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寂静的湖区

寂静的湖区

  • 字数: 510000
  • 装帧: 平装
  • 出版社: 羊城晚报出版社
  • 作者: 边人
  • 出版日期: 2020-04-01
  • 商品条码: 9787554308127
  • 版次: 1
  • 开本: 16开
  • 页数: 448
  • 出版年份: 2020
定价:¥68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本书主要讲述了一个军校生曹辉在那个动乱年月被下放到基层连队,亲历着带有生命痛感的生活,以及他与女主人公方静宜之间心灵契合、铭心感人的爱情故事。同时也反映了那个特定年代中国部分阶层人的生活和精神状况,并通过对人性真实和复杂一面的娓娓道来,揭示出主人公的命运,从而引发人们对那一特定历史时期沉痛而深刻的反思。
作者简介
王业群,笔名为边人,文化学者,长期致力于历史、人生及社会现象的观察思考与写作,有《生命不止一次》( 人民文学出版社)、《在历史文化间行走》(第一、二卷,武汉大学、南方日报出版社)和《人生从六十岁开始 》(羊城晚报出版社)等系列著作问世。
目录
上卷
辗转的路程
驻扎湖区
出乎意料
湖区的春天
向阳公社
小镇风云
下卷
炎热的夏季
湖殇
多事之秋
湖区书简
焦灼与苦涩
冲天大火
阴暗的早晨
尾声
20年后
归去来兮
摘要
     上卷 辗转的路程 这是1970年的11月。 一辆挂满了俗称闷罐子车厢的火车,缓慢地沿着陇海线向东驶去,摇摇晃晃行走了将近4个小时才到郑州,接着转入京广线继续朝南开去。 这时已是深夜零点。行进中的火车,在中原沉寂的夜幕底下,像是一条粗黑的绳子,被一束光牵引着向前徐徐拉动,除偶尔发出拖长的沉重鸣笛声外,笨重的“咣咣”声响个不停,远处听去,宛若广阔沉静的黄土地在初冬夜里不规则的鼾声。 中间的一节车厢,车门没有接近关上。昏暗的灯光从车内透过窄窄的缝隙,泻到铁轨一旁的路基,一闪一闪地照出钻天杨已经开始光秃了的枝干;树影之外,隐约可见的是整片整片同样光秃秃的庄稼地。 这多像是一年前从南方途经这儿时所见的情景啊,曹辉不由得心想。 在这节车厢内,挤满了已经熟睡的士兵;一张张年轻而略显疲惫的面孔,仿佛告诉人们,他们刚经历了靠前的劳累,好不容易逮到了这么个无处可去,也无事可做,连平常夜里还要站岗放哨的辛苦都免了的机会,尽管身子挤得连打个侧的余地都没有,一个个却心满意足地做起了天南地北的梦。车厢内挂着的那盏马灯,像是刚刚才从仓库废料堆里翻出来似的,铁皮长满锈斑,玻璃罩蒙了一层厚厚的烟垢,枣仁大点的微弱光亮,随着车身的摆动在摇晃。整节车厢里面,现在就只剩下曹辉一个人还未入睡,他披了件草绿色的棉布毛领军大衣,戴着顶棉绒军帽,半躺身子斜靠在车门一边,长时间地望着车厢外面出神。 一看这张脸,就不难让人感到,他和车厢里面所有其他人的面孔不同,是来自城市,并有着被某种出生背景熏陶出来的气质,脸颊虽经历了艰苦岁月的风吹日晒,但却无法遮掩原先就有的底质,细腻、白皙的皮肤,只是被浅浅地敷上了一层褐红色,像是青春面孔上有意衬出的一点粗犷英气;两道弯剑似细眉的下面,是一双思考的,略带忧郁而深邃的眼睛。 “怎么还不睡啊?”就在曹辉望着外面出神的当儿,躺在车门另一边的指导员睁开眼睛小声问。 “还不困呢。”曹辉回答,朝指导员微微一笑。 “没什么事早点休息吧,外面黑黢黢的,能看见什么呢?” 隔了会儿,又见指导员问:“该不是想家了吧?” “想家?”曹辉心里顿了一下,明知他说的想家是什么意思,但懒得再回答他,只敷衍了旬,“我一会儿就睡。” 其实,指导员也没睡着。这位1962年入伍,来自广东紫金农村的军人,名叫吴正贤,长得特别矮,还不到一米六的个头。要说五官,生得非正非邪,又因为没哪个部位是特别可圈可点的,大概就有些像传统戏剧里面正反面配角均可饰演的那种类型。这种人的特点是,除非进入他的内心,否则根本不会有谁特别留意其存在。吴指导员和曹辉接触时间不长,偶尔听到了一些有关曹辉的情况,知道这位军校生有着比较特殊的家庭背景,父亲是京城某部门的大官,虽然更多情况还不甚了了,然而这对他来说就足够了。他打心里不太喜欢曹辉这样身份的人,这倒不是由于主流社会很看重像他这样的普通工农出身的人,他明白,那只是象征性的东西,在现实生活中没多少实际价值,人们私下羡慕的,倒还会是像曹辉这样身份背景的人,这是世代都无法改变的,不管目前社会对这样身份的人怎么不待见。让吴指导员感觉特别不舒服的,也正在这里,比方同样是在连队战士面前表现得能吃苦耐劳、以身作则,曹辉和他所体现的价值就十分不一样,士兵们见到曹辉能像他们一样吃着连队如此简单将就的饭菜,身先士卒地拼命干,会非常敬重佩服,根本无须再给他们下达该怎么做的指令;可他同样这么做就不行了,士兵会觉得是稀松平常的事,不会拿另一种标尺去衡量他。只短短一段时间,吴指导员便深深体会到了这点,尽管心里觉得很不是滋味,但却能藏得住,不把它表现出来,无论在士兵还是曹辉本人面前,他都尽可能地显示客气和尊重。再说了,无论他怎么不喜欢曹辉,心里还是十分清楚的,后者毕竟是临时过客,在团里待的时间估计也不会很长,不构成对他的威胁。 吴指导员当兵8年,在同年龄人中间,进步当然算不上快,但也不是太慢;这个步兵团里,六几年当兵,现在也还只混到个副连级干部的,大有人在,个别甚至还停留在排级干部位置上哩。不过他同时也嗅觉到了,就在即将过去的这一年里,部队提拔干部的速度似乎一夜之间快了许多,一批1968年入伍的战士,当兵才几年啊,居然那么快就提干了,这在过去是想都不敢想的事。而且,团里原来好几个资历非常老,职务看去差不多是到顶了的人,不久前也突然出现了转机,从像他这样连级干部的岗位上,连跳两级,已经提拔到正营级干部位置了,真是世事难料。他想,只要自己有机会跳过连级这个坎就好,再努力一把,兴许就有一辈子留在部队的指望了。即便不能,起码到时可以享受转业待遇,回地方能保留干部级别,还有工作安排,这也说得过去,属退而求其次的打算。不然的话,像他这样的兵龄,过不了两年,就有可能面临复原回家乡紫金农村“修地球”的命运。自打去年开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