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网站首页
|
搜索
热搜:
磁力片
|
漫画
|
购物车
0
我的订单
商品分类
首页
幼儿
文学
社科
教辅
生活
销量榜
袁殊传记
字数: 314000
装帧: 平装
出版社: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作者: 孙宝根
出版日期: 2020-04-01
商品条码: 9787520359337
版次: 1
开本: 16开
页数: 254
出版年份: 2020
定价:
¥75
销售价:
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加入购物车
立即购买
加入书单
收藏
精选
¥5.83
世界图书名著昆虫记绿野仙踪木偶奇遇记儿童书籍彩图注音版
¥5.39
正版世界名著文学小说名家名译中学生课外阅读书籍图书批发 70册
¥8.58
简笔画10000例加厚版2-6岁幼儿童涂色本涂鸦本绘画本填色书正版
¥5.83
世界文学名著全49册中小学生青少年课外书籍文学小说批发正版
¥4.95
全优冲刺100分测试卷一二三四五六年级上下册语文数学英语模拟卷
¥8.69
父与子彩图注音完整版小学生图书批发儿童课外阅读书籍正版1册
¥24.2
好玩的洞洞拉拉书0-3岁宝宝早教益智游戏书机关立体翻翻书4册
¥7.15
幼儿认字识字大王3000字幼儿园中班大班学前班宝宝早教启蒙书
¥11.55
用思维导图读懂儿童心理学培养情绪管理与性格培养故事指导书
¥19.8
少年读漫画鬼谷子全6册在漫画中学国学小学生课外阅读书籍正版
¥64
科学真好玩
¥12.7
一年级下4册·读读童谣和儿歌
¥38.4
原生态新生代(传统木版年画的当代传承国际研讨会论文集)
¥11.14
法国经典中篇小说
¥11.32
上海的狐步舞--穆时英(中国现代文学馆馆藏初版本经典)
¥21.56
猫的摇篮(精)
¥30.72
幼儿园特色课程实施方案/幼儿园生命成长启蒙教育课程丛书
¥24.94
旧时风物(精)
¥12.04
三希堂三帖/墨林珍赏
¥6.88
寒山子庞居士诗帖/墨林珍赏
¥6.88
苕溪帖/墨林珍赏
¥6.88
楷书王维诗卷/墨林珍赏
¥9.46
兰亭序/墨林珍赏
¥7.74
祭侄文稿/墨林珍赏
¥7.74
蜀素帖/墨林珍赏
¥12.04
真草千字文/墨林珍赏
¥114.4
进宴仪轨(精)/中国古代舞乐域外图书
¥24.94
舞蹈音乐的基础理论与应用
内容简介
本书依照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观点,充分运用历史的整体分析方法,以真实史料和未刊档案资料为支撑,通过严谨考订,全面客观地展现了袁殊光辉而又坎坷的一生,着力展示其历史功勋。这无论是在学术上,还是在现实中,都具有一定的价值和意义。
作者简介
孙宝根,男,1964年11月生,江苏镇江人。苏州大学社会学院历史学博士,南京大学中华民国史研究中心博士后,嘉兴学院红船精神研究中心教授、中国共产党创建史研究所所长。发表学术论文三十余篇,出版学术专著两部。主持并完成两项国家社科基金项目,目前正在主持教育部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项目“五四时期社团与中国共产党创建研究”以及嘉兴市社科联重大委托项目“红船精神传播研究”。
目录
是非功过任谁评?(代序)
第一章 苦难童年
一 书香门第出生
二 童年生活艰辛
第二章 奋发少年
一 有志不在年高
二 投身北伐战争
三 弃武从文谋生
第三章 时代青年
一 热血文艺愤青
二 首次赴日苦学
三 归国彷徨漂泊
第四章 新闻先锋
一 创办文艺新闻
二 报道左联烈士
三 首倡报告文学
四 知名新闻记者
第五章 情报入门
一 早期中共特工
二 加人中央特科
三 初试锋芒出险
第六章 卧底中统
一 巧妙打人中统
二 白皮红心萝卜
三 干社情报股长
第七章 岩井机关
一 日谍潜伏中国
二 打人日谍机关
三 提供战略情报
第八章 人青洪帮
一 青帮通字辈分
二 洪帮五圣山门
第九章 怪西人案
一 情报远东风暴
二 卷入怪西人案
三 首次锒铛入狱
第十章 消泯彷徨
一 寻找中共组织
二 再赴日本留学
三 妙带军用地图
四 重回组织怀抱
第十一章 潜伏军统
一 军统抗战管窥
二 戴笠起用袁殊
三 抗日铁血锄奸
四 赴港多方领命
第十二章 打人汪伪
一 周佛海的一面
二 汪伪特工总部
三 与李士群暗斗
四 卧底“清乡”运动
五 潜伏“兴建运动”
第十三章 秘密通道
一 智救地下党员
二 为党培育英才
三 地下交通要道
第十四章 幕后英雄
一 超级文化推手
二 智救鲁迅夫人
三 转移滞港精英
第十五章 到解放区
一 原来他是共党
二 解放区晴朗天
三 继续情报工作
第十六章 蒙冤平反
一 含冤人狱蒙羞
二 平反昭雪
第十七章 盖棺定论
一 才情不减当年
二 无悔剑胆雄心
参考文献
摘要
第一章 苦难童年 蕲春袁氏家族曾是当地的一门旺族。据《蕲春袁氏家谱》记载:明洪武年间,蕲春袁氏远祖参加朱元璋的起义军,获得“百户”功名,从江西来到蕲州落户,出了几代读书人,成书香门第,当递嬗到袁氏第十七辈袁晓岚时,便家道败落了。 袁殊出生于农历辛亥年三月二十九日(1911年4月27日),正是这一天,黄兴率120多名敢死队员直扑两广总督署,发动广州起义。其中72人的遗骸由潘达微等出面收葬于广州东郊红花岗,史称黄花岗起义。黄花岗起义虽失败,但其革命精神震动了全国,促使全国革命高潮更快地到来。 也许是历史的巧合,命运也注定了袁殊的一生是传奇的。 一 书香门第出生 袁殊的父亲袁晓岚是清末湖北省黄冈市蕲春县蕲州镇的一名增贡生,幼年时,便有文名。稍长,去武昌入两湖书院及文普通学堂肄业,与黄克强、宋教仁、田桐、黄侃等人先后同学,为文字道义之交。 袁晓岚兄弟五人,祖业析产分家后,袁晓岚名下仅有两三亩花红园(类似于沙果之类的果园)。袁晓岚一度做过教谕。袁殊母亲贾仁慧出身官办盐商家庭。袁晓岚积极参加推翻清王朝的革命活动,他是武昌日知会的发起人之一,后加入同盟会。武昌起义成功后,袁返鄂任战时司令部秘书。1913年湖口、南京的革命活动,以及1916年讨袁运动和1917年护法运动,他都参与过。在新思潮的影响下,1919年,袁晓岚踏上了留法勤工俭学的路途。可是,船过新加坡,同友人上岸游玩,袁不幸将手脚都跌伤,一度留在新加坡医伤,后来回上海广慈医院继续治疗。未能前往法国留学,这是袁晓岚常常引以为憾的一件事。1920年,袁在广东任非常国会文牍主任。1921-1926年,袁晓岚积极“参加劳动运动,扩大国民革命的政权,反对帝国主义及北洋军阀”。 袁晓岚在外奔走革命,无法眷顾家中的妻儿。贾仁慧在家带着袁学易(袁殊)和袁学礼(比学易小4岁)艰难度日。贾氏身材娇小,又裹着小脚,不事农活,只能靠娘家周济和典当些许物品来维持生计。5岁时,袁殊便开始其3年的私塾生活。他自小聪慧、记性很好,尤其擅长记忆古典诗文,打下扎实的国学根基。1919年,贾仁慧的父母过世后,母子三人的周济便无,生活日窘。后来,贾氏接到袁晓岚从上海寄来的家信,便带着袁学易和袁学礼兄弟二人投奔袁晓岚。 对于袁晓岚,作为儿子的袁殊曾回忆:“他是国民党右派(同盟会会员),在北伐后做了几任县长,因身残志懦,以一个反动的、没落的小官僚而终其生。他不照顾、也无能力照顾家庭,母亲带着我和一个小我4岁于17岁病死的弟弟,受过贾仁慧的三姐(董纯才之母)的帮助,度过我饥饿的童年,直到16岁时,我就走入社会独立生活了。” 二 童年生活艰辛 贾仁慧带着两个年幼的孩子到沪时,袁晓岚仍在广慈医院疗伤。此时的袁晓岚已不名一文,自身难保,无力顾及家庭。贾只好投奔已定居在沪娘家的三姐,即新中国成立后曾任教育部副部长的董纯才的母亲。 董家原在湖北大冶,怎么会到上海定居下来呢? 原来,董父是湖北省一位社会名流,在北洋政府黎元洪执政时期就任湖北省参议长,后对政局不满,罢官而去,跟随孙中山参加护法运动。在护法运动中,董父属梁启超进步党一派,与孙中山政见不合,就同一些护法议员一起到上海定居下来。董家并不富裕,董父做议长时月薪有三四百元,但很快辞官不做,以后奔走革命没有资财。在上海赋闲了几年之后,董家生活无法维持,只好写信给当时的湖北省主席杨永泰,谋得个湖北资财管理处长的职位。后来,董父再度回家赋闲,生活也要靠典当度日。董纯才在上光华大学时,董父说:“我没办法供给你了,你自己设法生活吧。”于是,董纯才到南京晓庄追随陶行知先生去了。贾仁慧的哥哥,即袁殊的舅舅贾宝书有个大儿子叫贾伯涛,是黄埔军校一期生,曾任淞沪警备司令部政治训练部主任、黄埔同学会主席等职。 袁晓岚从广慈医院出院后,生计无着,遂投奔与黎元洪有翁婿关系的桂伯薪。桂时任浙江上虞县长。袁做中学老师,一年后在上海环龙路44号国民党中央驻沪机关工作。按理说袁有了固定薪金收入,袁家的生活应当不成问题了,可袁居然和所教的一位女学生姘居,弃袁殊母子三人于不顾。董纯才带着袁殊上学,历时年余,三个表兄弟的关系就和亲兄弟一样。袁殊晚年曾说过:“我们三家(董家的董纯才,袁家的袁殊,贾家的贾伯涛)在辛亥革命后的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都起过不同的历史作用。” 袁殊母子三人于董家住了年余后,在外面租赁了一间小屋搬出来独立为生了。当年三十出头的袁母拖着两个孩子在上海何以为生呢? 一是以开“老虎灶”(流行于江南专卖开水、温水的店)、做针线活维持基本生活;二是靠教书补贴家用。袁殊小时候帮人卖过大饼、油条,擦过皮鞋,甚为贫苦。 1984年,袁殊重返上海,最想去看的地方,就是浦东三林塘小学的旧址,这是袁童年时代随姨表兄董纯才读书、玩耍之处,是袁憧憬和希望的起源地,但因滞沪时间太短,竟
×
Close
添加到书单
加载中...
点此新建书单
×
Close
新建书单
标题:
简介: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