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苏尘事

苏尘事

  • 装帧: 平装
  • 出版社: 古吴轩出版社
  • 作者: 吴迈
  • 出版日期: 2020-01-01
  • 商品条码: 9787554614587
  • 版次: 1
  • 开本: 32开
  • 页数: 274
  • 出版年份: 2020
定价:¥48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王洗马巷里藏着的春申君庙、天库前中沉淀的盛家兴衰、旧半塘的河水中飘荡着的独属于董小婉的梦、平江路上曾“占城一大半”的两潘……苏州的街巷里藏着太多的故事,也走出了许许多多的名人。有些事我们无从知晓,有些事我们一知半解,走在雨后小巷泛着水光的石板路上,我们不曾意识到脚下质朴石板在过去的岁月里静默旁观过的历史更迭与悲欢离合。
《苏尘事》是吴迈几十年来不间断地走访苏州的街道巷陌后,以女性的细腻笔触写成的散文合集。书中内容涵盖广阔,古今名人、美食习俗、苏州四季、过去与当下……文章抒情又严谨,柔美中带着女性的坚韧,满载着回忆的文字总能唤醒人们对过去的点滴记忆。
目录
苏市
走过王洗马巷3
状元世家8
藏龙卧虎天库前13
春风沉醉旧半塘18
三生三世见平江23
道前街的流金岁月28
古镇的样子33
有一个地方叫大公园38
苏时
望去茫茫香雪海45
闻香识碧螺51
莲叶何田田57
梅子黄时雨62
不在枝头在担头67
情疏迹远只香留72
苏式
如花美眷,似水流年81
沧浪之水,浮生之闲87
声声慢92
横也丝来竖也丝97
池上花开102
竹外一枝107
苏士
邻雅旧宅115
一声圣叹120
李根源苏州十年125
一片冰心131
庙堂巷的杨家女人136
忘却的纪念142
吴门烟水147
苏世
苏州人的新年,从冬至开始157
过年是一场隆重的告别164
元宵,怎一个闹字了得?169
孰为神仙狂176
今夜还须让石湖181
那些年讲过的苏州闲话186
苏食
胭脂肉193
一碗面的苟且,诗和远方(上)198
一碗面的苟且,诗和远方(下)203
此味只应苏州有208
红脂块块香213
巷口那一碗羊肉汤222
糟香228
苏拾
风景旧曾谙235
水动风凉夏日长241
半冷半暖秋天249
苏州的冬天255
重回桃花坞260
荷花场8号265
当时只道是寻常272
后记275
摘要
     走过王洗马巷 从小到大,我一直做着一个相同场景的梦:推开半掩着的残破砖门,曲里拐弯的老宅在幽暗里无声地洞开着一扇扇房门,雕花的窗棂真实得仿佛可以触摸,空无一人的楼梯悬在半空中……我四处寻觅,跌跌撞撞地冲过一条像地道似的备弄,尽头总是一扇涂了红漆的木门,慌忙拧开门锁,但见门外阳光明媚,天高云淡,梦就醒了。 我没有请人解过梦,只是把梦告诉了我母亲。母亲说,这样的房子很像她和外公外婆以前在王洗马巷住过的那种,前门在王洗马巷,后门通到包衙前,或是前门在包衙前,后门通到三茅观巷…… 苏州人家的大宅子,门庭并不张扬,而风起云涌的岁月,却深藏在这些看似平常的巷陌之中。 一 其实这条巷子我是走过的。十多年前,我住王天井巷那一带时,经常会路过那里。我仍清晰记得的大概只有春申君庙前的雌雄两株银杏古树了。两百余年,光阴似水,庙门关了又开, 开了又关,不管香火氤氲,还是炊烟袅袅,他们就这样相守在这里,看着世事沧桑。 在一个春日的午后,风里裹挟着丝丝缕缕的香气,我终于走近了他们。青翠的幼叶嫩生生地长着,阳光透过疏朗的枝、r,接近照到了坐在庙门前晒太阳的老人的身上和脸上。庙门是关着的,被一根铁链子拴了起来,铁链子上了锁,上面满是斑驳的锈迹。 老人们说,庙门关了有两年了。 千呼万唤之后,住在庙里的志贤老法师终于打开了后门。他用一双有些浑浊但透着慈祥的眼睛打量着我,然后笑了,说:“要看就看吧。” 踏进大殿的瞬间,暖暖的阳光就在身后消失了。尽管轻,脚步声还是在空旷的大殿里“笃笃”作响。祭台上积了厚厚的灰尘,神像的一侧,做用的纸马的骨架倒在那里,像是尚未完工。大殿的前方是双戗飞翘的戏楼。志贤老法师说,即使他在庙里住了十八年,也从没有见过戏楼唱戏的情景。也许,只有戏台顶部那些仍然鲜艳生动的彩绘,才知道如何描摹那时香客接踵、戏迷成群的盛况吧。可是,那些常来常往的香客和戏迷,也多是为了祈福禳灾、欣赏戏曲而来,没有人再去感怀那个辉煌一时却以悲剧收尾的男人——春申君,也无人再去提起他的无常人生与切肤之痛。 《史记》为后人留下了这个惊心动魄的故事。 战国四君子之一的春申君黄歇有个叫李园的门客,门客把自己妹妹献给他为妾。怀孕后的李氏对春申君说:“你把我送给楚王,将来你的儿子就可以继承王位。”果然,他的儿子后来被立为太子,李氏也被立为王后。正心花怒放的黄歇万万没有想到,门客李园将他“满门抄斩”,以绝后患。 人们大约都只愿意记住那个曾在吴地建功立业的春申君吧。所以,这屡建屡毁的庙宇,在世事浮沉中,愈加宠辱不惊了。正想着,一阵风吹来,庙门被吹开一道半尺宽的缝,阳光直溜溜地刺人,地上早已干枯的银杏叶被风吹得卷了起来——只一瞬间。 二 听母亲说过,她和外婆以前住的房子就在春申君庙的旁边,宅中有一个很大的院子,种了各种各样的果树。结果子的季节,杏子、李子噼里啪啦地直往地上落,外婆去井台淘米时,顺便就可捡一篮子果子回来给孩子们享用。 如今,母亲记忆中“天上落果子”的院子是没有了,我只找到了那条叫作“凤凰弄”的支巷,这应该就是母亲记忆里的地方了。但眼前却是前几年成片改造过后的新宅,虽然也饰以粉墙黛瓦,但你一眼就知道,那些,再不是了。 问了几个从新宅里走出来的人,他们都摇头说什么都不知道。还是一位坐在庙门前晒太阳的白发阿婆起身走了过来,“看老房子啊,一个巷头,一个巷尾”。 我沿着阿婆手指的方向走进了王洗马巷7号。像梦里一样,我穿过几道小门,却发现空无—人,直到眼前豁然开朗,一个堆满了拆除下来的旧门窗和碎砖石的庭园赤裸裸地出现在我面前。与其说我是被垒成小丘的瓦砾和被锯断的泡桐吓着了,不如说我真真是被园中依稀可辨的景致惊呆了。 P3-5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