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我是个年轻人,我心情不太好

我是个年轻人,我心情不太好

  • 字数: 233000
  • 装帧: 平装
  • 出版社: 江苏凤凰文艺出版社
  • 作者: 苏小城
  • 出版日期: 2019-10-01
  • 商品条码: 9787559426888
  • 版次: 1
  • 开本: 32开
  • 页数: 297
  • 出版年份: 2019
定价:¥38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我叫阿波,男。三十岁,在一家杂货铺工作。
我心情不太好,每天在店里和顾客相处都很不OK。
生活也像跟我开了个巨大的玩笑,它说我大概会孤独终老。
作者简介
苏小城,自由撰稿人,生活在武汉。 不是天生的朋友,却也不是天生的敌人。 已出版《晚安集》 微博:苏小城同学。
目录
工作
不要问我奇葩有几多,我会告诉你有很多很多
食物
人啊,都是一边吃,一边学会了心软
夏天
我想起你,但又不是你
植物
忘掉种过的花
单车
想起的和想不起的,都不足以让我们停步
少女
她的整个少女时代,我都在
路过
诚然是路过,也是一段美妙的旅程
童年
每天都似这般无聊,却又觉得太有意思
温柔
夜风一吹啊,记忆就变得温柔起来
无用
总要有些随风,有些入梦,有些长留在心中
冬天
我好想回头,可我也知道,早就没有了回头路可走
告别
可世上所有的重逢,总是比告别少,只少一次
珍惜
嬉皮笑脸面对人生的难独白
我想,我可能还要孤独很久很久
摘要
    我叫阿波,最早是马草这么叫我的。马草是我的前女友,她是小飞机场的歌迷,因为那首《阿波马草结婚了》,某一天她突然对我说:“你以后就叫阿波好了,我叫马草,好不好?”
     我还没来得及说不好,她又接着说: “就这么决定了哦,阿波!”
     “阿波,晚上吃什么啊?
     “阿波,看不看电影?
     “阿波,把手机递我一下!”
     我就真的变成了阿波,后来大家也部跟着叫我阿波了。
     我在一条老街上的一家杂货铺工作。好像每座城市都有这么一条老街,它又破又旧,但经过一些有想法的年轻人的改造后,变成了一系列独具风格的店铺。比如咖啡馆、手作皮具店、服装店、奶茶店……当然还有很多跟我们店一样的杂货铺。
     这座城市的大学生一到周末就会去街上的各个地方拍照,去各个网红店“打卡”,好像不发几条朋友圈,就对不起自己“文艺” “小清新” “特立独行”的标签似的。所以我每次去上班,从街头走到街尾,总能看到凹出各种造型的人,甚至还会被路人拦下,要求给他们拍几张照。我不知道他们看到我的拍照技术之后会不会想揍人,反正我给他们拍完之后部会第一时间溜走。
     以前给马草拍照,被她疯狂地鄙视,她还偷偷拿着我给她拍的照片去网上参加那种“男朋友把我拍得到底有多丑”的话题活动,然后被无数人点赞。
     所以拍照是我的死穴,不管是拍别人,还是被人拍。我永远不会对着镜头笑,有时候照镜子看到自己那张臭脸,我部想痛扁自己一顿,并忍不住想质问镜子里的人:我又不欠你钱,你瞪着我干吗?
     我本身是一个挺无趣的人,就像我工作的这家杂货铺一样,没有任何亮点。这样说我们老板估计会很生气,但他也不经常来店里,偶尔来了也只会重复一句话: “为什么店里没有任何变化?”
     我很想问他: “要怎么变?你来变给我看看。”但我说不出口.一般也不怎么接他的话。
     来这里上班的原因很简单,我在失业的那段时间足不出户,昼夜颠倒,我的好几个朋友都以为我快得自闭症了。他们想着法子约我出去,建议我多跟外界接触,鼓励我重新踏入社会,搞得我好像是一个远古时代的人。
     虽然我很抗拒朋友的善意,觉得是他们小题大做了,但一个人待久了,还是会生出很多以前不会想到的问题,比如,接下来我要做什么?要不要重新找一家公司继续过朝九晚五的工作?或是回老家从头开始?
     某个失眠的夜里,我在豆瓣网上看到了杂货铺的招聘帖,文字不多,但有一句话很打动我――在店里做事不需要动脑筋。对于一个总觉得脑子不够用的人,这样的“条件”莫名戳中了我的心,于是我去面试了。
     面试我的是店长畅婆婆,一个打扮比较中性的短发女生,看上去很高冷,说话声音也小小的。后来发现她不仅看上去高冷,内心也很高冷,大概这就是传说中的表里如一。
     那天的面试很简单,她简单地讲了工作内容以及工作时间,我们连薪资都没有过多讨论.就定下来了。
     这份工作我一做就是三年。
     在去杂货铺之前,我在一家杂志社工作,每天朝九晚五,和同事相处也算融洽。那会儿刚毕业,以为过上了自己梦寐以求的日子,后来才发现世上行业千千万,却都可能会有一个奇葩老板。
     老板不知道去哪儿参加了企业管理学习,回来之后要求我们所有员工在周一的例会前,必须大声朗读公司的企业文化,并且每人轮流主持这场声势浩大的集体朗诵大赛。
     这种看上去像发廊或是中介公司才会做的事,给我造成的影响就是,只要在路上看到类似的事情发生,我都会情不自禁地把公司的企业文化默背一遍。
     这样形式的例会大概持续了有一年的时间,后来来了个新总监,不知道她是怎么说服的老板,反正我们再没有做过那么傻的事情。
     老板在的时候,我们的办公室通常都十分安静,但QQ群里却讨论得热火朝天:
     那个常备牙刷、毛巾在公司洗漱的女同事今天又披头散发地在厕所里磨蹭了半天:
     新来的男主编是个“地中海”;
     财务部的实习生好像跟主管有点暖昧,早上还有人看到主管开车送她来……
     现在回想起来,那时候人人都像是娱记,意想不到的八卦每天都在发生。虽然公司里来来去去的人数不胜数,但最后成为朋友的也就那么两三个。
     前些天,我在豆瓣网上收到一条豆邮,一个陌生人说他是我以前的同事。我掐指一算,都是快十年前的事了,他怎么还记得我?我问了他的名字,但很抱歉,我对他毫无印象。我们礼貌地聊了几句,回忆了当年的工作,吐槽了公司的种种奇葩事情。最后他总结: “有生之年没见过这样的公司。”
     ……
     P2-5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