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马克思《1857-1858年经济学手稿》的历史观

马克思《1857-1858年经济学手稿》的历史观

  • 字数: 210000
  • 装帧: 平装
  • 出版社: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 作者: 王建刚
  • 出版日期: 2020-03-01
  • 商品条码: 9787520149761
  • 版次: 1
  • 开本: 16开
  • 页数: 236
  • 出版年份: 2020
定价:¥98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本书以马克思的《1857—1858年经济学手稿》为研究对象,从文本学的研究视域出发,系统探讨和还原了《1857—1858年经济学手稿》中历史观思想的源生背景、形成路径、发展态势及其未来走向;总结和反思了《1857—1858年经济学手稿》中历史观思想的当代价值,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唯物主义历史观的基本内容。 《1857—1858年经济学手稿》是马克思花费了十五年黄金时间研究政治经济学的理论结晶,其内容博大精深,既包含丰富的经济学思想,也包含丰富的哲学历史观思想。在这部手稿中,马克思立足于历史主体与历史客体关系的内在演变,借助经济学的话语和研究方法,分别从人的发展与社会历史形式、科学技术与历史发展,以及前资本主义社会历史形式的内在比较三个层面出发,为我们全面呈现了唯物史观的发展图景。
目录
导论
第一章 《1857—1858年经济学手稿》之前马克思历史观的逻辑嬗变
第一节 《1857—1858年经济学手稿》之前马克思历史观的理论来源
第二节 《1857—1858年经济学手稿》之前马克思历史观的理论进路
第三节 《1857—1858年经济学手稿》之前马克思历史观的理论反思
第二章 人的发展与社会历史形式
第一节 人是历史主体的经济学确证
第二节 “人的依赖关系”的社会历史形式
第三节 “物的依赖关系”的社会历史形式
第四节 “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社会历史形式
第三章 科学技术与历史发展
第一节 科学技术与历史发展关系的初步考察
第二节 历史发展的动力
第三节 科学技术推动历史的发展
第四章 前资本主义社会历史形式的比较
第一节 学界关于前资本主义社会历史形式的论争
第二节 马克思对前资本主义社会历史形式的考察
第三节 前资本主义社会三种历史形式的内在比较
第五章 马克思《1857—1858年经济学手稿》中历史观的当代反思
第一节 马克思《1857—1858年经济学手稿》中历史观的当代价值
第二节 马克思《1857—1858年经济学手稿》历史观研究的当代启示
结语
主要参考文献
后记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