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粤港澳大湾区规划与发展:地理学者与规划师的对话

粤港澳大湾区规划与发展:地理学者与规划师的对话

  • 字数: 249000
  • 装帧: 平装
  • 出版社: 科学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20-03-01
  • 商品条码: 9787030646224
  • 版次: 1
  • 开本: 16开
  • 页数: 208
  • 出版年份: 2020
定价:¥88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本书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由“粤港澳大湾区规划与发展国际高峰论坛”主题报告整理而成,集合了各位专家对于粤港澳大湾区的由来与评价、发展的历史经验、城市群的规划和实施、大战略与国土空间格局优化、治理与财政问题、机遇与挑战等方面的观点;第二部分主要为圆桌讨论中关于粤港澳大湾区城市群规划中的重要问题及解决方法的整理;第三部分为论文专辑,主要包含粤港澳大湾区城市群发展规划、粤港澳大湾区发展的新阶段与新挑战、中国香港与东盟的关系贸易促进下的一体化发展、粤港澳大湾区经济发展的时空演变特征及影响因素土地利用效率的时空特征及影响机制等内容。本书可供区域经济、城市地理、经济地理、社会地理等相关领域的学者、科研人员和政府部门相关人员阅读参考。
目录
前言
专家观点集锦
许学强:走“一国两制”下的区域协调、持续发展之路
特里·麦吉:建设生态文明,响应“一带一路”倡议
房庆方:将生态环境建设放在首要位置
樊杰:打造我国三大战略核心区之一
亚历山大·墨菲:借鉴欧洲经验推动区域一体化
杨汝万:厘清香港在粤港澳大湾区中的角色
张虹鸥:引导形成相互尊重和信任的区域联动发展格局
刘志:建立区域治理构架和财政体系
林初昇:粤港澳大湾区城市群发展规划之可为与不可为
唐曦文:以南粤古驿道建立粤港澳大湾区文化自信
吴维平:促进更包容和可持续的城市化
陈雯:建立健全区域合作制度
黄慧明:深入剖析珠江三角洲城市群以制定协同规划与政策
第一部分 主题报告
总结历史经验,协调持续发展——也谈粤港澳大湾区发展 (许学强)
21世纪中国城市未来的“软规划”:建立生态文明 (特里·麦吉)
珠江三角洲城市群的规划和实施——粤港澳大湾区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基石 (房庆方)
粤港澳大湾区的由来与评价 (杨汝万)
粤港澳大湾区大战略与我国国土空间格局优化 (樊杰)
粤港澳大湾区治理与财政问题探讨 (刘志)
粤港澳大湾区的机遇与挑战:来自欧洲跨境合作的经验 (亚历山大·墨菲)
中国的城市转型:愿景与矛盾 (吴维平)
线型文化遗产的保护与活化利用——广东省南粤古驿道线路总体规划 (唐曦文)
长江三角洲地区的城市合作与成本——收益博弈机制 (陈雯)
竞争与协作——粤港澳大湾区城市发展的辩证思考 (黄慧明)
第二部分 圆桌讨论
第三部分 论文专辑
粤港澳大湾区城市群发展规划之可为与不可为 (林初昇)
关于粤港澳大湾区的若干思考 (李立勋)
粤港澳大湾区:新阶段与新挑战 (马向明,陈洋)
粤港澳大湾区战略背景下中国香港——东盟关系
重构初探 (曾 刚,苏 灿,曹贤忠,王丰龙)
城市群区域一体化与旅游共享合作机制——长江三角洲的经验借鉴 (陈雯,王珏,高金龙)
贸易促进下的粤港澳大湾区一体化发展 (李郇,郑莎莉,梁育填)
粤港澳大湾区经济发展时空演变特征及其影响因素 (周春山,罗利佳,史晨怡,王珏晗)
粤港澳大湾区土地利用效率的时空特征及其影响机制 (朱孟珏,傅晓婷)
香港和内地的经济政策对香港航运业的影响 (修清慧,陈东旭,杨忠振)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