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东坡志林全鉴 典藏版

东坡志林全鉴 典藏版

  • 字数: 266000
  • 装帧: 平装
  • 出版社: 中国纺织出版社
  • 作者: (宋)苏轼
  • 出版日期: 2020-01-01
  • 商品条码: 9787518071180
  • 版次: 1
  • 开本: 16开
  • 页数: 310
  • 出版年份: 2020
定价:¥48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东坡志林》为苏轼自元丰至元符年间二十年中之杂说史论,内容广泛,无所不谈。其文则长短不拘,或千言或数语,而以短小为多,皆信笔写来,挥洒自如,体现了作者行云流水涉笔成趣的文学风格。
作者简介
  
目录
卷一
记游篇
记过合浦
逸人游浙东
记承天寺夜游
游沙湖
记游松江
游白水书付过
记游庐山
记游松风亭
儋耳夜书
忆王子立
黎檬子
记刘原父语
怀古篇
广武叹
涂巷小儿听说三国语
修养篇
养生说
论雨井水
论修养帖寄子由
导引语
录赵贫子语
养生难在去欲
阳丹诀
阴丹诀
乐天烧丹
赠张鹗
记三养
谢鲁元翰寄暖肚饼
辟谷说
记服绢
记养黄中
疾病篇
子瞻患赤眼
治眼齿
庞安常耳聩
梦寐篇
记梦参寥茶诗
记梦赋诗
记子由梦
记子由梦塔
梦中作《祭春牛文》
梦中论《左传》
梦中作靴铭
记梦
梦南轩
措大吃饭
题李岩老
学问篇
记六一语
命分篇
退之平生多得谤誉
马梦得同岁
人生有定分
送别篇
别子开
昙秀相别
别王子直
别石塔
别姜君
别文甫、子辩
卷二
祭祀篇
八蜡,三代之戏礼
记朝斗
兵略篇
匈奴全兵
八阵图
时事篇
唐村老人言
记告讦事
官职篇
记讲筵
禁同省往来
记盛度诰词
张平叔制词
致仕篇
请广陵
买田求归
贺下不贺上
隐逸篇
书杨朴事
白云居士
佛教篇
读《坛经》
改《观音》咒
诵经帖
诵《金刚经》帖
僧伽何国人
袁宏论佛说
道释篇
赠邵道士
书李若之事
记苏佛儿语
记道人戏语
陆道士能诗
朱氏子出家
寿禅师放生
僧正兼州博士
卓契顺禅话
僧文荤食名
本秀非浮图之福
付僧惠诚游吴中代书十二
异事上
王烈石髓
记道人问真
记刘梦得有诗记罗浮山
记罗浮异境
东坡升仙
黄仆射
冲退处士
臞仙帖
记鬼
李氏子再生说冥间事
道士张易简
辨附语
三老语
桃花悟道
尔朱道士炼朱砂丹
卷三
异事下
朱炎学禅
故南华长老重辨师逸事
冢中弃儿吸蟾气
石普见奴为祟
陈昱被冥吏误追
记异
猪母佛
王翊梦鹿剖桃核而得雄黄
徐则不传晋王广道
先夫人不许发藏
太白山旧封公爵
记范蜀公遗事
记张憨子
记女仙
池鱼踊起
孙抃见异人
修身历
技术篇
医生
论医和语
记与欧公语
参寥求医
王元龙治大风方
延年术
单骧、孙兆
僧相欧阳公
记真君签
信道智法说
记筮卦
费孝先卦影
记天心正法咒
辨五星聚东井
四民篇
论贫士
梁贾说
梁工说
女妾篇
贾氏五不可
贾婆婆荐昌朝
石崇家婢
贼盗篇
盗不劫幸秀才酒
梁上君子
夷狄篇
曹玮语王鬷元昊为中国患
高丽
高丽公案
卷四
古迹篇
铁墓、厄台
黄州隋永安郡
汉讲堂
记樊山
赤壁洞穴
玉石篇
辨真玉
红丝石
井河篇
筒井、用水鞴法
汴河斗门
卜居篇
太行卜居
范蜀公呼我卜邻
合江楼下戏
名西阁
亭堂篇
临皋闲题
名容安亭
陈氏草堂
雪堂问潘邠老
人物篇
尧舜之事
论汉高祖羹颉侯事
武帝踞厕见卫青
元帝诏与《论语》《孝经》
小异
跋李主词
真宗仁宗之信任
孔子诛少正卯
戏书颜回事
辨荀卿言青出于蓝
颜蠋巧于安贫
张仪欺楚商於地
赵尧设计代周昌
黄霸以鹖为神爵
王嘉轻减法律事见《梁统传》
李邦直言周瑜
勃逊之
刘聪、吴中高士二事
郗超出与桓温密谋书以解父
论桓范、陈宫
录温峤问郭文语
刘伯伦
房琯陈涛斜事
张华《鹪鹩赋》
王济、王恺
王夷甫
卫瓘欲废晋惠帝
裴对武帝
刘凝之、沈麟士
柳宗元敢为诞妄
卷五
论古篇
武王非圣人
周东迁失计
秦拙取楚
秦废封建
论子胥、种、蠡
论鲁三桓
司马迁二大罪
论范增
游士失职之祸
赵高、李斯
摄主
隐公不幸
七德八戒
参考文献
摘要
     记游篇 记过合浦 【原文】 余自海康适①合浦,连日大雨,桥梁大坏,水无津涯。自兴廉村净行院下乘小舟至官寨②,闻自此西皆涨水,无复桥船,或劝乘蛋并海即白石③。 是日六月晦④,无月,碇宿大海中⑤。天水相接,星河满天,起坐四顾太息:“吾何数乘此险也!已济徐闻,复厄于此乎?”稚子过⑥在旁鼾睡,呼不应。所撰《书》《易》《论语》皆以自随,而世未有别本。抚之而叹日:“天未欲使从是也,吾辈必济。”已而果然。七月四日合浦记,时元符三年⑦也。 【注释】 ①海康:今广东雷州。适:到……去。 ②兴廉村:古属合浦郡。今广东遂溪。官寨:今广东廉江。古有官寨港,在县西南百二十里,源出廉州府废石康县之六牛山,南流二十里入永安大海,近官寨盐场,因名。《通志》云:县东南三十里有两家滩,海澳通大海,贼船多泊此,为石城、遂溪两县之襟要,向设军防守。 ③蜑(dàn):蜑民的船;蜑民:海船上的渔民。白石:今山口镇。 ④晦:农历每月的最后一天,朔日的前一天。 ⑤碇(dìng):系船的石墩。 ⑥稚子过:指苏轼的次子,苏过。 ⑦元符三年:即1100年,是宋哲宗赵煦的第三个年号。北宋使用这个年号共三年。元符三年正月宋徽宗即位沿用。 【译文】 我从海康到合浦去,赶上连续多天都在下大雨,桥梁大多被水流毁坏,不见了渡口,茫茫之水看不到边界。我们打算从兴廉村净行院顺着水流乘坐小船到官寨,但听说自这里以西也都是水势大涨,没有桥也没有渡船,有人劝我乘坐渔民入海捕鱼的船到达白石。 那天是六月的最后一天,没有明月,不便于行船,只好抛锚停留在海上过夜。举目望去,天空和海水接连在一起,星河闪闪光耀满天,我起身坐在那里环顾四周不禁哀声叹息:“我是何等的命运啊,竟然数次冒着这么大的风险!已经渡过徐闻之险,难道又要困在这里吗?”小儿子苏过在一旁鼾睡,喊他也不应答。苦心所撰写的《书》《易》《论语》都由我自己带在身边,而世上根本没有别的抄本。我忧愁地抚摸这些书叹息道:“上天未必想让我逃不过这次灾难,我们一行人必能顺利度过。”不久,果然安然度过危险。于是,七月初四在合浦写下这篇小文,此时正值元符三年。 逸人游浙东① 【原文】 到杭州一游龙井,谒辨才②遗像,仍持密云团为献龙井③。孤山下有石室,室前有六一泉④,白而甘,当往一酌。湖上寿星院竹极伟,其傍智果院有参寥泉⑤及新泉,皆甘冷异常,当时往一酌,仍寻参寥子妙总师之遗迹,见颖沙弥亦当致意。灵隐寺后高峰塔一上五里,上有僧不下三十余年矣,不知今在否?亦可一往。 【注释】 ①逸人:此为东坡自指。东坡屡遭贬谪,已无心做官,故自称逸人。游浙东:指出游杭州。苏轼于元祜四年的四月出知杭州,但他在此15年前的熙宁年间曾做过杭州刺史,此次游杭州可以说是故地重游。 ②谒(yè):拜谒;拜见。辨才:宋代僧人。据《成淳临安志》卷七十八载,辨才于元丰二年白天竺来杭州,居龙井寿圣院,后圆寂于此。 ③密云团:密云龙茶的团饼,产于福建,为宋代的贡茶。为献龙井:作为祭龙井谒辨才的进献之物。 ④六一泉:在孤山下,山下本无泉。苏轼知杭州前数月,始发现此泉,苏轼为纪念欧阳修,名之曰六一泉,欧阳修自号六一居士。 ⑤参寥泉:以僧人参寥子命名之泉。参寥子:宋代僧人,杭州於潜人,自号参寥子,与苏轼有过交往。 【译文】 到达杭州后首先要去龙井一游,拜谒高僧辨才遗像,我依然像以前一样带上密云团茶饼祭献给他。这座孤山下有一间石室,石室前有个六一泉,泉水清澈甘甜,应当前去一品。湖堤上方寿星院的竹子长得极其高大挺拔,它旁边智果院里有参寥泉和新泉,泉水都是异常甘甜清凉,到时候也应该前去一品,还应该前去寻找参寥子妙总师的遗迹,见到颍沙弥也应当致以敬意。从灵隐寺后面的高峰塔上去行至五里,寺中有一个僧人已经三十多年没有下山了,不知现在他还在不在?也可前去拜访一下。 记承天寺夜游① 【原文】 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③。念无与乐者④,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⑤。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⑥。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⑦,盖竹柏影也⑧。 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耳⑨。 【注释】 ①此文写于作者被贬官黄州期间。承天寺:在今湖北省黄冈市南。 ②解:把系着的东西解开。欲:想要,准备。 ③欣然:高兴、愉快的样子。行:出行。 ④念无与为乐者:想到没有(可以)交谈取乐的人。念:想到。 ⑤遂:于是,就。至:到。寻:寻找。张怀民:作者的朋友。字怀民,清河(今河北清河)人。元丰六年贬谪到黄州,寄居承天寺。 ⑥寝:睡,卧。相与步于中庭:一同到庭院中。相与:共同,一同。中庭:庭院里。 ⑦藻荇:泛指生长在水中的绿色植物。藻:藻类植物。荇(x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