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初进佤山

初进佤山

  • 字数: 160000
  • 装帧: 精装
  • 出版社: 云南人民出版社
  • 作者: 彭荆风
  • 出版日期: 2019-12-01
  • 商品条码: 9787222189935
  • 版次: 1
  • 开本: 32开
  • 页数: 260
  • 出版年份: 2019
定价:¥41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该选题属云南省作家协会主编的“新中国成立七十周年献礼丛书”10册之一。该选题以13个章节描写新中国成立初期的佤山。人民解放军初进佤山时看到佤山人民还处在原始社会末期,他们以部落为单位,过着刀耕火种、衣不蔽体的原始生活。在共产党和人民解放军的帮助下,佤山人民告别了刀耕火种的生活,从此佤山人民的生产、生活发生了重大改变,这是一部中国民族进步史,也是见证新中国成立七十周年成功史的作品。
目录
南行千里——1952年春、夏从昆明步行千里至澜沧大黑山的日记
黑色的1951年5月
兵发西盟
握手,放弃械斗
马散街
剽牛场上
娜拿
佤山行
告别刀耕火种
随嘎一家人
那所茅草屋里的小学
桑荫街
地下深藏着银子
在岩城部落
佤山西盟
后记
摘要
     西盟佤山离澜沧不过200多里,虽然山势险陡,从山脚下的勐梭坝子起,就得不断地向上攀爬,似乎那些佤族村寨都深藏在云天深处,其间还有南康河、库杏河等阻隔,雨季一来,峡谷中的河流都涨水了,山内外的交通也为之断绝。但对于不久前曾在海拔优选处达3166米的哀牢山和海拔3306米的无量山战斗过的驻澜沧人民解放军一一五团来说,这2000余米的西盟山并不在话下,一旦发生战斗,他们照样可以矫健地出没于山林村寨。而且当时盘踞西盟佤山的所谓“反共抗俄救国军”第三十二支队,早就是我第一一五团手下的败卒。一年前(1951年)5月15日,蒋残军8000余人,在李弥指挥下从沧源、澜沧等方向分成西南、西北两个作战集团,越过中缅边境向澜沧江以南进犯时,入侵西盟的残军三十一支队、三十二支队共2000余人从山上蜂拥而下,一路千余人向澜沧募乃进攻,另一路向上允进攻。澜沧地方部队基干二团难以抵挡,退往澜沧东主。这时候,刚从哀牢山、无量山过来的一一五团以急行军速度,长途驰援,6月30日分别从雨季已涨水的澜沧江上南北渡、蛮铁渡,合击上允之敌。敌人哪里是对手,一触即溃,急忙经中课部落退往西盟…… 所谓三十一支队、三十二支队以及被他们纠集的地主恶霸武装,在第一一五团和从西双版纳过来的第一一七团以及基千二团夹击下,被歼468人,缴获轻重机枪13挺、步枪131支等。逃亡缅甸的李弥残军“反攻大陆”的梦也从此消亡。 从1951年到1952年,盘踞西盟佤山的残军并不多,总共不过七八百人,多数是由边境上逃缅的地主恶霸武装拼凑成的,仍然打着第三十二支队的旗号。兵力的分布是:西盟以西一个大队300多人,配有八二追击炮2门、轻重机枪2挺;永别烈部落(如今属于缅甸)一个大队300多人,配有八二追击炮3门、轻机枪2挺;大小完冷部落驻有100多人,配有六O追击小炮2门、轻机枪2挺;力索寨驻有一个中队27人,配有轻机枪1挺。所谓“西盟乡公所”乡长舒秉忠属下的兵丁,有100多人,分驻西盟、蛮杳、佛科、王公等地。另外,在南锡河以南的山东、岩城部落还驻有残军黄道武的部队500多人。 人民解放军在澜沧、孟连驻有2个团,兵力是敌人的五六倍,早就可以一举消灭他们,但投鼠忌器,考虑到一些佤族头人受骗,参与了1951年5月那次叛乱,还处于紧张状态,过早对西盟用兵,可能会引起佤族人的误会,再次被敌人煽动利用,不如给予他们时间,让他们对残匪的行径有所了解后,再从容用兵。 这一拖就是一年又7个月。 1952年冬,澜沧江两岸的匪患已全部清除,边疆形势稳定,进军西盟消灭敌人的战斗,也被提上了议事日程。 对盘踞佤山的残军,远在台湾的国民党政府也无力在军需物资上给予支援。这一年又7个月,他们的兵源给养严重缺乏,只有向佤族、拉祜族人派粮派款。有一次,他们向马散部落派九亢粮食(一亢约合85.5公斤),佤族人交不出来,就把岩碎头人抓了起来。对于人数较少,性格又较平和的拉祜族人则更是任意欺凌。六七月间,谷子还没有接近熟,就被他们饥不择食地强迫割了去。处于刀耕火种落后生产方式下的佤山人民,每人年平均口粮不过200斤,自己都吃不饱,一年中有七八个月缺粮,靠挖山茅野菜过日子,哪里经得起这横征暴敛?反抗也就不断发生,佤山边沿,属于澜沧地界的大小完冷等村寨的佤族、拉祜族在头人率领下有组织地与残军对抗,他们当然打不过比他们武器多、受过军事训练的敌军,不断派人向澜沧求援,希望派兵、给子弹。部队已先后送出了2000发子弹。佤山其他部落那些受过已去世的岩火龙、李保、拉勐影响的人,对比之下,也开始怀念唐煌他们在西盟那短暂时间内的良好作风。 当时的人民解放军第三十九师政委兼普洱地委书记张钧,审时度势,决定把这一战斗任务交给驻守澜沧的步兵一一五团。P63-65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