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我记得……

我记得……

  • 字数: 100000
  • 装帧: 平装
  • 出版社: 中信出版社
  • 作者: (法)乔治·佩雷克
  • 出版日期: 2020-04-01
  • 商品条码: 9787521712391
  • 版次: 1
  • 开本: 32开
  • 页数: 160
  • 出版年份: 2020
定价:¥39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编辑推荐
20世纪70年代中期,乔治•佩雷克受美国艺术家乔•布雷纳德形式独特的回忆作品《我记得》启发,开始构思和写作自己的一系列“我记得”,其中绝大多数是他10岁至25岁之间的个人记忆。与他加入“乌力波”后的创作一样,他给自己的写作设定了如下规则:这些“我记得”必须是其他人也能记得的,同时又必须是不复存在的。1978年,这些看似无甚关联却是由佩雷克精心写就的“我记得”——确切说是479则——结集出版,以记忆碎片的形式和接近个人化的笔触,展现了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15年中难以尽说的世界图景和时代风貌。 现代写作至为恶劣的病菌是含糊,惟有佩雷克对这种病菌免疫……(他)是“乌力波”中顶富创意的成员。——伊塔洛•卡尔维诺,《新千年文学备忘录》 一提起(清单)这件事,我马上想到佩雷克……——翁贝托•埃科,《无限的清单》 乔治•佩雷克是顶富创造力和创新性的作家之一。——克里夫顿•费迪曼,约翰•S. 梅杰,《一生的读书计划》 艺术家家、知识分子、建筑师、诗人……每个人都会本能地想留点儿什么给后代。我们能留下的顶美丽的印记是一缕阳光、一丝幸福和一些美。(佩雷克的)清单向我们证明,没有任何生命是徒劳的,即使有天它们像我们一样化为灰烬。——多米妮克•洛罗,《没有什么是一张清单解决不了的》 我们今天读罗兰•巴特的《神话学》,就像我们读乔治•佩雷克的名作《我记得……》一样。——雷内•加尔迪,《影像的法则:理解电影与影像》 除了佩雷克,还有谁如此精通文字?……当一切事物都已经一次次写过、评过、争论过后,该怎样去落笔。——李炜,《反调》 乔治•佩雷克是“白描”的伟大实验者。——霍华德•S. 贝克尔,《社会学家的窍门 当你做研究时你应该想些什么?》 我像是个法国作家乔治•佩雷克那样的清单迷。——侯瀚如,《策展的挑战:侯瀚如与奥布里斯特的通信》 透过这种对“平凡以下”的研究,作者力图为人类团体开辟一处共享的空间,而并不是进行传记般的记录。——弗兰克•埃夫拉尔,《杂闻与文学》 佩雷克想要将视为惯常的生活世界的轮廓去熟悉化的意图非常典型。他想要努力凝视这些“寻常的现象”,以致其不再寻常,并且开始显得特别,甚至达到看起来相当不同寻常的程度。——戴维•英格利斯,《文化与日常生活》 佩雷克的每一本书都出人意料、别出心裁又自成一派。读者从他的独特作品中体会到的,不仅有新的文学感受,还有怪异、刺激和乐趣。——《纽约客》,Paul Grimstad 佩雷克的“我记得”循着规则不断重复出现,产生了奇特的魔力:字面意思让位于一种文学效果,兴高采烈,又伤心欲绝,不是怀旧本身,而是腔调,是情绪,是怀旧的感觉,将实体的回忆与遗憾抛在九霄云外。——《洛杉矶书评》,Micah Mccrary 杰作,伟大的当代法语文本之一。——亚马逊读者booklover2014 每个人都可以用佩雷克的写作方式完成自己的回忆录。——亚马逊读者zazy3 简洁,动人,真实地唤醒每个人的回忆。——亚马逊读者France Grenaudier-Klijn 诗意,浪漫,就如一块普鲁斯特的小玛德莱娜蛋糕。——亚马逊读者Lommane 书中提到的一切于我都毫无意义,但我仍然大爱这本书,或者说大爱它的怀旧调调儿。——亚马逊读者Laurence 虽非五星,然为吾爱。——Goodreads读者mwr 拿起放不下。——Goodreads读者Tosh 佩雷克之所以独树一帜,是因为他没有被自己的老师格诺所同化。——张永义
内容简介
《我记得……》是法国作家乔治·佩雷克的作品,陆续写作于20世纪70年代中期,1978年结集出版。作者通过479条简短的回忆性文字,主要描述了自己在10岁至25岁时(1946年到1961年间)的断片式记忆,其中多数与巴黎有关。每一个记忆都以“我记得”开头,不仅有二战、冷战这样的宏大叙事,也涉及文学、电影、音乐、体育、广告等流行文化,还包括作者自己的个人体验。这些记忆碎片经过作者精心选择和编排,以接近个人化的笔触展现了二战之后世界的复杂风貌和时代精神。
目录
序言
我记得……
作者及其作品
摘要
     我记得“刺猬”周刊(“刺猬笑,你也笑”)创刊发行时,举办了一场盛大的仪式,当中尤其是有好几场拳击比赛。 我记得,在一出轻歌剧中,有雅克兄弟组合、伊莲娜·伊尔达、雅克·皮尔斯、阿尔芒:梅斯特拉尔和玛丽斯·马丁。(数年之后,又有了另一出叫作“美人阿拉贝勒”的轻歌剧,同样有雅克兄弟;或许是在这一出,而不是前一出,出现了阿尔芒·梅斯特拉尔。) 我记得,我的英语变好,至少是不那么差劲,就是从整个班只有我一个人知道earthenware是“陶器”的那天开始的。 我记得想买一辆新汽车要等好几个月甚至一年的那段时间。 我记得,在维拉尔一德朗,我发现了一件很好笑的事情,一个名叫“诺曼底人”的逃难者住在一个名叫“布列塔尼人”的农民家中。几年之后,在巴黎,当我知道一家叫“拉马丁”的餐厅是因为其“夏多布里昂”牛排而出名,我同样笑得不可开交。 我记得儿童报刊上的一些专栏:“对还是错?”《“你们知道吗?”惊人的事实》 我记得让·布勒托尼埃,当他唱起《你是我的小疯狂》 我记得高蒙电影宫的现场演出,也记得高蒙电影宫。 我记得当时为圣日耳曼药妆店打地基是有多困难。 我记得巴尔贝斯商场的木头人。 我记得《圣格拉涅尔时刻》 我记得王子公园体育场中巨型摩托车在前领骑的自行车赛。 我记得朗格勒有三个出名的原因,它的大力度优惠温记录,它的刀剪业,狄德罗。 我记得“闭上双眼,我在春天百货买个够”,还有“睁开双眼,我就来卢浮宫买了”。 我记得“瘟疫李奇微”。 我记得雷·文图啦的大乐队。 我记得在维拉尔-德朗的滑雪道中,有一条叫“铃铛”,另一条叫“浴室”,最难的那条道叫“标高2000米”。 我记得《爸爸、妈妈、女佣和我》。 我记得最让我浮想联翩的书之一是由安德烈·德·富基埃男爵介绍礼仪指导的专论。 我记得米歇尔·布托生于蒙桑巴勒尔。 我记得克拉夫申科事件。 我记得阿兰· 德龙曾在蒙鲁日的肉食店当店员(或者是屠夫伙计?)。 我记得艾琳顿公爵的《大篷车》。一张稀罕的唱片,在好几年里我只知道它的存在而从来没有听过。 我记得“一个雇佣兵只靠小偷小摸过活”。 我记得让·格雷米翁和热拉尔·菲利普死子同一天。 我记得卡普拉德咖啡馆和马耶咖啡馆。 我记得有一本杂志叫《无所不知》,它的标志是、一个身体是地球的男人(不应该是地球当作脸庞吗?)。 我记得四合蛋糕的名字来源,因为它是四分之一牛奶、四分之一糖、四分之一面粉和四分之一黄油做成的。 我记得本地治里、加里加尔、亚南和马埃。 我记得考试不及格的时候。 我记得,在电影《吉人天相》中,丹尼.凯被当作一个叫格罗梅克的间谍。 P33-36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