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工程师形成的质量规制研究

工程师形成的质量规制研究

  • 字数: 242000
  • 装帧: 平装
  • 出版社: 电子工业出版社
  • 作者: 蒋石梅,于赛飞,赵莉
  • 出版日期: 2019-11-01
  • 商品条码: 9787121379437
  • 版次: 1
  • 开本: 16开
  • 页数: 210
  • 出版年份: 2019
定价:¥89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本书综合应用内容分析法、历史分析法、案例研究法、层次分析法和访谈法,扎根理论,对国内外工程师形成的质量规制进行了系统研究。
本书的基本发现和结论是:工程师形成的质量规制等同于工程师市场准入规制;在已有工业化国家的工程师质量规制体系中,工程师法是推动工程师质量规制的根本动力,鉴定是国际化背景中工程师质量规制的基础,全国很好工程师协会是工程师质景规制的核心,专业工程师和技术工程师的形成足工程师质量规制应关注的焦点;首次揭示了4种工程师形成的质量规制综合模式;综合理论分析、工业化国家的经验分析和专家访谈,首次设计出中国工程师形成的质量规制的三位一体ACR模型,并设计出这一模型的分步实施路径和阶段性目标。
本书可作为科技人力资源管理与研究中相关研究者、工作者与参与者的参考用书,亦适于国家工程师公共政策设计参考。
目录
第1章绪论.1
1.1研究背景.1
1.1.1中国工程师的质量规制现状.1
1.1.2工程师质量规制的国际进展.2
1.1.3国内外研究现状与问题.3
1.2研究问题及其目的和意义.8
1.2.1研究问题.8
1.2.2研究目的.9
1.2.3研究意义.10
1.3研究思路与方法.11
1.3.1研究思路.11
1.3.2研究方法.13
第2章相关理论概述.18
2.1专业人员规制的基本理论.18
2.1.1专业主义理论.18
2.1.2专业人员规制的理由.34
2.1.3专业人员规制方式与特点.34
2.1.4规制中的关键证书.35
2.2工程师市场准入规制的质量控制理论.41
2.2.1工程专业与工程师的特征.41
2.2.2工程师形成的两个阶段.52
2.2.3工程师形成的质量规制的控制机理.52
2.2.4国际化背景下的工程师质量规制.55
2.3工程师质量规制的公共政策.56
2.3.1工程师质量规制:工程师制度的核心主题.56
2.3.2政府干预专业人员质量规制的发展历程.57
2.3.3政府干预专业人员质量规制的原则.61
2.3.4政府规制的未来发展趋势.63
2.4本章小结.64
第3章第一个工程师质量规制史:美国专业工程师百年发展史.66
3.1美国工程师质量规制的起源与发展.66
3.1.1工业革命催生工程新专业.66
3.1.2工程事故催生工程师执照.67
3.1.3美国工程师质量规制体系的主要发展阶段.68
3.2美国工程师质量规制的关注点.74
3.2.1工程专业分化的规制.74
3.2.2工程师的社会地位.75
3.2.3专业工程师的跨州和国际流动.76
3.2.4工业界及政府的执照免除.77
3.2.5多元松散体系的整合.78
3.3本章小结.79
第4章主要国家工程师形成的质量规制案例描述.80
4.1美国工程师形成的质量规制模式.80
4.1.1美国工程师形成过程.80
4.1.2美国工程师组织结构.81
4.1.3美国工程教育鉴定.83
4.1.4美国工程师执照.83
4.1.5美国继续工程教育.84
4.1.6美国工程师国际流动.84
4.2加拿大工程师形成的质量规制模式.85
4.2.1加拿大工程师形成过程.85
4.2.2加拿大工程师组织结构.86
4.2.3加拿大工程教育鉴定.86
4.2.4加拿大工程师执照.87
4.2.5加拿大继续工程教育.87
4.2.6加拿大工程师的国际流动.87
4.3英国工程师形成的质量规制模式.87
4.3.1英国工程师形成过程.87
4.3.2英国工程师组织结构.88
4.3.3英国工程教育鉴定.89
4.3.4英国工程师职业资格认证.90
4.3.5英国的初期专业发展和继续专业发展.91
4.3.6英国工程师国际流动.93
4.4德国工程师形成的质量规制模式.93
4.4.1德国工程师形成过程.93
4.4.2德国工科专业鉴定机构.93
4.4.3德国工程教育鉴定.94
4.4.4德国工程师形成的第二阶段概况.94
4.4.5德国工程师继续工程教育.94
4.4.6德国工程师的国际流动.95
4.5本章小结.95
第5章工业化国家的工程师质量规制体系.97
5.1典型的工程师质量规制体系:基于内容分析.97
5.1.1抽样国家及数据来源概述.97
5.1.2工程师质量规制体系内容分析的类别及类目.98
5.2工程师质量规制体系内容分析过程和结果.99
5.2.1工程师质量规制体系的规制级别与种类.99
5.2.2工程师质量规制体系的制度与组织.104
5.2.3工程师质量规制体系关键环节的关联.107
5.2.4工程师质量规制体系的工程师形成110
5.3工程师质量规制体系的关键点115
5.3.1工程师法115
5.3.2鉴定117
5.3.3工程师协会(学会)117
5.3.4质量规制发展的焦点119
5.4本章小结.120
第6章工程师质量规制体系模式与分类.122
6.1工程师质量规制体系的综合分析.122
6.1.1工程师质量规制体系的模式分类.122
6.1.2工程师质量规制模式的制度约束条件.127
6.1.3工程师质量规制模式的组织约束条件.128
6.1.4工程师质量规制模式的文化约束条件.129
6.2模式一:自由模式.130
6.2.1自由模式的现状.130
6.2.2自由模式的未来.130
6.3模式二:单元适度规制模式.131
6.3.1单元适度规制模式的现状.131
6.3.2单元适度规制模式的未来.132
6.4模式三:单元严格规制模式.132
6.4.1单元严格规制模式的现状.132
6.4.2单元严格规制模式的未来.132
6.5模式四:多元适度规制模式.132
6.5.1多元适度规制模式的现状.133
6.5.2多元适度规制模式的未来.133
6.6本章小结.133
第7章中国工程师质量规制的公共政策设计.134
7.1中国工程师质量规制政策.135
7.1.1中外工程师制度相关概念对照.135
7.1.2中国工程师质量规制的沿革.139
7.1.3中国现行工程师质量规制政策的主要问题.144
7.2中国工程师质量规制公共政策分析.150
7.2.1定性分析模型的建构.150
7.2.2备选方案的分析说明.159
7.2.3质量规制模式选择的定量研究.161
7.3中国工程师质量规制模型的设计与建构.167
7.3.1中国工程师质量规制备选模型设计.167
7.3.2备选模型的评价和判断.175
7.3.3三位一体的ACR模型.181
7.4中国工程师质量规制的政策要点与讨论.183
7.4.1国际化因素.183
7.4.2第三方组织:中国工程师协会联合会.184
7.4.3中国工程师法.185
7.4.4中国工程师质量分类规制.186
7.4.5从业资格(认证)与执业资格(执照).187
7.5本章小结.187
第8章结论与展望.189
8.1本书主要结论与创新点.189
8.2未来研究展望.192
附录A判断矩阵.193
附录B工程师形成的质量规制研究专家访谈提纲.194
附录C专家电话访谈提纲.202
附录D本书得到的项目资助及发表的相关文章.204
参考文献.206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