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阿里巴巴工作法 马云的工作哲学

阿里巴巴工作法 马云的工作哲学

  • 装帧: 精装
  • 出版社: 古吴轩出版社
  • 作者: 陈伟
  • 出版日期: 2019-12-01
  • 商品条码: 9787554614976
  • 版次: 1
  • 开本: 16开
  • 页数: 213
  • 出版年份: 2019
定价:¥55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编辑推荐
  
内容简介
马云说:“一个企业的成功,三分靠策略,七分靠执行。”凭借卓有成效的工作方法,马云只用了短短一二十年,就将阿里巴巴从一家小公司,变成优秀的互联网企业。阿里巴巴工作法》对马云的工作哲学进行了总结,从目标管理、团队合作、创新思维、危机处理等角度出发,系统阐述了阿里人的工作智慧。学习阿里巴巴工作法,可以助您提高工作能力,从一名平凡的员工成长为优秀的职场精英。
作者简介
陈伟,知名企业管理顾问,互联网领域研究专家,长期致力于企业管理创新工作,对互联网企业的管理有深刻的认识。他的作品曾被多家企业选定为内部培训教材,重印数十次,向千万读者提供了企业管理知识。著有《阿里巴巴人力资源管理》《腾讯人力资源管理》《目标管理法》等作品。
目录
第一章明确初心:再大的愿景目标也要坚持实现
以终为始,站在未来倒推今天的目标002
让所有人都为共同的愿景目标工作005
士兵需要的不是望远镜,而是地图008
每年只定三个最重要的目标,把第四个砍掉011
目标喊出来,让别人帮助和监督你014
第二章错位竞争:做你做得到而别人做不到的事
明确什么是你的独特优势018
明白了大方向后,立即找到第一个突破口021
在竞争对手的前进道路上等着他025
机会只能抓一个,抓多了什么都会丢掉028
激发全员活力的阿里内部PK文化031
发展外围拍档,打造属于你的生态圈034
第三章赋能授权:不要让团队中的任何一个人失败
如果不懂,把比你懂的人请来一起干038
疑人要用,用人也要疑041
身先士卒不是叫你干活时冲在最前面044
PM负责制:人人都能成为项目的领头雁047
全员都以阿里传奇战队为榜样051
第四章职业素养:“阿里铁军”的实力在于勇气和坚持
“铁军精神”:阿里人职业素养的标杆056
你的利益一定是自己打下来的059
成为团队的“发动机”,不要做“飞轮”061
不要让事情找你,你要主动找事情064
对目标很傻很天真,又猛又持久067
“铁军”很好销售员推荐的工作好习惯070
第五章有效执行:工作成果要能真正帮助别人生存
把你手头的工作当作吃饭来对待076
别想做不做得到,关键是做不做、怎么做079
与其抱怨老板关注细节,不如比老板更细致082
所谓高效就是做好重要和紧急的事情085
敬业不是每天加班,而是每天不断进步088
第六章贴心服务:主动把客户的麻烦留给自己
阿里巴巴的每个人必须是客服人员092
“客户第一”不能混淆成“业绩第一”096
与客户共同成长,帮客户过冬099
把麻烦留给自己,你的麻烦就会越来越少102
学会正确应对客户的反对意见105
把全方位赋能合作伙伴当作永恒的追求108
第七章沟通协同:成为合作伙伴的很好搭档
弄清自己该做什么,协同才有价值112
帮你赢得同伴信任的四句口诀115
“搭场子”:搭建无所不连的沟通渠道118
人人都要掌握三个方向的沟通121
有事摆在桌面上,不得找第三方抱怨124
第八章创新试错:“拥抱变化”是阿里人的一种境界
除了梦想之外,专享不变的就是变化128
优选的错误就是停在原地不动131
创新必须是放松的,允许团队犯错误134
有功无过是短暂的,有功有过是优选的138
围绕未来生态布局开展内部创业142
第九章危机处理:用每天的工作消灭未来的灾难
隐藏定时炸弹的四种职场怪现象146
守好“高压线”,但别忘了给“高压线”“瘦身”149
“揪头发”:站在更高的位置看问题152
“闻味道”:观察团队、业务和人的状态155
用好组织诊断工具,避免出现新危机158
第十章事后复盘:反思的目的是下一场赢回来
复盘不要让别人反思,反思你自己的问题164
做人才复盘,有些雷千万不能踩167
做好项目复盘的几个关键步骤170
“照镜子”:让所有人重塑自我认知173
现场办公会:把所有问题还原到起点去解决176
第十一章全面成长:用人的优选境界是提升人
员工对自身的成长负责,领导对下属的发展负责180
成就“中供铁军”威名的经验分享会183
每个阿里“政委”都会的员工培养法186
具有阿里特色的干部培养法190
为员工创造环境,但员工的成长最终得靠自己194
第十二章团建活动:让每个进步给我们带来快乐和成果
打造一个让人快乐工作的江湖世界198
推行“子橙文化”建设,让团队个性百花齐放201
组织让大家感到自豪的纪念仪式204
邀请离职的“校友”回家聚一聚207
阿里日:创建有血有肉的企业文化品牌210
后记
摘要
     第一章 明确初心:再大的愿景目标也要坚持实现 很多人对待工作,就跟学生对待作业差不多,认为工作都是别人分配给自己做的,而不是自己想要做的,能认真按要求完成公司布置的任务,就已经很不错了。这种消极的职场心态在阿里巴巴是不存在的。阿里人入职的一个重要条件就是认同阿里巴巴的企业愿景目标,愿意为之积极奋斗。阿里人在做工作规划时,无不是围绕着愿景目标来进行的。先根据未来的发展需要来设定目标,再通过合理的目标管理来循序渐进地实现公司的愿景目标。 以终为始,站在未来倒推今天的目标 阿里工作哲学 在阿里巴巴集团中,人人都要学会战略思考。阿里巴巴集团学术委员会主席曾鸣教授认为,战略思考中最核心的要素就是远见。远见是对未来发展的洞察,这是企业做战略判断的前提。阿里人从来不会只根据眼前的需要来做事,而是根据企业未来的发展需要来统筹自己的工作。曾鸣将这种工作思维方式称为“以终为始”。 “以终为始”是战略思考的核心。正如古人所说:“不谋万世者,不足谋一时;不谋全局者,不足谋一域。”没有长远的眼光,没有对未来发展趋势的基本判断,企业就不能在竞争日益激烈的市场中长期生存。 也许有人会说,战略眼光对组织管理者很重要,但对普通员工没什么帮助。这种看法恰恰暴露了其短视的弱点。 大多数人都是从一线工作做起,逐步晋升为中高层管理者的。随着工作能力的提升,升职加薪的机会也越来越多。一个员工既能做好本岗位的工作,又有准确判断公司未来发展方向的战略眼光;另一个员工只能做好本岗位的工作,但不能对公司未来的发展提出什么合理化的建议。试问,如果你是老板,你愿意提拔哪一个员工?答案不言自明。 马云等十八位创始人(阿里巴巴内部称“创业十八罗汉”)成立阿里巴巴的时候,对电子商务该做成什么样其实还没有成型的想法。他们只是判断当时的中国企业需要接通对外贸易的桥梁,电子商务大有可为。他们那时还没听到曾鸣的“以终为始”理论,但实际上已经在实践这种思考方式了。 在“以终为始”理论的指导下,阿里人一直坚持围绕电子商务开疆拓土,根据未来的发展需要来规划自己的战略目标。上至公司战略决策,下到个人发展规划,无不贯彻着这四字方针的智慧。每次遇到转折点的时候,阿里人都会召开战略会议,讨论今后的“终”在哪里。 工作实例 阿里巴巴最开始其实没什么发展战略,第一次讨论战略是在2002年1月,讨论的结果是当年要“盈利一元钱”(当时很多互联网公司不盈利)。同年11月才正式召开战略会,提出年度战略规划制度——在每年9月开始做下一年度的战略计划,在12月底之前形成文件下发到各级管理层。次年元旦开始启动新的年度战略计划。 从此以后,阿里巴巴每年都坚持做年度战略计划,后来还加入了季度战略Review(回顾)制度。当外部市场发生重大变化或者公司遇到问题时,阿里巴巴就会召开战略会。有时候开会很频繁,比如2006年公司因整合雅虎、淘宝和支付宝而出现管理人才严重短缺等问题,为此一年内先后召开了六次战略会。 2007年的战略会奠定了今天阿里巴巴集团许多战略的雏形。各个子公司都复制了年度战略规划制度,围绕着统一的基本思想使出浑身解数,摸索适合自己的打法。 解析:以终为始的思考方式,关键在于看清楚什么是“终”。想象一下未来三年、十年、二十年世界会变成什么样,你所在的行业会变成什么样,未来发展的大方向就比较清楚了。我们今天的每一项具体工作,都应该为战略目标服务,否则再努力也只是白费力。 但是,不同的人对“终”的认识存在差异,不同的人心目中的未来是不一样的。由此设计出来的愿景目标和战略规划将会导向截然不同的道路。假如公司上下对“终”缺乏共识,那么在“始”的环节就会产生巨大的分歧。若是看错了“终”,今天的目标再清晰,计划再周密,依然只能收获失败的结局。 实战心得 有些问题是可以在短期内解决的,但另一些问题则需要较长的周期才能解决。于是有些人就不愿意做需要长期努力的事,只选择短期能完成的目标。阿里有句“土话”是:“不要再纠缠于长期和短期,很多时候长期已经成为现在不做事情的借口。”对于阿里人来说,长期和短期不是关键,关键在于要解决什么问题。马云呼吁要着眼于未来三十年的竞争。这正是全体阿里人今天在准备的事情。 P1-4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