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网站首页
|
搜索
热搜:
磁力片
|
漫画
|
购物车
0
我的订单
商品分类
首页
幼儿
文学
社科
教辅
生活
销量榜
龙兴 五千年的长征
字数: 310000
装帧: 精装
出版社: 中信出版社
作者: 韩毓海
出版日期: 2019-10-01
商品条码: 9787521709643
版次: 1
开本: 16开
页数: 397
出版年份: 2019
定价:
¥89
销售价:
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加入购物车
立即购买
加入书单
收藏
精选
¥5.83
世界图书名著昆虫记绿野仙踪木偶奇遇记儿童书籍彩图注音版
¥5.39
正版世界名著文学小说名家名译中学生课外阅读书籍图书批发 70册
¥8.58
简笔画10000例加厚版2-6岁幼儿童涂色本涂鸦本绘画本填色书正版
¥5.83
世界文学名著全49册中小学生青少年课外书籍文学小说批发正版
¥4.95
全优冲刺100分测试卷一二三四五六年级上下册语文数学英语模拟卷
¥8.69
父与子彩图注音完整版小学生图书批发儿童课外阅读书籍正版1册
¥24.2
好玩的洞洞拉拉书0-3岁宝宝早教益智游戏书机关立体翻翻书4册
¥7.15
幼儿认字识字大王3000字幼儿园中班大班学前班宝宝早教启蒙书
¥11.55
用思维导图读懂儿童心理学培养情绪管理与性格培养故事指导书
¥19.8
少年读漫画鬼谷子全6册在漫画中学国学小学生课外阅读书籍正版
¥64
科学真好玩
¥12.7
一年级下4册·读读童谣和儿歌
¥38.4
原生态新生代(传统木版年画的当代传承国际研讨会论文集)
¥11.14
法国经典中篇小说
¥11.32
上海的狐步舞--穆时英(中国现代文学馆馆藏初版本经典)
¥21.56
猫的摇篮(精)
¥30.72
幼儿园特色课程实施方案/幼儿园生命成长启蒙教育课程丛书
¥24.94
旧时风物(精)
¥12.04
三希堂三帖/墨林珍赏
¥6.88
寒山子庞居士诗帖/墨林珍赏
¥6.88
苕溪帖/墨林珍赏
¥6.88
楷书王维诗卷/墨林珍赏
¥9.46
兰亭序/墨林珍赏
¥7.74
祭侄文稿/墨林珍赏
¥7.74
蜀素帖/墨林珍赏
¥12.04
真草千字文/墨林珍赏
¥114.4
进宴仪轨(精)/中国古代舞乐域外图书
¥24.94
舞蹈音乐的基础理论与应用
内容简介
在畅销百万册的洋洋洒洒的《五百年来谁著史》,以及荣获“中国好书奖”并畅销20万册的《一篇读罢头飞雪,重读马克思》之后,北京大学教授韩毓海又撰写了这部重磅作品——《龙兴:五千年的长征》。这本书从制度与治理互相联系、互相制约、互相矛盾的角度,深刻回顾并分析了中国历史进程中的诸多“大事因缘”,是一部通史。全书分为上、中、下三篇,上篇为开辟,中篇为稳定,下篇为复兴。沿着殷周之变、周秦之变、魏晋隋唐之变、唐宋之变,通过“数千年未有之大变局”,讲到今天“数千年未有之新时代”,梳理中华文明发展脉络,阐释中国制度变革逻辑,解读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全书将中国历史的发展与世界历史的发展紧密结合起来,既是一部从制度与治理角度总结历代得失的学术思想史,更是一部把中国共产党的奋斗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紧密结合在一起的通史。特别是对党的十八大以来的思想路线的阐释,既有广阔的世界视野,又具深邃的历史深度。该书自出版以来,在学术界和广大领导干部中引起了深刻反响。这本书对于中国党政干部了解中华民族数千年的发展历程,提振为中华民族复兴而奋斗的精神,增强治理国家的实践能力,具有非常重要的参考价值。
作者简介
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北京大学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院副院长,中国科学社会主义学会副会长。主要作品有《五百年来谁著史:1500年以来的中国与世界》《一篇读罢头飞雪,重读马克思》《重读,从1893到1949》《马克思的事业:从布鲁塞尔到北京》《天下:包纳四夷的中国》《伟大也要有人懂:一起来读》《卡尔·马克思》《人间正道》《20世纪的中国:学术与社会·文学卷》等。作品曾获2018年“中国出版政府奖”,2014年2018年“中国好书奖”,第八届、第十六届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优秀作品奖,2018年中华优秀出版物奖,第七届北京市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上海文学奖等,著作已被翻译为英语、日语、俄语、德语、意大利语、荷兰语、尼泊尔语等多种语言。
目录
上篇开辟
黄土高原003
封建010
郡县016
周秦之变025
河西与河中032
王道与富强041
贵族制052
中篇稳定
“唐宋之变”069
柳宗元与《封建论》077
王安石与《上仁宗皇帝言事书》082
叶适与《外稿》089
《陆九渊集》与心学的兴起095
王阳明与《传习录》104
顾炎武与《郡县论》《钱粮论》《生员论》111
魏源与《圣武记》114
巨变前夜120
下篇复兴
数千年未有之大变局129
历史与国情150
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162
新路与长征174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193
中国革命与世界革命214
政党与人民221
社会主义法则230
中国的、人民的工业化239
“世界上社会制度变化的伟大时代”261
改革与结构调整278
“去政治化”293
挤进“世界市场”之路311
危与机332
初心344
“百年未有之大变局”361
“一带一路”371
“四个自信”381
推进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386
问题就是时代的口号389
摘要
黄土高原 中华文明,是世界上最悠久的文明之一。 基辛格博士在《论中国》开篇这样写道:“中华文明的一个特点是,它似乎没有起点。中华文明不是作为一个传统意义上的民族国家,而是作为一种永恒的自然现象在历史上出现……在历史意识中,中国是一个只需复原,而无须创建的既有国家。” 距今约6500万年前,轰轰烈烈的、伟大的造山运动开始了。伴随着青藏高原的剧烈隆起,喜马拉雅山、昆仑山、秦岭等东西向的山脉陆续形成,而中华文明的肇基便可以追溯到“世界屋脊”的崛起。 青藏高原隆起,对大气环流产生了极为重大的影响,导致了东亚大陆季风气候的形成。大风卷起中亚地区广袤戈壁沙漠中的尘埃颗粒,滚滚向东,日夜不息地塑造着我们的世界。 “野马也,尘埃也,生物之以息相吹也。天之苍苍,其正色邪?其远而无所至极邪?其视下也亦若是,则已矣。” 由于大兴安岭、太行山、阴山、贺兰山和祁连山等一系列高山的层层屏障,滚滚东去的季风风力渐渐减弱,如万马奔腾般的尘埃与颗粒,被如雨般抛洒下来,其后,又不知历经几万年,漫山遍野的野马尘埃日积月累,形成了黄土高原。 “我家住在黄土高坡,大风从坡上刮过……不管过去了多少岁月,祖祖辈辈留下我,留下我一望无际唱着歌,还有身边这条黄河。我家住在黄土高坡,四季风从坡上刮过,不管是八百年还是一万年,都是我的歌。” 黄土高原是“风成”的。 土壤,是农业的命脉与根基。抓一把黄土,轻轻一捻,它便随风而去。细腻的黄土是风成的堆积物,颗粒小,结构疏松。于是,原始人类发现,用简易的石质、木质乃至骨质工具,就可以轻松翻开黄土,而这就是黄土高原的易耕性。 相对来说,南方的红土因含铁而坚硬,在没有铁质工具之前,很难耕耘。至于北方的黑土地,其固然肥沃,但土层只有1米。在黄土高原上,大风造就的黄土的堆积,最厚之处超过了400米,而这就是黄土高原的自肥性。 有了天赐的黄土,有了浩荡的黄河,但对一个伟大文明的发祥地来说,这还是不够的。 在浩荡黄河的大转弯处,今天的山西运城,经历过千百万年的沧海桑田,形成了一个天然的巨大盐池,叫河东解池。据《河东盐法备览》记载,早在5000多年前,我们的祖先就在这里开采食盐。今天,科学家采用同位素测年法分析解池底部人工开采时遗留下的腐泥,证明这些遗迹存在超过了4000年。 “懿维我祖,命世之英;涿鹿奋战,区宇以宁。”这是《四言诗·祭黄帝陵》中的原话,意思是黄帝与蚩尤大战于阪泉、涿鹿,而钱穆在《国史大纲》中考证说,“阪泉在山西解县盐池上源”。 尧、舜分别建都于今天的蒲坂、夏县,面朝黄土,背靠盐池。 大河从这里转弯东去,在两岸河水平缓的沃野上,中华文明就从这里起源。 何谓中国? “中国”一词,最早见于西周的何尊铭文“宅兹中国”,这里的“中国”,一说指成周洛邑(今河南洛阳),一说指今晋南地区。不管怎么说,黄土高原上的三个主要河谷平原——渭河谷地、伊洛谷地、汾河谷地,因其土质松软、灌溉便利,且靠近盐池,成为原始文化最发达的地区。尧在这里观天文,舜在这里建城池,禹在这里修河渠,而华夏文明之光,最早便在这里出现。 今天考古发现呈现出来的灿烂文明遗迹,如石峁遗址(在今陕西神木)、二里头遗址(在今河南偃师)、陶寺遗址(在今山西临汾),大规模造城的历史,距今都有4000年以上,这证明了中国史书记载中最早的王朝——夏朝的存在。根据这样的记载,中国也被称为华夏。 大河东去。野马尘埃,造就皇天后土。 马克思指出,包括中华文明在内的“亚细亚生产方式”是“定居的文明”。马克思的这一论断是对“宅兹中国”的很好解释与概括。 马克思进一步深入分析,与游牧、迁徙的文明不同,“定居的文明”需要一系列稳定的公共设施作为前提条件,其中包括灌溉渠道、道路交通——盐池、运河、长城等,而游牧文明只是在不断的占领一抛弃中迁徙,因此就不需要这些稳定的公共设施作为前提条件。 作为定居文明存在的前提条件,这些稳定而庞大的公共设施只能是共同劳动的结果。于是,作为一个“中国人”的基本前提就是他必须参加公共劳动,因为只有参加共同劳动,他才能被接纳为共同体的成员。庞大稳定的公共设施,诸如灌溉渠道、公共道路,乃至长城这种伟大工程,也就因此成为共同体的象征,而个人劳动的价值则体现在“颂扬想象的部落体即神——而共同完成的工程上”。 什么是中国的神?马克思说,中国的“神”就是共同劳动的共同体,它体现为屹立不倒的公共工程这样的象征物,而在每个中国人的心中、“想象”里,这个共同劳动的共同体就叫“中国”,中国就是每个中国人心中的神。 P3-6
×
Close
添加到书单
加载中...
点此新建书单
×
Close
新建书单
标题:
简介: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