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奥州小道

奥州小道

  • 字数: 142000
  • 装帧: 精装
  • 出版社: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 作者: (日)松尾芭蕉
  • 出版日期: 2020-04-01
  • 商品条码: 9787576001662
  • 版次: 1
  • 开本: 32开
  • 页数: 257
  • 出版年份: 2020
定价:¥68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编辑推荐
奥州小道(奥の细道)是日本江户时代有名的俳谐师“俳圣”松尾芭蕉所著的纪行文,是他的传世之作。书中记述松尾芭蕉与弟子河合曾良于元禄2年(1689年)从江户(东京)出发,游历东北、北陆至大垣(岐阜县)为止的见闻。最早的版本于元禄15年(1702年)印行。
内容简介
本书是日本文坛一代宗师、“俳圣”松尾芭蕉的散文与俳句集,收录芭蕉的主要代表作品。本书共有两大部分,前一部分是“纪行·日记”,后一部分是“俳文”。“纪行·日记”包括松尾芭蕉有名的《奥州小道》及《野曝纪行》《鹿岛纪行》《笈之小文》《更科纪行》《嵯峨日记》六篇著作,“俳文”约占全书一半,共一百一十八篇。松尾芭蕉之思想、情感、经历、观感皆在其中。
目录
纪行·日记编
野曝纪行
鹿岛纪行
笈之小文
更科纪行
奥州小道
嵯峨日记
俳文编
一《合贝》序
二《十八番合句》跋
三《常盘屋合句》跋
四《柴门》辞
五《为我》辞
六独寝草之户(《芭蕉狂风》辞)
七乞食翁(《橹声打波》辞)
八雨笠
九寒夜辞(《橹声打波》辞)
十糊笠
十一夏野画赞(《信马由缰》辞)
十二《虚栗》跋
十三歌仙赞(《伊予之国松山……》)
十四士峰赞(《云雾》辞)
十五《寝马》辞
十六《兰之香屋》辞
十七《种植茑萝》辞
十八脱谷之音(《不知冬日》辞)
十九竹林里(《棉弓》辞)
二十《打砧》辞
二十一《狂句朔风》辞
二十二酒和梅(《初春》辞)
二十三一枝轩(《世上》辞)
二十四《牡丹分蕊》辞
二十五《欲持团扇》辞
二十六三名(《杯》辞)
二十七垣穗梅(《访人未遇》辞)
二十八《伊势纪行》跋
二十九四山之瓢
三十《初雪》辞
三十一团雪
三十二闲居之箴(《饮酒》辞)
三十三《野曝纪行绘卷》跋
三十四竹中梅(《归来》辞)
三十五《蓑虫之说》跋
三十六《续之原》合句跋
三十七保美之里(《梅花山茶》辞)
三十八示权七
三十九拄杖坂落马(《拄杖》辞)
四十岁暮(《故乡》辞)
四十一掘泥炭冈(《泥炭》辞)
四十二伊势参宫(《花木》辞)
四十三伊贺新大佛之记
四十四《犹见》辞
四十五《落花飘飘》辞
四十六翌桧(《翌桧》辞)
四十七参拜高野
四十八《夏访》辞
四十九湖仙亭记(《此宅》辞)
五十《留宿》句入画赞
五十一十八楼记
五十二鹈舟(《欢乐》辞)
五十三更科姨舍月之辩
五十四素堂亭十日菊
五十五芭蕉庵十三夜
五十六枯木杖(《枯木杖》辞)
五十七糊斗笠
五十八赠越人(《二人》辞)
五十九深川八贫
六十《阿罗野》序
六十一《草户》辞
六十二《负草》辞
六十三对秋鸭主人宅之佳景
六十四《啄木》辞
六十五夏日杜鹃(《田麦》辞)
六十六《横跨野原》辞
六十七高久宿馆之杜鹃(《杜鹃》辞)
六十八奥州插秧歌(《风流》辞)
六十九轩之栗(《栗下》辞)
七十石河瀑布(《五月雨》辞)
七十一染色石
七十二武隈松(《樱谢》辞)
七十三《笠岛》辞
七十四松岛
七十五天宥法印追悼文
七十六银河序
七十七《药栏》辞
七十八《烈日炎炎》辞
七十九温泉颂(《山中》辞)
八十《寂寥》辞
八十一在敦贺(桂下园家之花)
八十二纸衾记
八十三明智妻(《月光》辞)
八十四少将尼(《少将尼》辞)
八十五洒落堂记
八十六贺重子
八十七幻住庵记
八十八《道之记》草稿
八十九四条河原纳凉(《河风》辞)
九十《其后……》(《夏草》辞)
九十一云竹赞(《回首》辞)
九十二乌之赋
九十三卒塔婆小町赞
九十四断杵
九十五落柿舍记
九十六朗月
九十七成秀庭上松赞语
九十八阿弥陀僧
九十九《忘梅》序
一百《脱稻谷》辞
一百零一宿明照寺李由子处
一百零二岛田的时雨
一百零三雪中枯尾花
一百零四龟子良才
一百零五去家之辩
一百零六移芭蕉辞
一百零七桌之铭
一百零八三圣图赞
一百零九僧专吟饯别之辞
一百一十别许六辞
一百一十一送许六辞
一百一十二吊初秋七日之雨星
一百一十三闭关之说
一百一十四悼松仓岚兰
一百一十五东顺传
一百一十六素堂菊园之游
一百一十七送别嗒山(《武藏野》辞)
一百一十八骸骨画赞(《闪电》辞)
译后记
新版寄语
摘要
     野曝纪行 旅行千里,不聚路粮。或曰:“三更月下入无何。”假昔人之杖,于贞享甲子秋八月,出江上之破屋。风声呼号身犹寒。 决心死就野,秋风吹我身。 寄寓整十秋,却指江户是故乡。 过箱根关之日,秋雨潇潇,山皆为云所隐。 雾雨藏富士,妙在不见中。 某氏千里,此次途中助手,为我尽心尽力。平素已成莫逆之交。朋友信有哉,此人。 深川芭蕉在心中,而今却向富士行。(千里) 行至富士川畔,闻三岁弃儿哭声哀。想必是无力养育,遂托付于急流,弃置于河滩,只待小小生命像露水一般消亡。寒冷的秋风扑打着这棵小草,是魂消于今夜,还是命断于明朝?从袖中取出食物,投之而去。 闻猿声啼而断肠的诗人呵,听到风吹弃儿的声音将知何? 这究竟是为什么?你遭到父亲的憎恶吗?你受到母亲的怨恨吗?不,父亲不会憎恶你,母亲也不会嫌弃你,这都是天命所定,你是为自已的生不逢时而痛哭。 渡过大井川那天,整日下雨。 秋雨江户掐指算,今日当渡大井川。(千里) 马上吟 道旁木槿花,马儿吃掉它。 二十日后的月亮,微微可见。山麓一片黑暗。马上挥鞭,驰之数里未闻鸡鸣。杜牧《早行》诗中的残梦,至小夜中山忽儿惊悟。 马上惊残梦,月远茶烟升。 松叶屋风瀑此人正在伊势,我去寻访,在那里住了十天左右。腰带不带寸铁,领上只悬一囊,手携十八数珠。似僧犹有尘,似俗已无发。我虽非僧,已是剃发之人,类似浮屠之属,不许入事于神前。日幕参拜外宫,见一华表旁微微昏暗,佛灯处处可见。“无上尊贵的山顶松风”砭人肌肤。深有所感,遂得下句: 晦日无月明,风暴狂卷千岁杉。 西行谷之麓有流水,见女人们在此洗芋。 窈窕洗芋的女子呵,我若是西行, 一定为你们献上一曲歌。 当日归途中,过某家荼店时,一位名叫“蝶”的女子说:“请照我的名字写首俳句吧。”说着伸出白色衣袖来。故为之写上一句: 兰香熏蝶翅。 访闲居人茅舍 茑萝青竹四五棵,寂寞唯有风吹过。 晚秋九月之初,回到故乡。北堂萱草经霜而枯,至今已了无痕迹。一切皆面目全非。兄弟姐妹两鬓斑白,眉梢多皱。只道一声“多多珍重”,自无言语。长兄打开护身符袋说:“拜一拜母亲的白发吧。对于久别归来的你,就像浦岛之子打开百宝箱,你也须眉皆白了呀!”言毕,相对唏嘘。遂咏以下句: 手捧慈母遗发白,儿泪热浸秋霜消。 行至大和之国,来到葛下郡的竹之内。这里是门人千里的故乡。滞留多日,歇歇脚儿。 弯弓铮铮赛琵琶,慰我竹里弹棉花。 谒二上山当麻寺,见庭中古松已千载,可谓“其大蔽牛”。彼虽非情,亦获佛缘,故能幸免于斧斤之罪,至为难得。 寺僧牵牛几度死,唯有法松寿千年。 独自进入吉野,山深路迷,白云绕峰,烟雨埋谷。伐木烧炭之家房舍点点,观之甚小。西边锯木,东边传响。远近寺院的钟声,沁人心底。自古以来,人山忘世之人,大都潜心于诗或歌的世界。这样看来,此山不正可以和唐士的庐山相比吗? 借某寺僧房一宿 敲打衣砧给我听吧,和尚的妻子呵! 访西行上人的草庵遗迹,由内庭向右转,披草而行二町左右,顺砍柴人小道向前少许,则可见此处隔着险峻的溪谷,令人肃然起敬。那“滴滴清水”一如往昔,如今仍然零落而下。 清露点点滴不断,试图洗却俗世尘。 若是扶桑有伯夷,定会用此水漱口吧?若是告诉许由这里有清水,他也一定会用来洗耳吧? 登山下坡之间,秋阳既斜,看不完这里众多的胜迹,还是先拜谒后醒醐天皇的陵墓吧。 皇陵经年野草茂,相思草作何相思? 由大和经山城,人近江路至美浓。过今须、山中,有古代常盘娘娘之冢。伊势的守武咏道:“秋风好似义朝将军。”究竟秋风哪一点似义朝呢?我作句云: 义朝寂寞心,好似秋风凉。 不破 秋风呵,野草荒原不破关。 宿于大垣之夜,到木因家做客。出武藏野时原是吟咏着“决心死荒野”踏上旅途的。 长途安然身未死,旅夜梦醒秋已暮。 于桑名丰统寺 冬日牡丹千鸟鸣,犹似雪中杜鹃声。 旅夜饱睡,于黑暗中动身向海边而行。 海上朦胧曙光里,网中白鱼一寸长。 P3-9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