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蓝光创业史

蓝光创业史

  • 字数: 258000
  • 装帧: 精装
  • 出版社: 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20-03-01
  • 商品条码: 9787550442108
  • 版次: 1
  • 开本: 16开
  • 页数: 320
  • 出版年份: 2020
定价:¥66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编辑推荐
稻盛和夫说:“你心中描画了怎样的蓝图,决定了你将度过怎样的人生。”四川蓝光发展股份有限公司创业发展的30年历程,就展现了一幅里程碑式的宏伟蓝图:创业时代(1990—1999年)、商业地产时代(2000—2004年)、住宅开发时代(2004—2008年)、产业扩张时代(2008—2011年)、产业资本和金融资本时代(2011—2020年)。每个时代,都无不展现了蓝光发展管理者的企业家精神,抒写了蓝光发展创新、创变的奋斗历史。杨铿在其诗歌《本色浪漫》中写道:“企业的发展像一场马拉松,勇敢顽强者胜,善于思变者胜,强者胜,勇者胜,坚韧者胜!”持之以恒的奋斗精神和为了理想勇往直前的浪漫主义情怀,都是对蓝光追光者的真实写照。过去的30年,蓝光故事非常精彩。但这仅仅是一个序幕。今日的蓝光,开创了“产业+财务资本化+科技”的三核推动型战略局面,利润与规模并重,实现高质量增长,正在努力成为一个更加优秀的上市公司。30岁之后的蓝光,必定有更加精彩的故事,让我们拭目以待。
内容简介
本书讲述四川蓝光发展股份有限公司创业发展的30年历程。内容按照4个里程碑式的发展阶段展开:初创开拓时期(1990—1999年)、区域深耕时期(2000—2008年)、全国布局+产业金融时期(2008—2019年)、稳健发展时期(2019年至今),展现了蓝光发展管理者的企业家精神,抒写了蓝光发展创新、创变的奋斗历史。
目录
第一章 蓝色火焰(1990—2000年)
第一节 蓝光往事:玉沙路64号和723度
第二节 春熙路上的26层楼
第二章 铿锵行(2000—2008年)
第一节 从玉林生活广场到蓝色加勒比
第二节 阳光拍
第三节 金荷花:跌宕起伏的三年
第四节 嘉宝上路:市场化终铸“荣誉杯”
第五节 蓝光宅:华丽转身
第六节 “5·12”中的那抹暖蓝
第三章 向前方(2008—2019年)
第一节 逆流而上,蓝光出川
第二节 峨秀湖:惊艳的试水
第三节 春江水暖,登高望远
第四节 全面改革,二次创业
第五节 COCO系成功之道
第六节 A股上市一种全新的活法
第七节 进军生态:后房地产时代下的突围
第八节 “懂”与“暖”
第九节 善行天下,暖蓝绽放
第四章 本色浪漫(2019年至今)
第一节 “新经济”战略:全面开局
第二节 善筑温度:从雍锦于心到芙蓉花开
第三节 组织变革:千亿蝶变,静水潜流
第四节 中国蓝光:谋势布局,上海起航
第五节 蓝光嘉宝:厉兵秣马,奔赴港股
附录
人生无界 行者无疆
张弛有度 经纬无边
铿锵向前 本色浪漫
摘要
     玉沙路64号 1992年秋天,傍晚时分,一场几分钟的过路雨让道路变得泥泞。 几位骑手驾驶着“嘉陵”牌摩托车蹚过一片泥泞。泥点溅到肩膀上和头盔上。在发动机的轰鸣声中,骑手们大声交谈着。 “安逸,昨天才洗了车子。幸好今天铬、钒、钛的比例掌握得巴适(四川方言,意指很好),一次就对了。” “就是,那个晶体结构看起来太漂亮了!” “过了这个凼凼(四川方言,意指水坑)就对了!快点,老杨在等我们。”说这句话的骑手已经率先通过了泥泞,一溜烟地向玉沙路方向疾驰而去。 在玉沙路64号的阁楼里,倪爱红正安静地坐在办公桌前,她的面前是一个算盘、一本摊开的账簿和一支钢笔。再过一会儿,厂里的职工会陆续来领工资。这天是15号,成都市西城区兰光汽车零配件厂雷打不动的发薪日。此刻,她已经准备好现金,并且来回数了好几遍。 这一年,倪爱红23岁,学工业外贸专业的她,大学毕业后放弃了出国和当兵的机会,舍弃了央企入职的机会,选择来这个生产和销售汽车零配件的民营企业当会计。很多人对倪爱红这样的选择感到不理解。“没关系,”她常常自我调侃说,“自己理解就好了。” 对她来说,1992年是一个特殊的年份,这一年她刚从大学校园步入社会,一切都是那么新鲜且充满挑战。 老杨面试录用她之后,让她先去沙河堡的工厂车间实习。倪爱红家境很好,形象斯文清秀,但很能吃苦。被录用的第二天,她蹬着“20圈”自行车从市中心骑到沙河堡,开始了刷缸套的实习生活。车间条件艰苦,倪爱红被工人师傅们一丝不苟的敬业精神触动了。多年后,在车间实习的情景依然历历在目:毛坯件的粗粝与坚硬,隔着帆布手套也能感觉出来;布满红砖墙的爬山虎在风中自在轻盈地摆动;每天灰头土脸,头发也乱糟糟的,但心中仿佛总有歌声。 后来,倪爱红正式回到玉沙路的阁楼上当会计,每天目睹“坐办公室的”和“车间里的”同事们热火朝天的忙碌身影,她明白了“血汗钱”三个字的分量。 她同样明白,成都市西城区兰光汽车零配件厂的职工不光是为了挣一份工资而工作,更有一份责任与使命的召唤。对这一切的感悟,也许和把她招聘进来的老杨有莫大的关系。这个能如此影响员工的老杨,又是怎样一个人呢? 老杨其人 许多人留在兰光,都是因为老杨——兰光的创立者杨铿。他是一个能量很足、精力旺盛、思维敏捷、行动力极强的人,他不拘小节,十分随和。比如,他走进总工程师陈乃鸿的办公室,问道:“陈大爷,有没有吃的?我饿了。” 陈乃鸿眼皮也不抬一下,专心用放大镜查看资料上的照片,指尖轻敲桌面,说:“抽屉里有的是,随便拿。” 老杨拉开抽屉,拿出一袋葱油饼干,问:“又在研究什么?” “查一下各种车子的资料,看有没有办法再多设计几种规格的气缸套。” P4-5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