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少数给中国的飞机:飞虎队的诞生

少数给中国的飞机:飞虎队的诞生

  • 字数: 234000
  • 装帧: 精装
  • 出版社: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 作者: (英)尤金妮·巴肯
  • 出版日期: 2020-04-01
  • 商品条码: 9787520161817
  • 版次: 1
  • 开本: 32开
  • 页数: 324
  • 出版年份: 2020
定价:¥69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编辑推荐
位于伦敦郊外基尤(Kew)的英国国家档案馆保管着大量标记“国际空军部队”或者“援助中国”的文件。这些文件从1972年起就对公众开放,但作者从来没看到过那些关于飞虎队的历史著作提及它们。
内容简介
飞虎队诞生的标准版本是1940年,陈纳德上校去了华盛顿,说服罗斯福政府建立、资助和装备秘密空军中队。作者通过查阅美国政府档案、私人文件,尤其是利用学界很少利用的英国政府档案,主要回答了谁组建了飞虎队,什么时候组建的飞虎队,为什么要组建飞虎队,呈现了非神化、更真实的飞虎队诞生过程。
作者简介
尤金妮·巴肯 (Eugenie Buchan) ,一位生活在伦敦的美籍独立历史学家,埃克塞特大学博士,合著有The Critical Link: Energy and National Security in the 1980s。
目录
引言
1蒋介石腐败的空军
2滇缅公路
3飞机援助
4雷顿的游击航空队
5中国人做生意的方式
6宋子文在华盛顿的任务
7少数给中国的飞机
8罗斯福的困境
9轰炸日本
10给中国的“战斧”战斗机
11劫英济蒋
12私人军事承包商
13外交冲突
14增援菲律宾
15巴结居里
16雇佣兵合同
17招募者和被招募者
18国际空军部队
19留在缅甸
20为子弹争吵
21美国志愿航空队夏令营
22短期援华空军计划
23居里陷入困境
24马格鲁德代表团
25战争临近
尾声
注释
致谢
译后记
摘要
     飞虎队是一支由美国志愿者组成的小规模空军部队。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初期,他们在缅甸和中国西部与日军作战。在珍珠港事件爆发和美国正式宣布参加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前,飞虎队被称为美国志愿航空队(the American Volunteer Group,简称AVG)。太平洋战争爆发不久,中国人将这些飞行员赞誉为“空中飞虎”,从此“飞虎队”的名字就固定了下来。从1941年12月到1942年6月,飞虎队拥有的适航战机基本不超过40架,但是他们击落了将近300架日本飞机。飞虎队的标志举世闻名。他们的柯蒂斯-莱特(Curtiss Wright)P-40战斗机机首绘着鲨鱼牙齿,他们的队标是一只从代表胜利的V字形中跳跃而出的小老虎,这是迪士尼公司设计的,还有其指挥官“老头子”陈纳德(Claire Lee Chennault)的硬汉形象。飞虎队是如此出名,以至于1942年共和电影公司(Republic Films)拍摄了同名电影,由约翰·韦恩(John Wayne)出演吉姆·戈登(Jim Gordon),这个角色的原型就是陈纳德。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描写飞虎队的书籍、文章、纪录片不计其数,为什么还要再写一本呢?如同新的证据总是能推翻原先的判决一样,新出现的史料也能推翻原先的历史结论。我对飞虎队的兴趣始于2006年。那年我无意间在华盛顿特区父母家的壁橱里发现了一满纸袋的旧文件,它们原属于我的外祖父雷顿(Bruce Gardner Leighton),他生前曾在美国海军任上校。这些文件显示,他在1939-1942年曾参与飞虎队的组建工作,当时他担任美国联洲航空公司(Intercontinent Corporation)的副总裁,这家航空企业如今早已被人忘记了。该公司的总裁是鄱雷(William Douglas Powley),我记得他是我外祖父母的好朋友。 1950年代,布鲁斯爷爷(所有的孙辈都这么叫他)在佛罗里达斯图亚特市(Stuart)附近有一个农场。他高大、秃顶,大部分时候穿着卡其布工作服。我不太记得小时候是否和他说过话,但是在他去世50年之后,通过对这些旧文件的“抽丝剥茧”,我终于开始了解他。 外祖父是一名早期的海军飞行员。1915年,他在彭萨科拉(Pensacola)海军飞行基地获得了飞机驾驶资格。他参加了第一次世界大战,战争结束后他在美国海军航空局工作,直到1928年辞职,当时他的军衔是少校。同年他加入了莱特航空器材公司(Wright Aeronautical),担任首任主管市场的副总裁,很快该公司就和柯蒂斯飞机与发动机公司(Curtiss Aeroplane and Motor Company)合并。1930年代早期,外祖父在土耳其和巴尔干半岛销售柯蒂斯-莱特公司生产的军用飞机。1937年5月,他放弃了柯蒂斯-莱特出口公司相对稳定的职位,加入美国联洲航空公司并担任副总裁。这份新工作将外祖父、他的妻子艾瑟尔(Ethel)和女儿珍妮特(Janet,我的母亲)带到了上海。 尽管我母亲对在香港的生活还记忆犹新,但她并不了解外祖父在中国从事的生意,只知道鄱雷在杭州为中国政府开办了一家飞机制造厂。1937年7月7日中国的抗日战争全面爆发,一个月后我的母亲和外祖母撤退到了菲律宾。不久她们在香港重新安顿下来,而我的外祖父则留在了中国内地。只要是阴天,他就可以搭乘客机飞到香港去看她们。随着日军大肆进攻到长江流域,布鲁斯爷爷和飞机制造厂不得不赶在敌人到达前西迁。1938年年底,美国联洲航空公司最终迁到云南,这里是中国与缅甸交界的地方,当时缅甸还是英国的殖民地。 1939年12月,外祖父一家回到美国。他往返于纽约、华盛顿与迈阿密之间,负责管理一家隶属美国联洲航空公司的飞机装配厂。1942年,他再次加入美国海军,作为海军在西海岸的代表,负责联络那些为海军供应飞机的制造商。这些是他搬到佛罗里达的农场前,我了解的全部。 我注意到纸袋中有一个文件夹上贴着“中央飞机制造厂、美国志愿航空队”(CAMCO,AVG)的标签,母亲在封面写着“雷顿关于美国志愿航空队成立过程的记录”(BGL’s account of the establishment of the AVG)。当时我全然不了解这些缩写字母的意思,但在这袋文件里还有一本关于美国志愿航空队的小册子,名为《英勇光荣的美国人》(Americans Valiant and Glorious),它一下子触发了我的童年记忆。当年我们还和外祖父母居住在一起时,我很喜欢看这本小册子,因为它封面上的小老虎和色彩鲜艳的流苏镶边。 在《英勇光荣的美国人》一书的开头几页,鄱雷提供了他关于飞虎队诞生的版本。1939年5月,鄱雷、他的弟弟埃德(Ed)以及我的外祖父和当时担任国民政府财政部长的孔祥熙会面。鄱雷问孔祥熙,美国人可以为中国和中国空军提供什么帮助,孔祥熙回答说中国需要一批像拉法耶特中队(Lafayette Escadrille)那样的美国志愿飞行员。在美国正式参加第一次世界大战之前,这支志愿飞行队协助法军作战。鄱雷说他会尽一切努力向美国“有权势的人”提出这个想法,“由此美国志愿航空队诞生了”。 当我问起母亲外祖父与飞虎队的关系,她显得非常茫然;当我问起CAMCO是什么,她更是一无所知。在她看来,她的父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