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清初尺牍选本研究

清初尺牍选本研究

  • 字数: 384000
  • 装帧: 平装
  • 出版社: 东南大学出版社
  • 作者: 陆学松
  • 出版日期: 2019-12-01
  • 商品条码: 9787564187026
  • 版次: 1
  • 开本: 16开
  • 页数: 234
  • 出版年份: 2019
定价:¥48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清初尺牍选本研究》除绪论之外,共有八个章节:绪论部分为总论,说明清初尺牍选本存在的现状,揭示其蕴含的价值以及目前学术界对此研究的现状与发展趋势等;第一章重点说明清初尺牍选本之所以流行的各种因素,清初尺牍选本承袭了晚明以来尺牍与尺牍选本盛行的风气,明末清初特定时期形成各种社会思潮也对之产生了重要的影响,清初特殊的遗民氛围、书籍市场的兴盛等因素也造就了清初尺牍选本刊刻的生态环境;第二章至第五章为各尺牍选家与各种尺牍选本的分论,主要以李渔与他的三种尺牍选本、周亮工与《尺牍新钞》三选、汪淇与《分类尺牍新语》三编、陈枚与《写心集》二集、黄容、王维翰与《尺牍兰言》、王元勋、程化騄《名人尺牍选》和张潮《尺牍偶存》、《尺牍友声》等为研究对象,考证、分析各种选本的编选动机、编选理念、成书过程以及版本流传等;第六章从各选本稿件搜集的角度研究清初各尺牍选本的稿件来源渠道与时空分布特点;第七章着重从整体角度研究以周亮工、李渔、汪琪等文人兼书商为代表的清初士人尺牍文学观念,分析他们对于尺牍文体的认知,他们对尺牍分类的观念以及他们对于尺牍评点、删节的原则和方法;第八章则是从尺牍选本“存人”、“存文”的文献资料价值出发,以举隅的形式初步考证一些士人的遗佚文献,以说明其文献价值之一斑。
目录
绪论
一、尺牍与清初尺牍选本
二、清初尺牍选本蕴藏的价值
三、清初尺牍选本研究现状与趋势
第一章清初尺牍选本盛行之因
第一节晚明尺牍小品兴盛是清初尺牍选本兴起的先声
第二节清初思潮与尺牍选本的形成
第三节清初尺牍选本的生态环境
第二章李渔与其尺牍选本
第一节《尺牍初征》
第二节《尺牍二征》
第三节《古今尺牍大全》
第三章周亮工与《尺牍新钞》三选
第一节《尺牍新钞》三选之编纂动机
第二节《尺牍新钞》三选成书过程
第三节编选标准与版本
第四章汪淇与《分类尺牍新语》三编
第一节《分类尺牍新语》三编主要编选者
第二节《分类尺牍新语》三编编选动机与成书过程
第三节《分类尺牍新语》三编体例与版本
第五章陈枚与《写心集》二集及其他尺牍选家、选本
第一节陈枚与《写心集》二集
第二节黄容、王维翰与《尺牍兰言》
第三节王元勋、程化与《明人尺牍选》
第四节张潮与《友声》《尺牍偶存》
第六章清初尺牍选本的稿件来源
第一节稿件来源的时间维度
第二节稿件来源的地域维度
第三节稿源渠道
第七章清初尺牍选本视域下的尺牍认知
第一节尺牍选家视野下的尺牍体认
第二节尺牍目类观
第三节尺牍删节、评点观
第八章清初尺牍选本的资料价值举隅
第一节举隅之一——胡介遗佚尺牍
第二节举隅之二——杜溶遗佚尺牍
第三节举隅之三——陆进遗佚尺牍
第四节举隅之四——纪映钟遗佚尺牍
第五节举隅之五——其他遗佚尺牍
参考文献
后记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