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初心永恒

初心永恒

  • 字数: 268000
  • 装帧: 平装
  • 出版社: 山东文艺出版社
  • 作者: 曹庆文,毕爱冬
  • 出版日期: 2020-01-01
  • 商品条码: 9787532959945
  • 版次: 1
  • 开本: 16开
  • 页数: 363
  • 出版年份: 2020
定价:¥59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本书是作者根据淄博原山林场党委书记孙建博的亲身经历创作的纪实文学作品,从多个方面记述了孙建博不畏身残,向坎坷命运挑战,不仅活出了精彩的自己,获得了“林业英雄”等一系列荣誉,更带领原山人闯出了一片新的天地,将原山林场从一个负债累累的穷困企业发展为拥有固定资产十几亿,集生态林业、旅游、文化产业等为一体的新型林场,成为林业系统的典范。本书见证了孙建博的风雨成长,记录了原山几十年的转变,展现了孙建博不向命运屈服、不负党和人民托付的光辉形象,表现了其在新时代下锐意进取、敢想敢干的奋斗精神。
作者简介
曹庆文,历任淄博日报副总编辑,淄博市文联主席,淄博日报总编辑,淄博市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局长,淄博市人大常委会教科文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毕爱冬,先后供职于淄博市检察院、淄博晚报社,现任淄博晚报社副总编,主任编辑。
目录
第一章 坚定初心——挑战坎坷命运
1.尘埃里的绿色萌芽003
2.春天里的厄运010
3.心若在梦就在017
4.一线生机022
5.被歧视的学生030
6.灭顶之灾039
7.酒干倘卖无044
8.没想到自杀这么难051
9.命运的捉弄060
10.绝处逢生070
第二章 抱定初心——带头共同致富
11.漫漫求索路084
12.不情愿的“被提拔”092
13.市场的钥匙102
14.线作孝水扇作山109
15.绿色银行115
16.汗水浸泡的升级123
17.魂断清明132
18.一个人的墓碑147
19.灵山只要汝心头154
20.原山有约163
……
摘要
     1.尘埃里的绿色萌芽 淄博市博山区,位于山东省中部。博山之名具有多山之意,博山区层峦叠嶂,万壑绵延。 在这大山之中,隐藏着一座兵工厂。兵工厂的宿合,建在一座半大不小的山的阳坡上,一排排土砖砌成的房子,低矮黑暗,这对于战争时期“背在背上”“扛在肩上”的兵工厂人来说,已是十分难得了。 1959年10月27日,兵工厂的职工孙熙国像往常一样,扶着妻子董梅英向山后的工厂走去。路途遥远,夫妻俩对待工作的态度非常积极,把公家的事看得比命都重要,因此每天大多数时间都耗在厂里和路上。 董梅英的预产期就在这几天,兵工厂的医生对她说,好好在家里休息,等着孩子出生,可她说啥也不同意。这几天,军工任务紧张,不光工人日夜连轴转,就连驻厂的军代表也熬得两眼红红的,她怎么能休息呢?何况厂里的大喇叭刚刚广播了她的优选事迹,她是榜样,是标兵,怎么能在十万火急的紧要关头休息呢? 夫妻俩刚走到一片树林边上,头顶上忽然传来了几声闷雷,树上残存的几片枯叶,在雷声中簌簌地掉了下来。听到雷声,夫妻俩大吃一惊,不由得相互对视了一眼。 “可真怪了!眼看就立冬了,哪里来的雷声?”丈夫边说边透过稀疏的树枝望向天空。天上晴空万里,仅在头顶上飘着不大的一块说云像云、说雾像雾的东西。 “是啊,这是咋了?”妻子幽幽地说。 那天的天气的确有点怪。十月下旬,霜降节气已过,按鲁中地区的气候特点,此时时令已近初冬。 夫妻俩往远处看去,阳坡的草已由浅黄变成深黄,阴坡的草已被秋霜打得黄中泛白、白里泛灰了。山上除松柏之外的其他树木,叶子早已被秋风一扫而光,只留下光秃秃的、奇形怪状的树枝伸向天空,慵倦中透着无奈,无奈中掺着颓废——只有山顶的几棵柿子树上,被霜打红了的柿子灯笼似的挂在枝头,星星点点,疏密不一,在苟延着深秋的最后一抹生机,抗拒着严冬的到来…… 这样的时令,怎么会打雷? 孙熙国说:“莫不是和你肚里的孩子有关?” “开什么玩笑?” “古书上不是说,真龙天子降生,天象都会异常吗?相传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出世时…… “人家是天上腾云驾雾的龙,咱肚子里的是地上啃草钻土的虫……” “你咋就知道是虫了?” “这还用知道?俗话说:‘种瓜得瓜,种豆得豆。’咱们能顶着高梁叶子进城,就算祖坟上烧高香了,还想啥?” “在队伍上时,文化教员说过,长江后浪推前浪,一代更比一代强。” “我不管啥兆头,只要孩子旺相就行!” 那天下班后,靠前疲劳的孙熙国扶着更加疲劳的妻子,蹒跚地向山前的宿舍走去。路上他们几次坐下来休息,到家时已是昏天黑地了。最后的那段路,妻子是被丈夫抱回来的。回到家,俩人累得几乎只有出的气没有进的气了。即使这样,丈夫还是挺了挺酸痛的腰,将前天煮的肉汤再添上些水,点上火煨了起来。一共半斤肉,煮成汤之后,为了能多喝上几顿,已连续加了三天水,肉汤几乎都成清水了。是啊!就是这半斤肉,还是丈夫狠狠心、跺跺脚,下了很大决心才买的呢。 就在那个晚上,在国庆十周年的喜气还没褪尽的那个晚上,在大家对“十月打雷”的怪天气议论纷纷的那个晚上,在夫妻俩争论着即将出生的孩子是“龙”还是“虫”的那个晚上,在丈夫筋疲力尽、靠前疲劳的那个晚上,他们的儿子也不知道是合时宜还是不合时宜,出生了。 儿子的出生,给家里带来了喜气。 丈夫对妻子说:“我们虽然是部队编制,但是我们住在博山,就要努力建设博山,把博山建成社会主义的美丽大花园。建设博山这句话好,我们的儿子就叫‘建博’吧。” 于是,刚出生的这个婴儿就取名“孙建博”,是他们的第二个儿子。 都说孩子见风就长,转眼间孙建博两岁了。 这年冬天的雪,下得真大。 冬日里的凌晨四点,尚处黎明前的黑暗,天空本该是漆黑漆黑的,可在雪花的映照下,竞变得灰蒙蒙的了。在灰蒙蒙的树林里,灰蒙蒙的天空中,雪花并不是直线下落,而是像白色的小飞蛾一样,上下左右地翻飞着,搅得人心烦意乱。 董梅英手里拉着大的,怀里抱着小的——孙建博,吃力地在雪地上走着。一阵阵强劲的西北风,打着呼哨从山口卷来,刮得他们东倒西歪。 由于他们穿着厚厚的棉衣,上面又落上了一层积雪,从远处看去,就像一大一小两个雪球在雪地里慢慢滚动。 田野里静极了。他们脚踏在雪地上的嘎吱声,传得很远。就连平日里细微的呼吸声,也变成了厚重的呼哧声,似乎比平常放大了好几倍。 雪的寂静,雪的惨白,风的怒号,使他们母子仨产生了深深的恐惧,总觉得会发生点什么事。P2-4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