会通用技术 5G是一种通用技术,就像电力一样。在某种意义上,5G商用可以分为大商用和小商用,小商用即传统意义上的电信运营商被许可正式开始网络建设和运营;大商用是各个行业与5G的深度融合。 从这个角度来看,5G的成败就不再是电信运营商一家的事情,而是整个社会的事情。对各个行业而言,或许也应该有一个5G商用的路线图。从目前阶段来看,已经充分意识到5G+未来前景的行业包括自动驾驶、视频、工业制造、互联网等。因为在这些行业里,国际和国内的技术组织、产业联盟、国家行业发展指导意见都已经把5G作为最重要的技术要素纳入技术演进规划之中,并已经开始积极地推动产业试点。 5G商用之后,电信运营商、5G设备制造商、行业组织、国家标准化机构、产业技术联盟应该协同起来。各方首先应从技术和标准层面解决5G与行业融合的问题,审视和检查现有的行业技术标准,并展开讨论。或许在建筑行业、智慧城市、电力行业、交通行业、制造行业等成立某种新组织是必要的。整个社会需要意识到,如果我们不首先从技术规范和标准层面展开严谨、认真、系统的讨论和研究,并更新本行业的规范体系,5G与行业的融合将是一个不可能实现的梦。 每个行业领导厂商的首席执行官(CEO),是的,不是首席信息官(CIO),需要考虑5G到来之后对自己的市场地位和业务的挑战。如果观察每一代信息技术的进步,我们会发现,对行业巨头的优选影响因素是社会性关键技术的周期更替。以通信行业为例,已经消失的巨头就包括北电网络、摩托罗拉。传统行业巨头在新技术的冲击下被淘汰的例子更是比比皆是。 当然,无论是首席信息官还是首席执行官,最重要的事情是需要为5G储备相应的人才,把5G人才的招募和培训提上议事日程,并为每个业务部门准备好相应的预算。 很显然,政府部门是推动5G发展的关键力量之一。对于5G,如果我们同意它是像电力一样的通用技术,我们可以回忆一下2019年国家大力推动的煤改电,政府部门提供了政策指引和财税补贴以加快煤改电的进程,那么我们或许可以呼吁对5G的采纳,出台相关的财税扶持政策是必要的。这是一种技术指引,你可以把5G看作一种技术改革,提供资金补贴是合适的,也是必需的。其最终目标是政府通过财税政策为整个社会的经济发展提供一种倾向指引。 P2-5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