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先秦乐教思想史论稿

先秦乐教思想史论稿

  • 字数: 262000
  • 装帧: 精装
  • 出版社: 中国书籍出版社
  • 作者: 马东风
  • 出版日期: 2020-01-01
  • 商品条码: 9787506875707
  • 版次: 1
  • 开本: 16开
  • 页数: 245
  • 出版年份: 2020
定价:¥95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本书内容共由五个主要部分构成:第一部分是上古氏族——学校音乐教育的溯源与初现,探寻音乐教育的起源和学校音乐教育的萌芽;第二部分为夏商西周——学校音乐教育的发展与繁盛,研究各历史时期学校音乐教育的机构、内容、师资、教育思想等;第三部分是春秋战国——学校音乐教育的流变与转型,从官学与私学两个方面,揭示这一时期音乐教育的特点;第四部分是对先秦学校音乐教育发展与演变规律的概括和阐述;最后一部分是从对先秦学校音乐教育的反思中,引发对当前学校音乐教育的思考和对先秦学校音乐教育的历史借鉴。
目录
音乐起源的若干问题
一、众说纷纭的音乐起源
二、寻觅远古的笛声
三、音乐起源问题的多维思考
结语
参考文献
论原始音乐教育的意识与形态
一、原始自然形态的音乐教育
二、原始音乐教育的意识雏形
参考文献
传说中的音乐家和乐师
一、关于神话传说的世界
二、传说中的音乐家——女娲
三、传说中的音乐家——伏羲
四、传说中的乐师——夔
论我国学校音乐教育的起源
一、从自然形态到人为形态的音乐教育
二、学校音乐教育的萌芽与“成均”之学
三、学校音乐教育的内容
结语
上古三代的音乐教育
一、夏代的音乐教育
二、商代的音乐教育
三、西周的音乐教育
结语
先秦学校音乐教育的历史探赜
一、先秦学校音乐教育的研究意义
二、上古氏族——学校音乐教育的溯源与初现
三、夏商西周——学校音乐教育的发展与繁盛
四、春秋战国——学校音乐教育的流变与转型
五、先秦学校音乐教育的演变规律
结语
参考文献
鲁国礼乐思想源流探究
一、鲁国的建立与礼乐传统形成的社会背景
二、鲁国礼乐思想的早期形态与人文功能
结语
参考文献
儒家音乐教育思想的形成与发展
一、儒家音乐教育思想意义与研究现况
二、远古及上古——儒家乐教的孕育
三、春秋战国——儒家乐教的兴盛
四、秦代——儒家乐教的拐点
五、两汉——儒家乐教的机遇
六、魏晋之后——儒家乐教的踯躅
七、儒家乐教思想的发展对当今乐教的启示
结语
参考文献
孔子的音乐教育实践与音乐贡献
一、孔子的音乐生平
二、孔子的音乐实践
三、孔子的音乐创作
四、孔子的音乐贡献
参考文献
孔子音乐思想的价值取向
一、孔子“乐教”思想的形成
二、孔子音乐教育思想的价值取向
三、孔子乐教思想的审美境界
结语
参考文献
孔子音乐美学思想研究
一、官学衰废与“士”阶层的形成
二、孔子音乐思想的核心
诸子百家的音乐美学思想概述
一、孟子的音乐美学思想
二、荀子的音乐美学思想
三、墨子的音乐美学思想
四、老子、庄子的音乐美学思想
结语
参考文献
音乐教育的理性光辉——解读《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中的乐教思想
一、《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全文解析
二、礼乐并举的教育观念:礼以治国,乐以载道
三、有教无类的乐教思想:教育平等,乐以修内
四、音乐教育的理性光辉:天人合一,回归自然
参考文献
“礼”“乐”关系研究
一、“礼、乐”思想的早期形态
二、鲁国的礼乐传统
三、礼乐传统的延续
四、礼之“三本”,乐之“三本”
五、“礼”“乐”联体,天人合一
六、余论
附录一:孔子年谱
跋语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