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缅甸乡村的日常生活与社会结构

缅甸乡村的日常生活与社会结构

  • 字数: 220000
  • 装帧: 平装
  • 出版社: 学苑出版社
  • 作者: 钟小鑫
  • 出版日期: 2019-12-01
  • 商品条码: 9787507758740
  • 版次: 1
  • 开本: 16开
  • 页数: 270
  • 出版年份: 2019
定价:¥100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本书以在缅甸曼德勒省彬乌伦县的一个缅人村落——抱村——长期的田野调查为基础,对村落中的各种社会关系、社会制度进行了较为全面的关注和呈现。具体包括对僧俗关系、亲属制度、年龄结构、性别文化、权力运行方式、个人与社会的关系等方面进行了描述和分析。并在此基础上对缅甸乡村社会结构进行了概念界定以及总体性特征的探讨,本文提出“强仪社会”与“弱依附社会”的概念来描述缅甸乡村社会结构的两个重要面向。本文还试图以对缅甸乡村社会结构的认知来理解当下缅甸的国家政治转型,认为当今缅甸激烈的宗教冲突与缅族民众“僧俗共同体”的理想密切相关;持久的族群分化与缅族民众的“族群等级”观念相辅相成。而“僧俗共同体”的理想与“族群等级”观念在很大程度上是缅甸乡村社会结构所衍生的产物。本文通过“弱依附社会”的视角,反思了“庇护政治”这一理论范式在缅甸乡村社会中极为有限的解释力和适用性。缅甸乡村社会结构在一定程上孕育了当今缅甸政治转型的形式与内容,而政治转型也对乡村社会结构产生了重要影响。
目录
导论 1
第一章 村寺一体、僧俗共生 51
第一节 村落中的内外观念 52
第二节 村落中的公共生活 59
第三节 村落中的僧俗关系 75
第二章 婚姻、家庭与亲属制度 83
第一节 亲属称谓 84
第二节 “家人”之间的亲属关系 90
第三节 “亲戚”之间的亲属关系 103
第四节 互联网与婚恋革命 109
第三章 性别与年龄 117
第一节 “卢骠”与“阿骠”118
第二节 “卢季”群体 126
第三节 “阿翘”与“姚嘎夏”137
第四章 权威与村治 145
第一节 卡理斯型权威 :僧侣 147
第二节 传统型权威 :长老与头人 160
第三节 法理型权威 :村长 168
第四节 权力结构 176
第五章 强礼仪与弱依附 :缅甸乡村社会结构的双重特征 181
第一节 “等级社会说”与“平行社会说”之争 182
第二节 强礼仪社会 :缅甸乡村中的等级戏剧 185
第三节 弱依附社会 :缅甸乡村中的个人主义 198
第四节 “我”与“我们”的共处之道 215
第六章 乡村社会结构与国家政治转型 221
第一节 “僧俗共同体”的理想与缅甸宗教冲突 223
第二节 “各安其位”的等级观念与缅甸族群政治 231
第三节 反思“庇护政治”236
结论 247
附录 :缅语词汇索引 251
参考文献 257
一、英文文献 257
二、中文文献 262
后记 267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