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和实生物:生态伦理简论

和实生物:生态伦理简论

  • 装帧: 平装
  • 出版社: 广东人民出版社
  • 作者: 王士良著
  • 出版日期: 2020-01-01
  • 商品条码: 9787218141480
  • 版次: 1
  • 开本: 32开
  • 出版年份: 2020
定价:¥35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编辑推荐
全面展示中国生态思想史发展的重要阶段。 存在形态独特,有着重要的文献价值,具有方法论意义。
内容简介
本书全面梳理了《国语》中的生态哲学思想,揭示了人们对天人之际的认识由“事神保民”到“人事必将与天地相参”的思想变迁的过程,深入分析了“和实生物”及“时”“通”等哲学范畴的生态内涵,对《国语》中“被文相德”“懋昭明德,物将自至”“圣人贵让”等生态德性论思想及其关于山川、薮泽、土地、鸟兽的生态共同体思想,进行了系统的研究,从而展现了西周至春秋时期人们对于天地自然的认识和实践活动的特点。
作者简介
王士良,1988年生,山东邹城人,哲学博士,副教授,2014年6月毕业于南开大学,现任职于唐山师范学院,河北省“三三三人才”工程三层次人选,河北省哲学学会理事,主要从事中国哲学与文化研究。主持承担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河北省社科基金项目、河北省社会科学发展研究课题等各类科研课题多项,出版专著1部,在《自然辩证法研究》《世界宗教文化》《中共中央党校学报》等刊物发表学术论文10余篇。
目录
第一章  《国语》中的生态思想概述 第二章  《国语》中的天人关系论:         对人与自然关系的总体性认识 第一节 “上帝山川百神”:《国语》中的自然之“魅” 第二节 “事神保民,莫弗欣喜”:政治合法性的神意基础 第三节 “民神异业,敬而不渎”:绝地天通的思想意义 第四节 “人事必将与天地相参”:天地人的辩证统一结构 第三章  《国语》中的生态哲学范畴:         对天地自然认识的深化与系统化 第一节 “和实生物”的生态意义 第二节 “圣人之功,时为之庸”:“时”的生态意义 第三节 “川,气之导也”与“政不行,何以导民”:         “通”与“导”的生态意义 第四章   《国语》中的生态德性论:         人的德性主体与知性主体的统一 第一节 “被文相德,非国何取” 第二节 “懋昭明德,物将自至” 第三节 《国语》中的义利之辨及其生态意义 第五章  《国语》中的生态共同体论:         对天地自然的道德关怀与实践 第一节 “生态共同体”概述 第二节 “天之所支,不可坏也”:生态共同体视域下的山薮川泽 第三节 “祖识地德”:对土地的敬畏与感恩 第四节 “蕃庶物”的生态意义 结 语 参考文献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