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来自世界的消息

来自世界的消息

  • 字数: 130000
  • 装帧: 平装
  • 出版社: 中信出版社
  • 作者: (美)波莱特·吉尔斯(Paulette Jiles)
  • 出版日期: 2020-05-01
  • 商品条码: 9787521709827
  • 版次: 1
  • 开本: 32开
  • 页数: 245
  • 出版年份: 2020
定价:¥48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编辑推荐
"爱与勇气,才是我们最后一道防线 您就是治愈我的“药泉”;你也是我性命相交的小战士 同名电影定档2020圣诞季 汤姆·汉克斯主演 《谍影重重》导演执导 加拿大诗歌至高奖总督奖得主 《纽约时报》畅销榜作家 入围美国国家图书奖 亚马逊年度好书 《纽约时报》《华盛顿邮报》十大好书 凛然面对严酷现实,成为人生逆旅的勇者 当之无愧的西部佳作 不容错过的得州故事 消息在喧嚣前屹立,专注时间证实的一切 站在文明的十字路口 庇护对抗时间的艺术 保卫不惧坦言的真理 反对窃窃私语的谣言 一个伟大的、丰富的旅程……基德上尉与《大地惊雷》里罗斯特·考波恩警长、《寂寞之鸽》里的老牛仔格斯和考尔一样,是当之无愧的美国西部经典角色。 历史小说本质上是挽歌。这一点尤其适用于西部小说,而被科马克·麦卡锡称为西部诗小说的作品更是如此。作为功成名就的诗人和小说家,波莱特·吉尔斯的小说正是这一流派,充满了创造性的隐喻、华丽的细节、激烈而简朴的诗篇,以及对得州风景的赞美诗。(吉尔斯的)无所不知赋予了小说如迭戈里维拉壁画般的广度和丰富性。这是一本扣人心弦、情节高度连贯的书。
内容简介
1871年3月15日,基德上尉迎来了他72岁生日。71岁的他,怎么也不会想到,自己竟能活到72岁,竟会在一条遥远的西行路上骑行,四肢健在,心中还怀着巨大的快乐。这一切,都得益于突然闯入他枯寂生活的乔安娜。在达拉斯,黑人行商布里特找到他,拜托他将这个10岁的白人女孩儿送回“家”远在400英里外的圣安东尼奥。老兵和弃儿、信息传递者和基奥瓦战士、想回家的和想逃离的……这两个语言不通、遭际迥异的人,在得州风云莫测的城镇间穿梭。美国骑兵、联盟军队、印第安人、枪战、械斗,死亡随处可见。在共同击退人贩子阿尔梅和卡毒人后,这两个“幸存者”逐渐信任并依赖对方,建立起超越祖孙、旅伴和战友的关系。当他们最终抵达圣安东尼奥,上尉不得不作出一生中最艰难的决定,他可以做到吗?他们还会再见面吗?
作者简介
【美】波莱特•吉尔斯 Paulette Jiles美国诗人、作家,加拿大诗歌总督奖获得者。曾在加拿大生活多年,为加拿大广播公司工作,用10年时间帮助安大略省和魁北克省北部的土著居民建立当地语言和调频电台,并学会了当地土著语言。吉尔斯深受独立书商喜爱,她善于撰写关于美国内战时期的历史小说,尤其关于得州,被亲切地称为“真正的得州人”。她的作品《敌人女人》(Enemy Women)获罗杰斯作家信托小说奖,和另一著作《暴风雨》(Stormy Weather)均登上《纽约时报》畅销书榜。2016年,《来自世界的消息》(News of the World)入围美国国家图书奖,并入选《华盛顿邮报》年度靠前好书。
目录
基奥瓦女孩
药泉
信息传递者
不穿鞋的女孩儿
会解枪栓的女孩儿
小提琴手西蒙
上英语课
再抚养一个
爱你们的,父亲
今晚就得离开
卡毒人死定了
十美分枪击事件
布拉索斯渡口
不允许裸泳
法律基石
霍瑞尔兄弟
宝石酒馆
自己人
我不喜欢这里
她必须干活
我们走
勇气是人类最后一道防线
作者的话
致谢
摘要
     基奥瓦女孩 1870年冬,得州,威瀑县 基德上尉在小讲台上铺开《波士顿晨刊》,开始读关于第十五修正案的文章。他生于1798年,三次见证战争,最近的一次五年前才息兵,他希望有生之年再没有战争,虽然眼下,真正加速他衰老的不是时间,而是世界各地的消息。尽管老了,他依然辗转在途,即便是春天的冷雨也拦不住他。他曾是印刷工,直到战争毁去了包括印刷店在内的一切,联盟国的经济早在投降前就分崩离析了,他现在的谋生手段就是无论严寒酷暑、下雨刮风,都竖起衣领、怀揣防水报刊夹,在北得州境内四处游走念报。他骑了匹好马,常担心有人牵走,好在这样的事尚未发生。就这样,他在2月26日这天抵达威瀑县县城,把海报用图钉钉好,进马厩换上专门念报的衣服。这天大雨如注,但上尉有一副嘹亮的好嗓子。 他抖开《波士顿晨刊》的内页。 第十五修正案,他念道,于不久前的1870年2月3日由几州联名签署,规定无论肤色、种族或过去是否为奴,人人都有投票的权利。他抬头看了眼台下,两片老花镜泛着光,又向讲台微微欠身。说的就是有色人种的先生们,他说。莫发愚蠢之词,不必大呼小叫。他转头扫视台下仰望他的听众。我可听见你嘀咕了,他说。别嘀咕。我这人最烦嘀咕。 他瞪了大家一眼,这才接着说,下一篇。上尉又抖开另一张报。这是来自纽约《先驱论坛报》的近期新消息,据一捕鲸者目击,极地探险船“汉莎号”在前往北极途中触冰失事,失事位置大约在北纬70°格陵兰岛附近,尚无人生还。他不耐烦地揭过这一页。 上尉的脸棱角分明,胡须刮得干干净净,头发花白,身高在六英尺上下。他的头发在牛眼灯炙热的灯光下散发出光泽,他的后腰插一把短筒“斯洛科姆”转轮手枪,点32口径,五连发。他不怎么喜欢这把枪,好在用的机会也不多。 越过许许多多脱了帽子的头,他看见后墙根站着布里特·约翰逊和他的手下佩恩特·克劳福德与丹尼斯·丘尔顿。他们虽是黑人,但并不为奴。布里特从事货运,那两个人是他赶车的助手。三人把帽子拿在手中,都用一只穿着靴子的脚抵住身后的墙。讲厅挤满了人,这里的空间设计极为开阔,专门用来储存羊毛、举办集会、招待基德上尉这样的人做演讲。听众大多是男性,绝少有黑人。牛眼灯的光线极为刺眼,四下便愈显幽黑。基德上尉就这样,辗转北得州各镇,到礼堂或教堂中,为相似的人群念诵时事新闻,每人收取一毛钱人头费。因为是单干,便没人替他收钱,不过很少有人逃票,即便有,也会被别人揪着脖领子拎起来,扭过臂膀,呵斥说,人人都交一毛,你他妈也得交,懂吗? 这么一来,一毛钱便应声落进油漆罐里了。 他抬起头,正见布里特·约翰逊向他举起食指。基德上尉对他微微颔首示意,又念了《费城问询报》上英国物理学家詹姆士·麦克斯韦有关《醚类化合物中波长大于红外线的射线所受电磁干扰》的文章作为结束。这是为了扫扫大家的兴,挫挫大家的耐心,好让人群安静地自愿离开。上尉已疲于面对混乱与人类的诸多情绪。近来,他感到自己的生活变得枯燥而酸楚,甚至有那么一点儿变质。这是最近才发生的现象,一种百无聊赖的感觉,像煤气般缓慢地侵噬着他,除了安静与孤独,他不知道还能寻求什么别的。近来,每到念报尾声,他都会感到极其的不耐烦。 上尉折起报纸,放入报刊夹,倾身吹灭左侧的牛眼灯。穿过人群时,人们纷纷与他握手。一个金发男人却只坐着看他,他身边还有两个印第安人(即便不是纯种印第安人,也有一半印第安血统),上尉看出他们来自卡毒部落,此部落素有恶名。坐着的金发男人转过身,又盯着布里特看。更多的人上前来感谢上尉为他们念报,问候他业已成年的孩子。基德点着头,一边说,还行,还行,一边向谷仓后的布里特三人走去,想知道他先前举起食指是为了什么。 基德上尉以为他要问第十五修正案的事,然而不是。 基德上尉先生,您能同我来一下吗?布里特恭敬地站直,摘帽。丹尼斯与佩恩特也如是。布里特说,我的篷车里有个“小麻烦”。 “小麻烦”大约十岁,一身马背印第安人装束,一条鹿皮及膝裙,前襟缀四排加拿大马鹿牙,肩上披一条厚毯子,发色似枫糖,两只羽绒球挂在一绺头发上,其间用细线斜缀一根金雕毛。她端庄地坐着,仿佛头上的羽毛与项上的玻璃珠都是名贵的首饰。她有一对蓝眼睛,雪白的皮肤因为烈日与风霜的洗礼,呈现一种古怪的发亮的色泽,她的脸仿佛鸡蛋一般毫无表情。 原来如此,基德上尉说。原来如此。 基德上尉围着一条厚厚的羊毛围巾,在冷雨中竖起黑色大衣的立领。鼻中呼气成云。他咬着左下唇,看着面前这个小人坐在布里特手中的飓风应急煤油灯下,思索她究竟是谁。不知为何,面前的景象令他感到脊背发凉。 吓我一跳,基德上尉说。这孩子看着像假的,又有点邪气。 布里特已将篷车倒进出租马棚的甬道里,车太大,他没法儿全倒进去,篷车的前半部分包括驾驶座,都暴露在鼓点般的雨滴与反射着光亮的四下溅起的雨雾中,后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