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小说叙述主观化研究

小说叙述主观化研究

  • 出版社: 北京语言大学出版社
  • 作者: 赵海霞著
  • 出版日期: 2018-01-01
  • 商品条码: 9787561955642
  • 版次: 1
  • 出版年份: 2018
定价:¥58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本书以“叙述主观化”为研究对象,论述“他人”主体介入“叙述”方式,对于小说的生成和解读的重要意义等。在论述过程中,在继承俄罗斯文学修辞传统的基础上,借鉴西方叙事学研究的近期新成果对叙述主观化进行研究和阐释。具体来说,以作者形象为圆心,对叙述主体、视角、话语进行三位一体的研究。通过分析作者叙述中的词、句、段落等层面的语言变异信息来呈现叙述主观化现象,并剖析这些信息和现象对作品深层意义的影响和制约。具体为:第一,阐释叙述主观化相关理论及与作者形象的关系。叙述主观化发生的比例现取决于很多因素,像作者所属的文学流派,作品的种类、形式、体裁,作家的个性、构思、描述场景的特点等,而这一切都跟作者形象相关;第二,论述讲述人的形式及讲述人的类型,重点关注语言修辞特征、视角及身份特征等。此外,根据讲述人跟故事世界的亲疏远近,划分出两种类型的讲述人:熟人式讲述人和旁观式讲述人。前者存在于故事世界中,对叙述的人物和事件都较为熟悉;而后者只是匆匆过客,接近置身于故事世界之外。第三,解读人物主体的实现特点及话语形态,重点解释人物主体的实现层面及各种话语形态。根据叙述主观化相关的人物主体可分为三种类型:感知主体、思想主体、评价主体,不同类型的人物主体因自身所表达内容的不同,在选择话语形态时呈现出不同的倾向,所以,需要对人物主体的话语形态进行分类阐释。第四,解释人物主体实现的结构手段和形象手段;人物主体可在作品的三个层面上体现出来:话语层面、结构层面和形象层面。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