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游踪行旅亦有趣

游踪行旅亦有趣

  • 装帧: 精装
  • 出版社: 译林出版社
  • 作者: 汪曾祺
  • 出版日期: 2020-07-01
  • 商品条码: 9787544781602
  • 版次: 1
  • 开本: 16开
  • 页数: 172
  • 出版年份: 2020
定价:¥35.8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编辑推荐
纪念汪曾祺诞辰百年经典合辑 展现文学大师风采 温暖,睿智,幽默,通透 作为“中国最后一位士大夫”,他的文字具有明清笔记般的雅致与风流 深受沈从文、金庸、贾平凹、苏童、毕飞宇、曹文轩等诸多文学名家喜爱 众多文章被收录进初、高中语文教材 游踪行旅,人生百味,大江南北,风土人情。
内容简介
《游踪行旅亦有趣》中的作品有叙事的、抒情的、释理的,文笔手法细腻,结构顺畅,条理清晰,内容丰富多彩,语言流畅优美。汪曾祺先生的大部分作品都倾注在二十世纪三四十年代江苏高邮这一方土地,本书中他也用质朴的语言将自己所走过的北京、香港、昆明等地的所见所闻所想,以独到的审美娓娓道来。
作者简介
作者 汪曾祺(1920—1997),江苏高邮人。中国当代作家、散文家、戏剧家。生于传统士大夫家庭,从小饱受诗书字画熏陶,抗战初考入西南联大中文系,师承沈从文,被称为“中国最后一个士大夫”,金庸誉之为“中国味”的作家之一。 他的文字干净而传神,谐雅兼具,植于一方水土,涵盖人生百态,堪称一部“文化小说”,每一处都透露着他对生活细致入微的观察和对人生深入透彻的思考。他的娓娓道来,在那个风云巨变的时代是中国文人的别样记录和温柔的心灵抚慰。 主编 陈其昌,现任汪曾祺研究会秘书长,曾担任高邮市文联驻会主席,市文化局副局长。长期从事教育、宣传、文化、文艺工作,20世纪60年代初开始发表文学作品,著有《烟柳秦邮》《新民滩的悲欢》《朱葵艺术传》《熊纬书传》等著作。 顾问 汪朗,汪曾祺长子,散文作家、资深媒体人,曾任经济日报社国际部主任。作品有《刁嘴》《衣食大义》《食之白话》《我眼中的父亲——汪曾祺》《四方食事·胡嚼文人》《老头儿汪曾祺:我们眼中的父亲》等。
目录
代序/001
鹿井丹泉/001
耿庙神灯/004
露筋晓月——故乡杂忆/006
甓射珠光/009
大地/012
家书/016
风景/019
室外写生/028
歌声/031
礼拜天的早晨/033
翠湖心影/040
职业/046
泡茶馆/052
跑警报/061
滇游新记(三篇)/070
观音寺/083
七载云烟/088
国子监/102
桥边散文/112
胡同文化——摄影艺术集《胡同之没》序/120
七十书怀/125
随遇而安/133
西山客话/143
/165
代后记/169
编后记/171
摘要
     风景 一、堂倌 我从来没有吃过好坛子肉,我以为坛子里烧的肉根本没有什么道理。但我所以不喜欢上东福居倒不是因为不欣赏他们家的肉。年轻人而不能吃点肥肥的东西,大概要算是不正常的。在学校里吃包饭,过个十天半月,都有人要拖出一件衣服,挟两本书出去换成钱,上馆子里补一下。一商量,大家都赞成东福居,因为东福居便宜,有“真正的肉”。可是我不赞成。不是闹别扭,坛子肉总是个肉,而且他们那儿的馒头真不小。我不赞成的原因是那儿的一个堂倌。自从我注意上这个堂倌之后,我就不想去。也许现在我之对坛子肉失去兴趣与那个堂倌多少有点关系。这我自己也闹不清。我那么一说,大家知道颇能体谅,以后就换了一家。 在馆子里吃东西而闹脾气是最无聊的事。人在吃的时候本已不能怎么好看,容易教人想起野兽和地狱。(我曾见过一个瞎子吃东西,可怕极了。他是“接近”看不见。幸好我们还有一双眼睛!)再加上吼啸,加上粗脖子红脸暴青筋,加上拍桌子打板凳,加上骂人,毫无学问地,不讲技巧地骂人,真是不堪入画。于是堂倌来了,“你啦你啦”赔笑脸。不行,赶紧,掌柜挪着碎步子(可怜他那双包在脚布里的八字脚),呵着腰,跟着客人骂,“岂有此理,是,混蛋,花钱是要吃对味的!”得,把先生武装带取下来,拧毛巾,送出大门。于是,大家做鬼脸,说两句俏皮话,泔水缸冒泡子,菜里没有“青香”了,聊以解嘲。这种种令人觉得生之悲哀。这,哪一家都有,我们见惯了,最多少吃半个馒头,然而,要是在饭馆里混一辈子?…… 这个堂倌,他是个方脸,下颚很大,像削出来的。他剪平头,头发老是那么不长不短。他老穿一件白布短衫。天冷了,他也穿长的,深色的,冬天甚至他也穿得厚厚的。然而换来换去,他总是那个样子。他像是总穿一件衣裳,衣裳不能改变他什么。他衣裳总是干干净净。——我真希望他能够脏一点。他绝不是自己对于干净净有兴趣。简直说,他对世界一切不感兴趣。他一定有个家的,我想他从不高兴抱抱他孩子。孩子他抱的,他太太让他抱,他就抱。馆子生意好,他进账不错。可是拿到钱他也不欢喜。他不抽烟,也不喝酒!他看到别人笑,别人丧气,他毫无表情。他身子大大的,肩膀阔,可是他透出一种说不出来的疲倦,一种深沉的疲倦。座上客人,花花绿绿,发亮的,闪光的,醉人的香,刺鼻的味,他都无动于衷。他眼睛空漠漠的,不看任何人。他在嘈乱之中来去,他不是走,是移动。他对他的客人,不是恨,也不轻蔑,他讨厌。连讨厌也没有了,好像教许多蚊子围了一夜的人,根本他不大在意了。他让我想起死! “坛子肉,” “唔。” “小肚,” “唔。” “鸡丝拉皮,花生米辣白菜……” “唔。” “爆羊肚,糖醋里脊,——” “唔。” “鸡血酸辣汤!” “唔。” 说什么他都是那么一个平平的,不高,不低,不粗,不细,不带感情,不作一点装饰的“唔”。这个声音让我激动。我相信我不大忍得住了,我那个鸡血酸辣汤是狂叫出来的。结果怎么样?我们叫了水饺,他也唔,而等了半天(我不怕等,我吃饭常一边看书一边吃,毫不着急,今日我就带了书来的)。座上客人换一批又一批,水饺不见来。我们总不能一直坐下去,叫他! “水饺呢?” “没有水饺。” “那你不说?” “我对不起你。” P19-21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