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水之诗开放在灵魂中

水之诗开放在灵魂中

  • 字数: 145000
  • 装帧: 精装
  • 出版社: 花山文艺出版社
  • 作者: 翟永明
  • 出版日期: 2020-01-01
  • 商品条码: 9787551149662
  • 版次: 1
  • 开本: 32开
  • 页数: 233
  • 出版年份: 2020
定价:¥48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本书整部散文围绕诗歌、城市等往事展开,以诗人的创造力、想象力,对生活、人生、文学进行评判。
作者简介
翟永明,1981年开始发表诗歌作品。1984年完成组诗《女人》,被誉为“女性诗歌”在中国的发轫与代表作品。1986年停薪留职写作。1990-1991年赴美。1992年返回成都,重新开始写作,诗风即变。从80年代开始,一直在风格上寻求各种可能性。1998年在成都开“白夜”酒吧,同时潜心写作并策划了一系列文学、艺术及民间影像活动,使“白夜”成为颇具盛名的艺术场所。重要作品有:诗集《女人》(1986)、《翟永明诗集》(1994)、《称之为一切》(1997)、《黑夜里的素歌》(1997)、《终于使我周转不灵》(2002),随笔集《纸上建筑》(1997)、《坚韧的破碎之花》(1999)、《正如你所看到的》(2004)、《白夜谭》(2009)等。 另出版有德语诗集《咖啡馆之歌》、法语诗集《黑夜的意识》、英语诗集《更衣室》。 2007年获中坤国际诗歌奖,2012年获意大利Ceppo Pistoia国际文学奖,2012年获第31届美国北加州图书奖·翻译类图书奖,2013年获第11届华语文学传媒大奖·2012年度杰出作家奖。
目录
第一辑 女儿墙
女儿墙
外眺与内眺
九十九间半
请听万物倾诉
庭院·诗·风建筑
插图是美丽的
逐水而居的人
去过博物馆
混血的城市
民居的本土记忆
第二辑 水之诗幵放在灵魂中
水之诗开放在灵魂中
芳名不仅仅叫卡门
林徽因在李庄
艺术拥抱墨西哥
弗里达的神秘星球
你拥有的世界
第三辑 一天从暍咖啡幵始
一天从喝咖啡开始
麒派·画家·美食
革命之路或玫瑰人生
你究竟想要什么样的妻子
西方牛排和东方美食
两性之舞
艾丽达的故事
欧师按摩康
十二月的草原、十二月的马
京剧谈往录
你是否对爱情呈阳性
风为谁吟
假如我是神笔马良
穿过你的胡子的我的手
遭遇翡冷翠
西班牙台阶上的女孩
成都男人:虽不养眼但养人
女人的“看”
女人的城
记忆在此分岔——评吕澎《血缘的历史》
致二十五岁
人生是一次次狂喜的蹲守
洋气的城市,土气的性情
摘要
     女儿墙 山围故国周遭在,潮打空城寂寞回。 淮水东边旧时月,夜深还过女墙来。 这是我小时候最爱读的一首诗,刘禹锡的《金陵五题·石头城》。 其实我读这首诗时,也是一点都不知道“女墙”的意思。但我喜欢这个词,“女”字加在“墙”字前面,使得物质化的词变得有诗意了,使得“墙”这种水泥和混凝土的平面变柔和了,也变美了。我写这首诗时,何多苓正在画一幅油画,他后来把它取名为《女儿墙》。画面上是一个妙龄少女站在一堵矮墙后面,背景是一片抽象的桃花或其他的什么花,前景的矮墙,是造型非常现代的一堵墙。它隐喻着带有窥视含义的古代书写的情景。他的画笔在捕捉一些含混的、游离不定的、曾经是静谧的空间,而女儿墙,则暗示着诸如人面桃花、墙头马上一类古代传奇式的叠象。 女墙在过去的年代里,一直暗含有窥视的意义。根据《古今论》中所述:“女墙者,城上小墙。一名睥睨,言于城上窥人也。”可见女墙不但与窥人有关,甚至还另有一个直露的名字。但“睥睨”一词,太过拗口,不如“女墙”既含蓄且郎朗上口。我在李渔的《闲情偶寄·居室部》中,读到关于女墙有专门的一章。他这样说:“予以私意释之,此名甚美,不必定指城垣,凡户以内之及肩小墙,皆可以此名之。盖女者,妇人未嫁之称,不过言其纤小,若定指城上小墙,则登城御敌,岂妇人女子之事哉……”女墙正是仿照女子睥睨之态,在城墙上筑起墙垛,以监视来敌,刘禹锡诗中的“夜深还过女墙来”,正是指城墙上的小墙。按照李渔的说法,女墙则应为户内齐肩小墙,而此种小墙既不能御盗,更不能御敌,大约只能御内,是用来防止户内妇人女子与外界接触的。古代女子久锁深闺,不能出三门四户,但小墙齐肩,却又不能防止女人偶然从户内女墙,一窥墙外春光。墙是死的,人却是活的,所以这女墙又成就了多少古时的佳话。于是女墙的建筑形式,就形成了古代女人的一种窥视形式和窥视心理,往往在一瞥之下,她们就发现了自己的意中人,或改变了自己的一生。 因此想到古代女人必然具有惊人的眼力和天生的洞察力,这一眼与自己的后半生有重大关系,若是这一眼未能看准,则意味着悔恨终生或身败名裂。白居易有诗为证:妾弄青梅凭短墙,君骑白马傍垂杨。墙头马上遥相顾,一见知君即断肠。 诗中写及的短墙,一定就是女墙了。“一见知君即断肠”,一方面说明古代女人择偶的决断力,另一方面也说明属于她的自由眺望时间不多,必须速战速决。剩下的事就与她无关了,或者是梅香传柬、私定终身在后花园,那也是黑暗中的事;或者是明媒正娶,直到进了洞房都是盖头蒙着,不知道对方究竟是谁。只有女墙后面的那一瞥,是真正属于她自己的,她必须把握住这专享的机会。 我曾读白朴的杂剧《墙头马上》,剧中女主人公李千金,是皇帝宗室洛阳总管的千金小姐,久锁深闺,只能隔墙赏花。一日偶然在墙头窥见书生裴少俊,这一瞥之下,“合是姻缘簿上该”。至于为什么一瞥之下,千金就知是姻缘,剧中未作描述。想来一是古时女子见人见得不多,差不多的就觉得是人间少有了,不像现在的女人那么挑剔。二是闺阁女子早就心目中有了意中人的形象了,自然是不会错的,也不能错,机会只有一次,一错就只能错成杜十娘怒沉百宝箱一类的薄命红颜。李千金也是差点就要变成悲剧人物了。总之,“偶然间两相窥望,引逗的春心狂荡,今夜里早赴佳期,成就了墙头马上”。我们不知道李千金的墙头是不是女墙,但剧中关于这一节,有一句交代:“这一堵粉墙儿低,这一带花阴儿密。”可见这是后花园的女墙。(P3-5)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