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故宫的气质

故宫的气质

  • 字数: 150000
  • 装帧: 精装
  • 出版社: 华文出版社
  • 作者: 张鹏
  • 出版日期: 2020-04-01
  • 商品条码: 9787507552928
  • 版次: 1
  • 开本: 16开
  • 页数: 268
  • 出版年份: 2020
定价:¥68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编辑推荐
走遍9000多间房间的老院长 复原“金龙大餐”的清史专家 五代人守护故宫的“大内总管”家族 为国宝正名的青铜大师:杜廼松 一群“上房揭瓦”的古建筑修复者 “站殿大将军”遇到的全是奇葩事 宫妃院墙外守护多年的“网红猫” 清朝“第一家庭”的黄金周 皇宫大年夜的吃喝玩乐 还有“故宫番外”等着你……
内容简介
本书作者从记者的视角为读者深入讲解故宫守护人更鲜为人知的守护故事。他们是穿着老布鞋走遍故宫9000多房间的老院长,是复原“金龙大宴”的清史专家,是故宫的“大内总管”,是看护文物的“站殿大将军”,是一群“上房揭瓦”的古建筑修复者,是在宫妃院墙内外守护多年的奇花异草和“网红猫”……他们终其一生只做一件事,带对故宫的爱、对文物的情,守望着这里的一切……深宫中的他们永远怀着一颗越来越安静的心、一份越来越专注的情,正如青铜修复大师王有亮说:“故宫的墙太厚了,外边的风吹不进来。”因为有了这些守护人,我们才能跟着作者神游一番清朝“第一家庭”的黄金周,体验一把皇宫大年夜的吃喝玩乐,走进我们所不知道的故宫番外……
作者简介
张鹏,资深媒体人,北京传统文化研究者,曾为《北京晚报》首席记者,现主持《北京日报》客户端“京味儿”频道,为多家报纸、杂志的文化专栏撰稿人,发表数百万文字。同时撰写自媒体公众号“京范儿”和今日头条专栏“京味儿”,拥有大批粉丝,被评为2019年北京阅读季十大“金牌阅读推广人”。
目录
故宫过大年
给故宫“看大门”不容易003
皇宫大年夜的吃喝玩乐019
清朝“第一家庭”的黄金周033
故宫守护者
穿着工作服和老布鞋的单院长049
“大内总管”讲述家族往事059
为国宝正名的青铜大师:杜廼松073
青铜器修复专家——王有亮082
我在故宫画文物——鉴宝专家李米佳095
一群在故宫“上房揭瓦”的人108
故宫人炼成记
一身绝学的故宫第三代摹印人——沈伟125
最后一代宫廷画家134
“站殿大将军”遇到的那些奇葩事144
我在故宫讲文物160
故宫人的特殊气质是怎样炼成的171
另类守护者
书店——皇帝的南书房185
奇花异草——故宫里的“活文物”195
故宫“猫主子”的大内秘闻录206
故宫番外
皇家匠人的百年传奇217
500年来从未开放的“三座门”229
“四爷”原来住在雍和宫236
一本御厨家传秘籍246
摘要
     给故宫“看大门”不容易 ——跟着故宫“男神”单霁翔跨年 2018年的最后一天,凌厉的北风带来了低温,让北京展现出冬日那种典型的干冷、响晴,这依旧是个寒风刺骨的日子,但是天蓝如洗,让人觉得冷得痛快。这样的假日里应该去故宫走一走,因为红墙、黄瓦和蓝天搭配起来是北京好看的模样。 这几年,我写了不少关于故宫的人物和故事,故宫成了我特别惦记的一个地方。但让我始料未及的是,2018年最后一天的故宫之旅有意外惊喜——偶遇了院长单霁翔。我有幸获邀和他一起在故宫四处游走,听他讲有关故宫的点点滴滴。从上午到夜幕降临,单院长在马不停蹄的忙碌中,亲自送走2018年的最后一位观众。十几个小时之后的清晨,单院长又出现在午门,迎接2019年的第一批观众,故宫和他的“守门人”就这样走进了新的一年。 参观第一站—故宫卫生间 上午10点半的故宫御花园,远远就看见身穿黑色冬装挂着胸牌的单院长正带着一群客人参观,得知我是经常采访故宫的记者,他发出邀请,问我愿不愿意跟着他走走?跟着单院长游故宫,这样的机会谁能拒绝呢?惊喜来得有点太突然。 跟着单院长走了没几步,就听院长说,今天咱们参观的第一站—卫生间,说着一转身真的进了御花园外的一个公共卫生间。他一边走还一边说“不许拍照啊”,然后就钻进男厕没了影。早知道单院长是有名的冷幽默段子手,还真是“不按常理出牌”啊! 等到单院长从厕所出来,他问我:“从外观看,觉得厕所有什么变化吗?”我说:女厕似乎比以前大了不少,内部重新进行了装修,变得干净漂亮很多。单院长说,这就是故宫2019年将要开始的“厕所革命”,御花园这个卫生间是第一个完成改造的。“以前女厕外面经常排长队,为了满足观众如厕的需求,我们把原来男厕女厕位置换了一下,男厕加上吸烟室和休息室改造成了女厕,格子是男厕的2.6倍,这样更科学,内部重新设计装修,提高了档次。”单院长说,故宫每天迎接来自世界各地的观众,公共设施也要做好人文关怀。 故宫院长竟然这么关心厕所这样的小事,让人有些吃惊的同时,更对其产生了敬意。 我发现,单院长是一个特别注意细节之处见大的人。走着走着,他忽然弯腰从地上捡起了一个很小的纸片,一直拿在手里,直到找到一个垃圾桶扔了进去。“故宫的地上不能有纸片垃圾,如果地上没有一片垃圾,观众也就不会扔了。包括在墙上刻画的,一旦出现我们会如临大敌,立刻擦掉,没有划痕别人也就不会跟着画了,这需要一直保持,很不容易。”单院长说,四五年前,他下来巡查老得捡垃圾,现在走一趟下来基本也捡不到一片垃圾了。 其实正是这些点点滴滴的小事,让故宫这些年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例如,以前故宫的端门广场、御花园是没有座位的,很多人席地而坐,端门广场的树坑和御花园的铁栏杆里都坐满了走累的游客。单院长觉得让观众这样坐没有尊严,所以依据御花园的古典园林风貌定制了观众座椅,又将御花园花池、树池边上装上可供观众休息的座椅,可容纳近400名观众在此休息。 P3-7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