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网站首页
|
搜索
热搜:
购物车
0
我的订单
商品分类
首页
幼儿
文学
社科
教辅
生活
销量榜
大宋国士 南宋卷
字数: 326000
装帧: 平装
出版社: 华文出版社
作者: 陈启文
出版日期: 2020-01-01
商品条码: 9787507552027
版次: 1
开本: 16开
页数: 375
出版年份: 2020
定价:
¥74
销售价:
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加入购物车
立即购买
加入书单
收藏
精选
¥5.83
世界图书名著昆虫记绿野仙踪木偶奇遇记儿童书籍彩图注音版
¥5.39
正版世界名著文学小说名家名译中学生课外阅读书籍图书批发 70册
¥8.58
简笔画10000例加厚版2-6岁幼儿童涂色本涂鸦本绘画本填色书正版
¥5.83
世界文学名著全49册中小学生青少年课外书籍文学小说批发正版
¥4.95
全优冲刺100分测试卷一二三四五六年级上下册语文数学英语模拟卷
¥8.69
父与子彩图注音完整版小学生图书批发儿童课外阅读书籍正版1册
¥24.2
好玩的洞洞拉拉书0-3岁宝宝早教益智游戏书机关立体翻翻书4册
¥7.15
幼儿认字识字大王3000字幼儿园中班大班学前班宝宝早教启蒙书
¥11.55
用思维导图读懂儿童心理学培养情绪管理与性格培养故事指导书
¥19.8
少年读漫画鬼谷子全6册在漫画中学国学小学生课外阅读书籍正版
¥64
科学真好玩
¥12.7
一年级下4册·读读童谣和儿歌
¥38.4
原生态新生代(传统木版年画的当代传承国际研讨会论文集)
¥11.14
法国经典中篇小说
¥11.32
上海的狐步舞--穆时英(中国现代文学馆馆藏初版本经典)
¥21.56
猫的摇篮(精)
¥30.72
幼儿园特色课程实施方案/幼儿园生命成长启蒙教育课程丛书
¥24.94
旧时风物(精)
¥12.04
三希堂三帖/墨林珍赏
¥6.88
寒山子庞居士诗帖/墨林珍赏
¥6.88
苕溪帖/墨林珍赏
¥6.88
楷书王维诗卷/墨林珍赏
¥9.46
兰亭序/墨林珍赏
¥7.74
祭侄文稿/墨林珍赏
¥7.74
蜀素帖/墨林珍赏
¥12.04
真草千字文/墨林珍赏
¥114.4
进宴仪轨(精)/中国古代舞乐域外图书
¥24.94
舞蹈音乐的基础理论与应用
编辑推荐
读史可以明得失、知兴替。作为宋朝文治盛世“有志于天下、以天下为己任”的国士群体,他们身上散发出来的一种高远而超拔的精神光芒,穿越时空,历久弥新。 这群人并非纯粹意义上的文人,而是在历史上起到过关键作用、或具有历史开创性、或具有决定性意义的代表性人物。他们都是充满了“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的天下抱负,又充满了“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的历史使命,还能自觉追求个性与思想的解放,从而形成了有史以来天下士人健康、最完美的文化人格。
内容简介
本卷撷取了南宋时期李纲、陈规、张浚、虞允文、胡铨、陆游、辛弃疾、朱熹、陈文龙、文天祥十位国士,作为解读宋朝历史的节点人物与叙述主体。全书按历史时序叙述,以每一位代表性的士人为一个独立的主题,独立篇章,对其生平事迹、价值观念、生活方式、精神世界等,从各个侧面呈现出来,并广泛地切入他们所处时代的政治、经济、军事、文化背景,再现他们所处时代的独特生存境域,尽可能还原“事件实景”。每个人物之间相互关联,互为补充,浑为一体,可视为一部历史随笔,也可看作是一部南宋时期十位国士的微传记。
作者简介
陈启文,现任中国作家协会全委会委员、广东省作家协会主席团成员,国家一级作家。主要著作有长篇小说《河床》《梦城》《江州义门》,散文随笔集《漂泊与岸》《孤独的行者》,长篇报告文学《南方冰雪报告》《共和国粮食报告》《命脉》《大河上下》《袁隆平的世界》《海祭》等30余部,曾获国家图书奖、徐迟报告文学奖、老舍散文奖、全国纪录片一等奖、中国优秀传记文学奖等。
目录
李纲 进退一身关社稷
一、北宋帝国的黄昏
二、一个永不愈合的伤口
三、南宋第一名相
四、进退一身关社稷
陈规 在一个王朝转身之际
一、帝国守门人
二、德安守城录
三、顺昌之战:历史的分水岭
四、一个历史的侧影
张浚 一个王朝的托命之人
一、从一个白日梦开始
二、鏖战关陕功与罪
三、从淮西之战到淮西兵变
四、最黑暗的岁月
五、最后的辉煌与败笔
虞允文 伟哉虞公,千古一人
一、人生的三个角色
二、一个王朝的命门
三、文有苏东坡,武有虞允文
四、伟哉虞公,千古一人
胡铨 脖子最硬的人
一、失重的江山
二、南朝有人,中国不可轻
三、脖子最硬的人
四、要使奸雄怯胆寒
五、为厉鬼以杀贼,死亦不忘
陆游 一树梅花一放翁
一、沈园,或前定的宿命
二、坎坷而低迷的仕途
三、寻找失落的灵魂
辛弃疾 谁韫英雄泪
一、铁血英雄
二、“归正人”的尴尬身份
三、白鸥在何处
四、迟到的召唤
朱熹 谁道天路幽险
一、“问渠那得清如许”
二、一场宿命的心理决斗
三、谁道天路幽险
四、聆听灵魂的声音
陈文龙 从祭坛走向神坛
一、一半是国史,一半是家史
二、清心为治本,直道是身谋
三、从祭坛走向神坛
文天祥 最后的拯救
一、颠倒的名字
二、最后的拯救
三、一个王朝真正的尾声
后记
摘要
李纲 进退一身关社稷 这是一个被战争塑造的历史形象,看那一身如燃烧般的火红色战袍和那同样如火焰般的簪缨,难以想象这是一个士人。这个文治盛世的士人,似乎天生就已分成了两半,一半是文人的情调和气质,一半是将帅的血统,但无论是那个将相兼荣的寇准,还是镇守西域的范仲淹,包括那个打造了熙河大捷的王安石,在历史中无不以士人的形象示人,唯有他,一旦出现就是这样一个形象,仿佛是一位天生的大将! 在我与他超越时空“对视”的那一瞬间,他那孤绝的眼神让我猛地觉悟了,一个王朝已经到了最危险的时刻,而历史,也只能以这样一种极限的方式让一代士人把自己的能量施展到极限。 这个人活了五十七年,北宋四十四年,南宋十三年。 一个王朝可以清晰地断代,但那些在一个王朝转身之际的生命却难以清晰地分隔,他是北宋王朝从鼎盛走向覆没的见证者,也是北宋王朝的最后拯救者。然而,这个在北宋时代度过了四十四年的历史人物,最终却被历史恒久地烙印在他仅仅生活了十三年的南宋: 他与赵鼎、李光和胡铨合称“南宋中兴四大名臣”; 他是南宋第一名相,却又是宋朝历史上最短命的宰相。 难道这就是他一生最重要的符号和意义?显赫与悲情交错。这是历史的错误,还是刻意的安排? 一、北宋帝国的黄昏 宋神宗元丰六年(1083年),在一个早已消逝的日子里,一个今后响当当的赤子呱呱坠地了,他被取名为李纲,字伯纪。从我对历史的搜索看,一说他先代为江南无锡人,唐末避乱,迁福建邵武;又一说恰恰相反,他祖籍福建邵武,自祖父一辈起迁居无锡。后世的纷争已无关于他本人,而我追记的这位历史主人公,却是“进退一身关社稷”。 就在他出生的前一年,历史的另一位主人公、北宋王朝的第八位皇帝(宋徽宗赵佶)已经诞生了,这两个未来命运将交织在一起,且他们上半辈子难解难分的一君一臣,基本上是同龄人,这也注定了他们将以不同的方式、在同一时空里见证一个王朝走向覆没的全过程。 如果说,李纲是一个王朝末世的最后一位国士,在他降生时,这个帝国还正处于如日中天的全盛时期:“荆公之时,国家全盛,熙河之捷,扩地数千里,开国百年以来所未有者。”谁又能想到,一个处于全盛时期的北宋王朝,将在四十四年后覆没? 李纲之父李夔,字斯和,宋神宗元丰三年(1080年)进士。他的一生可分为两个阶段,一是在宋徽宗即位之前,历任秀州华亭尉、松溪尉、池州军事推官、钱塘知县、鄜延经略安抚司勾当公事、签书平江军节度判官厅公事;一是在宋徽宗即位后,“迁大宗正丞。久之,擢宗正少卿,兼学制局参详官,移太常少卿。大观四年(1110年),知邓州,兼京西南路安抚使。改知颍州。宣和三年卒,年七十五”。一说他曾官拜龙图阁待制,但在正史中找不到记载。对这样一个历史人物,正史就像我的复述一样一掠而过了,他一生抵达的优选官位,当是他兼任的京西南路安抚使,安抚使掌管一路兵民之政,有“便宜行事”之权,实际上成为一路的第一长官,大约相当于现在的省长。但他一生最重要的一段经历,却是他任鄜延经略安抚司勾当公事,鄜延为路名,治所在延州(今延安),是镇守西夏的边寨,也就是当年范仲淹镇守的地方,李夔担任的这个职务,为鄜延帅府幕僚。从历史事实看,这一职位相当于现代一个军区司令部的高参或参谋长,可以直接参与指挥和统军。李夔的军事天赋从他在鄜延军事谋略上高度体现了,他到延州赴任还不到一个月,西夏便调集了数十万大军进攻延州,据史载,李夔制订的“守御方略,使一路得安”。西夏在延州没有捞到什么便宜,又发兵十余万进攻宋军防守比较薄弱的米脂,“诸将将弃城而逃”。在敌众我寡、军心动摇的危急时刻,李夔力主先沉住气,按兵不动,在稳定军心、严防以待时,“又张声势”。这一战略显然借鉴了诸葛亮的空城计,而且还非常奏效,当西夏军队兵临城下,看到城头上的旌旗猎猎,宋师俨然,却又从容,认为宋军早已做好防备,未敢轻易下令攻城,在徘徊数日之后,便怏怏而退。从这两次战役看,李夔还真是一个小诸葛,而他一辈子也多次出任军职,这对他儿子日后投笔从戎,在一个帝国的末日把自己打造为一个以文驭武的一代名将,是一段潜移默化的铺垫。 李纲自小一直追随父亲辗转于各地宦途,除了父亲的言传身教,他也是一个天生的读书人,既十分刻苦,又有惊人的记忆力。其父藏书极多,经史子集,军事典籍,琳琅满目,汗牛充栋。李纲虽说没有“神童”之称,但他把父亲的满橱藏书,几乎都读进肚子里去了,把自己读成了一个“书橱”。但他又并非一个书呆子,而是一位潇洒倜傥的才俊,据其宗室李纶所撰的《李纲行状》描述,李纲“把酒赋诗,谈笑酬唱,动盈卷袖;每有奏议下笔千言,一挥而就”。 P1-3
×
Close
添加到书单
加载中...
点此新建书单
×
Close
新建书单
标题:
简介: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